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护挡内镜室转运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35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7
一种分护挡内镜室转运床,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该转运床包括床体和设于床体的同一长边顶部的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第一护栏包括第一顶部杆和多个第一纵向杆;第一纵向杆的顶端与第一顶部杆枢接、底端与床体枢接;第二护栏包括第二顶部杆和多个第二纵向杆,第二纵向杆的顶端与第二顶部杆枢接、底端与床体枢接;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均处于升起状态时,第一顶部杆和第二顶部杆通过卡合组件卡合连接。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在实施胃肠镜检查时可单独立起或放下,既不会影响消化科医生的操作又会对患者上半身或下半身进行保护阻挡,防止跌床事件发生,同时又节省了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护挡内镜室转运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分护挡内镜室转运床。
技术介绍
胃肠镜检查治疗时,患者是侧身躺在床上,一般是左侧卧位。消化科医生需要站在病人的头端(胃镜)或者尾端(肠镜)置入内镜操作。传统床的护栏左右两边各一片,是整体的。患者做胃肠镜的时候,为了方便医生操作,操作医生那侧护栏需放下。胃镜操作时患者头旁有消化科医师站立操作可顺便用身体阻挡患者上半身,但是下半身没有护栏保护。而在做肠镜时,医师站在患者尾侧操作内镜,患者背对着操作者,患者头侧上半身无护栏保护,而患者常因肠镜刺激想要转身。床体较窄,身后又无护栏,稍有转身就会有从床上跌落的风险,一旦意外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因而需配专人站在患者身后阻挡,以防止意外发生,耗费人力。不立护栏危险,立起护栏又阻挡内镜置入,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分护挡内镜室转运床,可分别立起或放下,既节约人力,又保护患者安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护挡内镜室转运床,包括床体和设于所述床体的同一长边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护挡内镜室转运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和设于所述床体(1)的同一长边顶部的第一护栏(2)和第二护栏(3),所述第一护栏(2)包括第一顶部杆(201)和多个第一纵向杆(202);所述第一纵向杆(202)的顶端与所述第一顶部杆(201)枢接、底端与所述床体(1)枢接;所述第二护栏(3)包括第二顶部杆(301)和多个第二纵向杆(302),所述第二纵向杆(302)的顶端与所述第二顶部杆(301)枢接、底端与所述床体(1)枢接;所述第一护栏(2)和所述第二护栏(3)均处于升起状态时,所述第一顶部杆(201)和所述第二顶部杆(301)通过卡合组件卡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护挡内镜室转运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和设于所述床体(1)的同一长边顶部的第一护栏(2)和第二护栏(3),所述第一护栏(2)包括第一顶部杆(201)和多个第一纵向杆(202);所述第一纵向杆(202)的顶端与所述第一顶部杆(201)枢接、底端与所述床体(1)枢接;所述第二护栏(3)包括第二顶部杆(301)和多个第二纵向杆(302),所述第二纵向杆(302)的顶端与所述第二顶部杆(301)枢接、底端与所述床体(1)枢接;所述第一护栏(2)和所述第二护栏(3)均处于升起状态时,所述第一顶部杆(201)和所述第二顶部杆(301)通过卡合组件卡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护挡内镜室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部杆(201)朝向所述第二顶部杆(301)的一端设有缩径部,所述第二顶部杆(301)朝向所述第一顶部杆(20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缩径部相嵌合的内孔部(30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护挡内镜室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径部的端部具有球头结构(20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护挡内镜室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卡合件(406),所述卡合件(406)位于所述缩径部的内孔中,所述卡合件(406)与所述缩径部可转动连接,所述卡合件(406)包括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自由端透过所述缩径部的侧壁上的槽体(2013)延伸至所述缩径部的外侧,所述第一延伸部的自由端设有卡合部(4061),所述内孔部(3012)上设有与所述卡合部(4061)卡合的卡槽(30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护挡内镜室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还包括把手(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艺张秦李涛邓广智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雷奥巴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