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膝骨关节炎治疗的干扰电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43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膝骨关节炎治疗的干扰电治疗仪,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和附体,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调节块一与调节块二,所述加热装置的内壁设置有左加热板与右加热板,所述左加热板通过设置的调节块一与主体滑动连接,所述右加热板通过设置的调节块二与主体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加热装置可以在治疗时对使用者的膝盖进行局部加热,减少疼痛,采用电动液压杆与搭块组合设置,可以实现对搭块的自由升降,这样可以使用者可以非常舒服的以躺姿的形式进行理疗,而且主体与附体的配合使用,避免了在治疗时理疗电极片发生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膝骨关节炎治疗的干扰电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干扰电治疗仪,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膝骨关节炎治疗的干扰电治疗仪。
技术介绍
骨关节炎为一种退行性病变,由于增龄、劳损、或是天气原因等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患有骨关节炎的患者,其行动或者长时间的保持一定体位后都会出现疼痛,为此市场上出现电治疗仪对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技术中,电极片附着在使用者腿部时,由于使用者的腿部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有的使用者会调节腿部的摆放姿势,这样就使电极片可能发生掉落,从而还需再次进行粘接;2、现有技术中,对一些治疗仪来说不能根据使用者的治疗时的姿势来改变治疗仪的高低,大部分的使用者都是因为过度劳累或是天气原因引起的关节炎疼痛,在电极治疗时不能对使用者的膝盖处的温度进行调节,而且在电极治疗时都是在医院进行治疗,这样使得此装置不能在家庭中使用,进而达不到使用者的使用初衷,该用于膝骨关节炎治疗的干扰电治疗仪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膝骨关节炎治疗的干扰电治疗仪,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便于将电极片固定在使用者的腿部,解决了由于使用者腿部的活动使电极片发生掉落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使用者膝盖处温度调节的问题,以达到使用者膝盖处保持恒温的效果;其中再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使用者腿部便于安放,方便在家中即可进行治疗,解决了大部分患者不便于治疗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膝骨关节炎治疗的干扰电治疗仪,包括主体和附体,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调节块一与调节块二,所述加热装置的内壁设置有左加热板与右加热板,所述调节块一的底部贯穿连接有左加热板,所述调节块二的底部贯穿连接有右加热板,所述左加热板通过设置的调节块一与主体滑动连接,所述右加热板通过设置的调节块二与主体滑动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体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液压杆,所述电动液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搭块,所述搭块通过设置的升降板与电动液压杆固定连接,所述搭块通过设置的电动液压杆与主体滑动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体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干扰电治疗仪,所述干扰电治疗仪的左侧底部开设有储物槽,所述储物槽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个插孔,且插孔的外壁插接有插针式二芯线,所述插针式二芯线的右侧插接有理疗电极片。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动液压杆的右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体,所述蓄电池的右侧线路连接有电动液压杆。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右加热板的中部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左加热板位于右加热板的上方设置,且左加热板的底部与右加热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附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内壁与附体的外壁缠绕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的信号输出端线路连接有加热装置、干扰电治疗仪和电动液压杆。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1、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膝骨关节炎治疗的干扰电治疗仪,通过设计精妙,采用主体与附体的配合使用,方便了对使用者的腿部与理疗电极片的连接处进行缠绕固定,避免在治疗时理疗电极片发生掉落,而且附体采用的魔术贴可以很好根据使用者的腿型进行调整。2、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膝骨关节炎治疗的干扰电治疗仪,通过采用电动液压杆与搭块组合设置,可以实现对搭块的自由升降,这样可以使用者可以非常舒服的以躺姿的形式进行理疗,非常的方便,而且设置的加热装置可以在治疗时对使用者的膝盖进行局部加热,减少疼痛,在干扰电治疗仪底部设置的储物槽便于存放一些电极片与线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干扰电治疗仪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右加热板正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附体示意图。其中,1、主体;2、附体;3、加热装置;4、搭块;5、调节块一;6、调节块二;7、左加热板;8、右加热板;9、升降板;10、电动液压杆;11、蓄电池;12、电加热丝;13、触摸屏;14、干扰电治疗仪;15、插针式二芯线;16、理疗电极片;17、储物槽;18、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膝骨关节炎治疗的干扰电治疗仪,包括主体1和附体2,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热装置3,加热装置3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调节块一5与调节块二6,加热装置3的内壁设置有左加热板7与右加热板8,调节块一5的底部贯穿连接有左加热板7,调节块二6的底部贯穿连接有右加热板8,左加热板7通过设置的调节块一5与主体1滑动连接,右加热板8通过设置的调节块二6与主体1滑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右加热板8的中部设置有电加热丝12,同理,左加热板7的中部同样设置有电加热丝12,左加热板7位于右加热板8的上方设置,且左加热板7的底部与右加热板8的顶部滑动连接,通过采用滑动连接的方式,便于两个加热板在拉出或收回时不会冲突,而且设置的加热装置3为了使用者膝盖处的温度能够保持恒温,这样在通过电治疗仪的治疗效果会更好,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便于进行移动。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触摸屏13,触摸屏13的信号输出端线路连接有加热装置3、干扰电治疗仪14和电动液压杆10,通过触摸屏13控制其信号端,这样便于使用者对加热板温度、治疗仪的强度以及搭块4的高度进行调节,增加此装置的实用性能。实施例2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主体1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液压杆10,电动液压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9,升降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搭块4,搭块4通过设置的升降板9与电动液压杆10固定连接,搭块4通过设置的电动液压杆10与主体1滑动连接,电动液压杆10的右侧设置有蓄电池11,蓄电池11为电动液压杆10的动力源,蓄电池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体1,蓄电池11的右侧线路连接有电动液压杆10,通过触摸屏13控制电动液压杆10的升降,从而实现对搭块4高度的调节,这样便于使用者在沙发或是床上都可以将腿部放置在搭块4上进行治疗,非常的方便。实施例3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主体1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干扰电治疗仪14,干扰电治疗仪14的左侧底部开设有储物槽17,储物箱17在平时可以储存一些电极片或是连接线路,增加此装置的使用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膝骨关节炎治疗的干扰电治疗仪,包括主体(1)和附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热装置(3),所述加热装置(3)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调节块一(5)与调节块二(6),所述加热装置(3)的内壁设置有左加热板(7)与右加热板(8),所述调节块一(5)的底部贯穿连接有左加热板(7),所述调节块二(6)的底部贯穿连接有右加热板(8),所述左加热板(7)通过设置的调节块一(5)与主体(1)滑动连接,所述右加热板(8)通过设置的调节块二(6)与主体(1)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膝骨关节炎治疗的干扰电治疗仪,包括主体(1)和附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热装置(3),所述加热装置(3)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调节块一(5)与调节块二(6),所述加热装置(3)的内壁设置有左加热板(7)与右加热板(8),所述调节块一(5)的底部贯穿连接有左加热板(7),所述调节块二(6)的底部贯穿连接有右加热板(8),所述左加热板(7)通过设置的调节块一(5)与主体(1)滑动连接,所述右加热板(8)通过设置的调节块二(6)与主体(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膝骨关节炎治疗的干扰电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液压杆(10),所述电动液压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9),所述升降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搭块(4),所述搭块(4)通过设置的升降板(9)与电动液压杆(10)固定连接,所述搭块(4)通过设置的电动液压杆(10)与主体(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膝骨关节炎治疗的干扰电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干扰电治疗仪(14),所述干扰电治疗仪(14)的左侧底部开设有储物槽(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杨建东陈长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利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