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436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颈部按摩仪,其包括:开设有通孔的主体及安装于通孔处的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电极体、固定件与连接件,连接件穿设通孔,其一端与电极体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件连接;电极体与固定件共同夹紧主体而与主体之间产生摩擦力;连接件的外周面与通孔的内壁面之间存在间隙。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使用需要对电极组件施加外力作用,使电极组件克服摩擦力而相对主体移动,如此电极组件在主体上的位置可以得到快速调节,从而改变颈部按摩仪的按摩位置;在外力作用撤销后,电极组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又能够随时停留在所在位置,从而满足用户需要变换按摩位置的使用需要,使用户体验感得以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部按摩仪
本技术涉及按摩仪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颈部按摩仪。
技术介绍
在日常工作、学习或休闲娱乐活动中,人们经常会由于长期保持一不当姿势而出现颈椎不适,严重者甚至会出现颈椎病,从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为了缓解颈椎不适,市面上出现了各种类型的颈部按摩仪。传统的颈部按摩仪中,电极组件安装在主体上,通过在电极组件的背面设置硅胶底座,利用硅胶底座的形变来实现360°调节,从而保证了电极组件与皮肤的贴合。然而,这种颈部按摩仪在佩戴至人体颈部后,电极组件的位置固定单一,使用者无法依据个人需求变换按摩部位,就使得颈部按摩仪无法满足使用者调节按摩部位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按摩位置可调节的颈部按摩仪。一种颈部按摩仪,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主体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通孔;电极组件,安装于所述通孔处,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体,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在一侧;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二表面所在一侧;及连接件,穿设所述通孔,所述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所述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主体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通孔;/n电极组件,安装于所述通孔处,所述电极组件包括:/n电极体,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在一侧;/n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二表面所在一侧;及/n连接件,穿设所述通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极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电极体与所述固定件共同夹紧所述主体而与所述主体之间产生摩擦力;所述连接件的外周面与所述通孔的内壁面之间存在供所述连接件移动的间隙;所述电极体随着所述连接件在所述通孔的孔径范围内移动而移动,并借助摩擦力停留在所在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主体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通孔;
电极组件,安装于所述通孔处,所述电极组件包括:
电极体,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在一侧;
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二表面所在一侧;及
连接件,穿设所述通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极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电极体与所述固定件共同夹紧所述主体而与所述主体之间产生摩擦力;所述连接件的外周面与所述通孔的内壁面之间存在供所述连接件移动的间隙;所述电极体随着所述连接件在所述通孔的孔径范围内移动而移动,并借助摩擦力停留在所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通孔的孔径方向,所述连接件具有与所述通孔的内壁面相抵的第一幅值位置及第二幅值位置,所述连接件在所述第一幅值位置与所述第二幅值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幅值位置与所述第二幅值位置之间的最大间距为所述连接件的最大移动幅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孔,所述连接件呈圆柱状,所述连接件的半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半径,所述连接件在通孔的范围内任意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与所述固定件的其中一个上设有限位块,另一个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相互配合而限定所述连接件相对所述主体的旋转范围,所述连接件在所述通孔的孔径范围内移动时,所述限位块均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相对所述主体的旋转角度为0~6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王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