一种易升华物质的分离和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046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升华物质的分离和净化装置。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升华物质的分离和净化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物料罐、冷凝回收装置和废气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能够简单、快速对易升华物质如樟脑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易升华物质如樟脑的升华导致的生产车间和外界环境污染,从而实现环境友好型的易升华物质的分离纯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升华物质的分离和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升华物质的分离和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易升华物质如樟脑,现有技术中常常采用加热直接气化成气体(升华)和冷凝后气体凝固为固体物质(凝华),从原料药中提取分离和纯化易升华物质如樟脑。例如,对于易升华物质如樟脑原料的进一步提纯,通过对含有杂质的樟脑原料进行加热,待提纯的物质樟脑气化后到达冷凝室后冷凝成固体,同时杂质没有升华,因此,通过升华法对易升华物质樟脑原料进行分离纯化,从而使得樟脑与原料中的杂质进行分离,然后通过人工对冷凝室后的凝华的樟脑固体进行铲除,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易升华物质樟脑。然而,对于易升华物质如樟脑,由于易升华物质如樟脑具有升华性质,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中,易升华物质如樟脑通过升华进入到生产车间以及大气环境中,从而对生产车间以及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进而对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例如在传统樟脑生产过程中因需要人工进行铲脑,樟脑气味大,对生产人员的身体造成很大不利影响。因此,本领域需要开发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易升华物质的分离和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易升华物质的分离和净化装置。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易升华物质的分离和净化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物料罐、冷凝回收装置和废气处理装置;所述的物料罐10设有第一出气管11和加热器,所述的加热器对所述的物料罐的罐腔进行加热;所述的冷凝回收装置包括“V”型罐20和搅拌装置,所述的“V”型罐的罐外壁上设有冷凝装置,所述的冷凝装置能够对“V”型罐进行冷却,所述的物料罐通过第一出气管与所述“V”型罐的罐腔相通,所述的“V”型罐的顶部设有第二出气管21;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电机22、直轴23和横轴24,所述的电机位于所述“V”型罐的罐盖上,所述直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电机,所述直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横轴,所述的横轴的两端设有搅拌杆25,所述的搅拌杆靠近所述“V”型罐的罐内壁;所述“V”型罐的底部设有出料管26,所述的出料管上设有第一阀门27;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净化罐30、第二净化罐31和平衡管32,所述的第二出气管与所述的第一净化罐的顶部管壁相连;所述的第一净化罐设有进液管33、第一出液管34、第三出气管35、循环管36和进气管37,所述循环管的一端管口与所述第一净化罐的下方罐壁相通,所述的循环管的另一端管口穿过所述第一净化罐的上方罐壁且与喷头38连接,所述的喷头位于所述第一净化罐的罐腔中,所述的循环管上设有液体输送泵39;所述的进气管穿过所述第一净化罐的顶部罐壁进入所述第一净化罐的罐腔内;所述的第一出液管设有第二阀门310;所述第三出气管的一端管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净化罐的顶部,所述第三出气管的另一端管口穿过所述第二净化罐的顶部罐壁进入所述第二净化罐的罐腔内;所述的第二净化罐设有第二出液管311、排气管312,所述的第二出液管设有第三阀门313和第四阀门314;所述的平衡管的一端管口与所述第一出液管的管口相连,所述的平衡管的另一端管口与所述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之间的第二出液管相连。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出气管的外罐壁上设有保温层或加热装置。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出气管的外罐壁上设有保温层或加热装置。优选地,所述的第三出气管的外罐壁上设有保温层或加热装置。优选地,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丝。优选地,所述的加热器包括加热丝(如电加热丝)。优选地,所述的加热器包括设置在所述物料罐的罐壁内的加热丝(如电加热丝)。优选地,所述的物料罐还设有温度感应计,所述的温度感应计对所述物料罐的罐腔中的温度进行感应。优选地,所述的温度感应计包括温度计。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出气管设置在所述物料罐的顶部。优选地,所述的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管,所述的冷凝管设在所述的“V”型罐的罐外壁上。优选地,所述的搅拌杆为直杆。优选地,所述的搅拌杆为螺带杆。优选地,所述的搅拌杆平行于所述的“V”型罐的罐内壁。优选地,所述的横轴的两端还设有驱动螺带杆转动的驱动装置。优选地,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内置驱动电机。优选地,所述的电机带动所述直轴的转动。优选地,所述的直轴和所述的横轴垂直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横轴位于所述“V”型罐的罐腔中。优选地,所述的“V”型罐还设有温度感应计,所述的温度感应计对所述“V”型罐的罐腔中的温度进行感应。优选地,所述的温度感应计包括温度计。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出气管插入到所述“V”型罐的罐腔中。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出气管设置在所述“V”型罐的顶部。优选地,所述的“V”型罐还包括收集罐,所述的收集罐与出料管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一净化罐的罐腔内的进气管的管口与所述第一净化罐的罐腔底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净化罐的罐腔高度的1/3至1/2。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净化罐的罐腔内的第三出气管的管口与所述第二净化罐的罐腔底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二净化罐的罐腔高度的1/3至1/2。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净化罐与所述第二净化罐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优选地,以水平面为基准,所述第一净化罐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净化罐的高度。优选地,所述第一净化罐的罐容积大于所述第二净化罐的罐容积。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液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净化罐的底部。优选地,所述第二出液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净化罐的底部。优选地,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净化罐的顶部。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净化罐和/或第二净化罐的罐腔中含有吸收液(如水、乙醇、醋酸)。优选地,所述的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或第四阀门为液体阀。优选地,所述的喷头包括一个或多个喷口,所述的喷口为圆形雾化喷口。优选地,所述的喷口靠近所述的第二出气管与所述第一净化罐连接处。优选地,所述的排气管上设有第三净化罐315,所述第三净化罐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的排气管与所述的进气口相通;所述的第三净化罐设有活性炭板316,所述的活性炭板与所述第三净化罐的罐内壁相连。优选地,所述的第三净化罐顶部外罐壁上设有防水雨帽,所述的排气口位于所述防水雨帽的下方。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出液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净化罐的底部。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出液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净化罐的底部。优选地,所述的第二阀门位于所述的第一净化罐和所述的平衡管管口与所述第一出液管的管口连接处之间。优选地,所述的液体输送泵为水泵。应理解,在本技术范围内中,本技术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优选例中易升华物质的分离和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中各编号代表:10为物料罐、11为第一出气管、20为“V”型罐、21为第二出气管、22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升华物质的分离和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物料罐、冷凝回收装置和废气处理装置;/n所述的物料罐(10)设有第一出气管(11)和加热器,所述的加热器对所述的物料罐的罐腔进行加热;/n所述的冷凝回收装置包括“V”型罐(20)和搅拌装置,所述的“V”型罐的罐外壁上设有冷凝装置,所述的冷凝装置能够对“V”型罐进行冷却,所述的物料罐通过第一出气管与所述“V”型罐的罐腔相通,所述的“V”型罐的顶部设有第二出气管(21);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电机(22)、直轴(23)和横轴(24),所述的电机位于所述“V”型罐的罐盖上,所述直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电机,所述直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横轴,所述的横轴的两端设有搅拌杆(25),所述的搅拌杆靠近所述“V”型罐的罐内壁;所述“V”型罐的底部设有出料管(26),所述的出料管上设有第一阀门(27);/n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净化罐(30)、第二净化罐(31)和平衡管(32),所述的第二出气管与所述的第一净化罐的顶部管壁相连;/n所述的第一净化罐设有进液管(33)、第一出液管(34)、第三出气管(35)、循环管(36)和进气管(37),所述循环管的一端管口与所述第一净化罐的下方罐壁相通,所述的循环管的另一端管口穿过所述第一净化罐的上方罐壁且与喷头(38)连接,所述的喷头位于所述第一净化罐的罐腔中,所述的循环管上设有液体输送泵(39);所述的进气管穿过所述第一净化罐的顶部罐壁进入所述第一净化罐的罐腔内;所述的第一出液管设有第二阀门(310);/n所述第三出气管的一端管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净化罐的顶部,所述第三出气管的另一端管口穿过所述第二净化罐的顶部罐壁进入所述第二净化罐的罐腔内;/n所述的第二净化罐设有第二出液管(311)、排气管(312),所述的第二出液管设有第三阀门(313)和第四阀门(314);/n所述的平衡管的一端管口与所述第一出液管的管口相连,所述的平衡管的另一端管口与所述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之间的第二出液管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升华物质的分离和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物料罐、冷凝回收装置和废气处理装置;
所述的物料罐(10)设有第一出气管(11)和加热器,所述的加热器对所述的物料罐的罐腔进行加热;
所述的冷凝回收装置包括“V”型罐(20)和搅拌装置,所述的“V”型罐的罐外壁上设有冷凝装置,所述的冷凝装置能够对“V”型罐进行冷却,所述的物料罐通过第一出气管与所述“V”型罐的罐腔相通,所述的“V”型罐的顶部设有第二出气管(21);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电机(22)、直轴(23)和横轴(24),所述的电机位于所述“V”型罐的罐盖上,所述直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电机,所述直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横轴,所述的横轴的两端设有搅拌杆(25),所述的搅拌杆靠近所述“V”型罐的罐内壁;所述“V”型罐的底部设有出料管(26),所述的出料管上设有第一阀门(27);
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净化罐(30)、第二净化罐(31)和平衡管(32),所述的第二出气管与所述的第一净化罐的顶部管壁相连;
所述的第一净化罐设有进液管(33)、第一出液管(34)、第三出气管(35)、循环管(36)和进气管(37),所述循环管的一端管口与所述第一净化罐的下方罐壁相通,所述的循环管的另一端管口穿过所述第一净化罐的上方罐壁且与喷头(38)连接,所述的喷头位于所述第一净化罐的罐腔中,所述的循环管上设有液体输送泵(39);所述的进气管穿过所述第一净化罐的顶部罐壁进入所述第一净化罐的罐腔内;所述的第一出液管设有第二阀门(310);
所述第三出气管的一端管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净化罐的顶部,所述第三出气管的另一端管口穿过所述第二净化罐的顶部罐壁进入所述第二净化罐的罐腔内;
所述的第二净化罐设有第二出液管(311)、排气管(312),所述的第二出液管设有第三阀门(313)和第四阀门(314);
所述的平衡管的一端管口与所述第一出液管的管口相连,所述的平衡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阳刘文彪李溶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昱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