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成珍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护理的多功能输氧鼻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42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护理的多功能输氧鼻塞,包括输氧管、过滤盒和鼻塞,所述输氧管的表面设置有所述过滤盒,所述过滤盒内部中间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盒的内部一侧表面设置有过滤棉,所述过滤盒一侧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清理门,所述清理门表面设置有防漏气布料,所述输氧管的一端开设有出气口,且所述出气口远离所述输氧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出气盖,通过在输氧管表面设置有过滤盒,在过滤盒内部设置有过滤网,可以将输氧管输送进过滤盒的氧气中的固体杂质过滤到过滤网的左侧,使气体氧气进入过滤盒的右侧,通过在过滤盒的右侧出口处设置有过滤棉,可以将氧气中的其他气体杂质吸收,保证患者吸入鼻腔的氧气无杂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护理的多功能输氧鼻塞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具体是一种心内科护理的多功能输氧鼻塞。
技术介绍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对心内科病人供氧时会用到输氧管。就目前市面上一般的输氧管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市面上一般的输氧管没有将输送给病人的氧气进行净化过滤的装置,导致输送给病人的氧气中可能会掺杂着很多杂质,给病人的健康带来危害;2、市面上一般的输氧管没有一个可以让医护人员输入药物的装置,病人在进行输氧时,医护人员需要给病人输入其他药物,只能将输氧管拔出,才能进行输入药物,十分麻烦;3、市面上一般的输氧管没有一个能够让医护人员实时知道病人体温的装置,导致医护人员想要知道病人体温还需要寻找另外的体温计进行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护理的多功能输氧鼻塞,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护理的多功能输氧鼻塞,包括输氧管、过滤盒和鼻塞,所述输氧管的表面设置有所述过滤盒,所述过滤盒内部中间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盒的内部一侧表面设置有过滤棉,所述过滤盒一侧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清理门,所述清理门表面设置有防漏气布料,所述输氧管的一端开设有出气口,且所述出气口远离所述输氧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出气盖。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氧管表面靠近所述过滤盒的一端表面设置有注药口。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氧管表面靠近所述注药口的一端表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输氧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环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且所述固定环、连接杆和挂钩均设置有两个。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氧管表面靠近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脸部固定绷带,所述脸部固定绷带远离所述输氧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子体温计,且所述脸部固定绷带设置有两个。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脸部固定绷带之间设置有所述鼻塞,且所述鼻塞设置在所述输氧管表面,所述鼻塞表面设置有橡胶圈,且所述鼻塞和橡胶圈均设置有两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输氧管表面设置有过滤盒,在过滤盒内部设置有过滤网,可以将输氧管输送进过滤盒中的氧气中的固体杂质过滤到过滤盒的左侧,使气体氧气通过过滤网进入过滤盒的右侧,通过在过滤盒的右侧出口处设置有过滤棉,可以将通过过滤网的气体氧气进行二次过滤,且可以将氧气中的其他气体杂质吸收,从而更加保证了患者吸入鼻腔的气体是更加纯粹的氧气;2、本技术通过在输氧管表面靠近过滤盒的一侧安装有注药口,当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注入药物时,避免了将输氧管拔出的麻烦,可以直接将药物注入注药口,通过在输氧管的一端开设有出气口,可以防止病人窒息,通过在出气口一端螺纹连接有出气盖,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出气口用出气盖盖上,防止装置内部发生污染;3、本技术通过在输氧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可以通过两个连接杆连接固定环,从而将整个装置固定在患者的头部,通过在两个固定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通过将两个挂钩相连接,更加方便将本装置固定在患者的头部,不易滑落,通过在输氧管的表面安装有鼻塞,且鼻塞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圈,更加方便将氧气输送入患者的鼻腔内,且可以防止鼻塞将患者鼻腔刮伤,通过在输氧管表面固定安装有脸部固定绷带,在脸部固定绷带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子体温计,医护人员可以实时的观测到患者的体温,防止发生意外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心内科护理的多功能输氧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心内科护理的多功能输氧鼻塞中过滤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氧管;2、注药口;3、连接杆;4、固定环;5、挂钩;6、鼻塞;7、橡胶圈;8、出气口;9、出气盖;10、过滤盒;11、过滤网;12、过滤棉;13、转轴;14、清理门;15、防漏气布料;16、脸部固定绷带;17、电子体温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心内科护理的多功能输氧鼻塞,包括输氧管1、过滤盒10和鼻塞6,输氧管1的表面设置有过滤盒10,过滤盒10内部中间设置有过滤网11,可以将氧气中的固体杂质过滤掉,过滤盒10的内部一侧表面设置有过滤棉12,可以将氧气中部分气体杂质过滤掉,过滤盒10一侧表面通过转轴13转动连接有清理门14,方便医护人员清理过滤盒10中的固体杂质,清理门14表面设置有防漏气布料15,可以防止氧气从清理门14的缝中漏掉,输氧管1的一端开设有出气口8,可以有效的防止患者窒息,且出气口8远离输氧管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出气盖9,不使用时可以将出气盖9盖上,防止输氧管1内飘入杂质。优选的,输氧管1表面靠近过滤盒10的一端表面设置有注药口2,医护人员可以直接在注药口2注入药物,避免了往常主要需要将输氧管1拔出的麻烦。优选的,输氧管1表面靠近注药口2的一端表面设置有连接杆3,连接杆3远离输氧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方便将装置固定在患者头部。优选的,固定环4远离连接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5,且固定环4、连接杆3和挂钩5均设置有两个,方便两个固定环4之间相互连接。优选的,输氧管1表面靠近连接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脸部固定绷带16,将装置进一步固定在患者的脸部,脸部固定绷带16远离输氧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子体温计17,方便医护人员实时观察患者的体温,防止患者发生意外,且脸部固定绷带16设置有两个。优选的,两个脸部固定绷带16之间设置有鼻塞6,方便将氧气直接输送到患者的鼻腔内,且鼻塞6设置在输氧管1表面,鼻塞6表面设置有橡胶圈7,防止鼻塞6将患者的鼻腔刮伤,且鼻塞6和橡胶圈7均设置有两个。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医护人员将患者平躺放置在病床上,将本技术的鼻塞6处插入患者的鼻腔,再将固定环4固定在患者的脸部,将两个挂钩5勾住,再将脸部固定绷带16固定在患者的脸部位置,将电子体温计17固定在患者额头部位,方便电子体温计17对患者的提问进行测量,将输氧管1的另一端接通氧气瓶,即可开始对患者进行输氧治疗,当氧气进入输氧管1时,会通过过滤盒10的过滤,将其中的固体杂质阻挡在过滤网11的左侧,将部分气体杂质阻挡在过滤棉12的左侧,当患者需要注入气体或液体药物进行治疗时,医护人员可以直接将药物注入注药口2,避免了以往需要将输氧管拔出再进行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护理的多功能输氧鼻塞,包括输氧管(1)、过滤盒(10)和鼻塞(6),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氧管(1)的表面设置有所述过滤盒(10),所述过滤盒(10)内部中间设置有过滤网(11),所述过滤盒(10)的内部一侧表面设置有过滤棉(12),所述过滤盒(10)一侧表面通过转轴(13)转动连接有清理门(14),所述清理门(14)表面设置有防漏气布料(15),所述输氧管(1)的一端开设有出气口(8),且所述出气口(8)远离所述输氧管(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出气盖(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护理的多功能输氧鼻塞,包括输氧管(1)、过滤盒(10)和鼻塞(6),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氧管(1)的表面设置有所述过滤盒(10),所述过滤盒(10)内部中间设置有过滤网(11),所述过滤盒(10)的内部一侧表面设置有过滤棉(12),所述过滤盒(10)一侧表面通过转轴(13)转动连接有清理门(14),所述清理门(14)表面设置有防漏气布料(15),所述输氧管(1)的一端开设有出气口(8),且所述出气口(8)远离所述输氧管(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出气盖(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的多功能输氧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氧管(1)表面靠近所述过滤盒(10)的一端表面设置有注药口(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的多功能输氧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氧管(1)表面靠近所述注药口(2)的一端表面设置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远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成珍矣海萍
申请(专利权)人:梁成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