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凌清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用喂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039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用喂药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三层结构组成,由内到外分别由防水层、保温层和隔热层,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放药口,所述放药口上设有放药漏斗,所述放药漏斗的右侧设有推柄,所述推柄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右侧设有出药口,所述出药口处设有出药管,所述壳体的前表面设有温度显示屏和旋钮,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壳体分成储药腔和出药腔,所述储药腔的底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设有搅拌叶片,所述储药腔的内侧壁上设有加热棒,所述出药腔的内部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一隔板之间设有活塞,该装置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用喂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喂药装置
,具体领域为一种心内科用喂药装置。
技术介绍
患有内科疾病的病人一般需要卧床休息治疗,在床上静卧期间,病人常需要服用液体类药物,但是对于这类病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由于身体虚弱,大多数药液都不能自主服用,虽然有部分采用的是鼻饲管进入的方法,但是现在大多数液体药物还是采用汤匙直接喂药,药液很容易从嘴角流出,造成浪费和不必要的麻烦。除此之外,在喂药过程中会因为时间而导致药物的温度降低,降温后的药物会引起病人的不适,所以需要对喂药器进行改进;现有的喂药器种类繁多,但仍然不能满足一次性长时间服药药物或者短时间一次配比服用药物的要求,在服药过程中,不仅不能解决药液的保温问题而且还需要医护人员手持喂药管对患者进行喂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因此需要一种心内科用喂药器,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用喂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用喂药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三层结构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用喂药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由三层结构组成,由内到外分别由防水层(101)、保温层(102)和隔热层(103),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放药口,所述放药口上设有放药漏斗(2),所述放药漏斗(2)的右侧设有推柄(3),所述推柄(3)连接有推杆(4),所述推杆(4)的右侧设有出药口,所述出药口处设有出药管(5),所述壳体(1)的前表面设有温度显示屏(6)和旋钮(7),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隔板(8),所述第一隔板(8)将所述壳体(1)分成储药腔(9)和出药腔(10),所述储药腔(9)的底部设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用喂药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由三层结构组成,由内到外分别由防水层(101)、保温层(102)和隔热层(103),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放药口,所述放药口上设有放药漏斗(2),所述放药漏斗(2)的右侧设有推柄(3),所述推柄(3)连接有推杆(4),所述推杆(4)的右侧设有出药口,所述出药口处设有出药管(5),所述壳体(1)的前表面设有温度显示屏(6)和旋钮(7),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隔板(8),所述第一隔板(8)将所述壳体(1)分成储药腔(9)和出药腔(10),所述储药腔(9)的底部设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的表面设有搅拌叶片(13),所述储药腔(9)的内侧壁上设有加热棒(14),所述出药腔(10)的内部设有第二隔板(15),所述第二隔板(15)和所述第一隔板(8)之间设有活塞(16),所述活塞(16)连接有所述推杆(4),所述第二隔板(15)和所述壳体(1)的右内侧壁之间形成一个出药管道,所述第一隔板(8)的下部中间位置设有出药孔(17),所述出药孔(17)的内部设有圆形垫片,所述圆形垫片与所述出药孔(17)之间设有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凌清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汪凌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