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科术后恢复理疗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34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科术后恢复理疗带,包括左带体和右带体,左带体和右带体通过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形成连接,左带体右侧设有多根固定带,每一固定带的自由端均设有第一毛面,右带体的后端设有第一刺面,固定带的前端设有固药板,固药板的后端设有与固定带滑动配合的连接套,固药板内设有加热片和电池,加热片和电池电连,固药板的开口端盖设有预热板,预热板的边缘处设有口型气垫,预热板的前端于口型气垫的内部设有药包;左带体的左侧连接有的连接扣,右带体的后端设有第二毛面和第二刺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不同固定带的松紧,对伤口位置进行准确而有效的按压,还能在不取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换药,操作简单,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科术后恢复理疗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产科术后恢复理疗带。
技术介绍
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由于麻醉学、输血、输液、水电平衡知识以及手术方式、手术缝合材料的改进和控制感染等措施的进步,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然而现在剖腹产产后伤口护理仍是一大重点,医护人员在孕妇的伤口上包扎后上药,但由于伤口固定不牢靠,容易造成伤口撕裂,现有的方法是使用理疗带压住伤口,对伤口施加压力,防止撕裂,存在的问题是理疗带很难对伤口进行准确而有效的按压,伤口抑制效果不明显。同时换药时需要将理疗带取下,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科术后恢复理疗带,通过调节不同固定带的松紧,对伤口位置进行准确而有效的按压,还能在不取下本技术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换药,操作简单,效果良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产科术后恢复理疗带,包括左带体和右带体,所述左带体右侧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远离所述左带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右带体左侧的上端,所述左带体右侧的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二连接带远离所述左带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右带体左侧的下端,所述左带体右侧于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之间等间距设置有多根固定带,每一固定带远离所述左带体的一端为自由端,每一固定带自由端的前端均设有第一毛面,所述右带体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毛面配合使用的第一刺面,所述固定带的前端设有内部中空且前端开口的固药板,所述固药板的后端设有与所述固定带滑动配合的连接套,所述固药板内设有加热片和电池,所述加热片和电池电连,所述固药板的开口端盖设有预热板,所述预热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加热片的前端,所述预热板的边缘处设有口型气垫,所述预热板的前端于所述口型气垫的内部设有药包;所述左带体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可供右带体穿过的连接扣,所述右带体的后端设有第二毛面和第二刺面,所述第二刺面设于所述第二毛面的右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带体和右带体的前端均设有保护软垫,所述保护软垫的外侧设有软纱层。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带体和右带体上均设有透气孔。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药板的右侧设有控制所述加热片工作的开关。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先将本技术固定在患者腹部,与伤口位置对应的固定带穿过连接套后将固药板按压在患者的伤口上,保证药包与伤口接触,拉紧固定带并固定在右带体上,其他固定带辅助固定,保证固药板对伤口进行精确而有效的按压。其二、本技术换药时,只需将固定带的自由端从右带体上取下,再将固药板取下,更换新的药包即可,操作简单。其三、本技术在使用时,加热片对预热板进行加热,预热板将热传导给药包,防止患者腹部着凉的同时,还能充分发挥药包自身的药性,加快伤口的愈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固药板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中右带体的剖面图。图中:1、左带体;11、连接扣;2、右带体;31、第一连接带;32、第二连接带;4、固定带;51、第一毛面;52、第一刺面;6、固药板;61、连接套;62、加热片;63、电池;64、预热板;65、口型气垫;66、药包;67、开关;71、第二毛面;72、第二刺面;81、保护软垫;82、软纱层;9、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种产科术后恢复理疗带,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左带体1和右带体2,左带体1右侧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带31,第一连接带31远离左带体1的一端连接于右带体2左侧的上端,左带体1右侧的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带32,第二连接带32远离左带体1的一端连接于右带体2左侧的下端,左带体1右侧于第一连接带31和第二连接带32之间等间距设置有多根固定带4,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带4的数量为五根,当然,也可以是四根或六根均不影响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每一固定带4远离左带体1的一端为自由端,每一固定带4自由端的前端均设有第一毛面51,右带体2的后端设有与第一毛面51配合使用的第一刺面52,固定带4的前端设有内部中空且前端开口的固药板6,固药板6的后端设有与固定带4滑动配合的连接套61,具体来说,固定带4穿过连接套61,形成滑动配合;固药板6内设有加热片62和电池63,加热片62和电池63电连,具体来说,加热片62的加热温度接近人体的温度;固药板6的开口端盖设有预热板64,预热板64固定连接于加热片62的前端,预热板64的边缘处设有口型气垫65,具体来说,便于与人体皮肤接触,减轻患者的不适;预热板64的前端于口型气垫65的内部设有药包66,具体来说,药包66的一侧设有不干胶,便于与预热板64固定。详细地,第一连接带31和第二连接带32之间形成的空间便于患者腹部的伤口露出,固定带4常态下将这个空间遮挡住,当固药板6压在患者的伤口处时,对应的固定带4对其进行压紧固定,其他的固定带4进行辅助固定,准确有效的按压住患者的伤口;固药板6内的电池63为加热片62提供电能,加热片62发热并将热能通过预热板64传递给药包66,帮助药包66充分发挥药性。左带体1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可供右带体2穿过的连接扣11,右带体2的前端设有第二毛面71和第二刺面72,第二刺面72设于第二毛面71的右侧。详细地,在将本技术固定在患者腹部的伤口处时,右带体2的自由端穿过连接扣11后折回与自身形成连接,连接的方式为第二刺面72粘在第二毛面71上,当然,为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第二毛面71的长度大于第二刺面72的长度。优选的,左带体1和右带体2的前端均设有保护软垫81,保护软垫81的外侧设有软纱层82。增加本技术的舒适性,便于患者长时间佩戴。优选的,左带体1和右带体2上均设有透气孔9。增加本技术的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科术后恢复理疗带,包括左带体(1)和右带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带体(1)右侧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带(31),所述第一连接带(31)远离所述左带体(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右带体(2)左侧的上端,所述左带体(1)右侧的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带(32),所述第二连接带(32)远离所述左带体(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右带体(2)左侧的下端,所述左带体(1)右侧于所述第一连接带(31)和第二连接带(32)之间等间距设置有多根固定带(4),每一固定带(4)远离所述左带体(1)的一端为自由端,每一固定带(4)自由端的前端均设有第一毛面(51),所述右带体(2)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毛面(51)配合使用的第一刺面(52),所述固定带(4)的前端设有内部中空且前端开口的固药板(6),所述固药板(6)的后端设有与所述固定带(4)滑动配合的连接套(61),所述固药板(6)内设有加热片(62)和电池(63),所述加热片(62)和电池(63)电连,所述固药板(6)的开口端盖设有预热板(64),所述预热板(64)固定连接于所述加热片(62)的前端,所述预热板(64)的边缘处设有口型气垫(65),所述预热板(64)的前端于所述口型气垫(65)的内部设有药包(66);/n所述左带体(1)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可供右带体(2)穿过的连接扣(11),所述右带体(2)的后端设有第二毛面(71)和第二刺面(72),所述第二刺面(72)设于所述第二毛面(71)的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科术后恢复理疗带,包括左带体(1)和右带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带体(1)右侧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带(31),所述第一连接带(31)远离所述左带体(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右带体(2)左侧的上端,所述左带体(1)右侧的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带(32),所述第二连接带(32)远离所述左带体(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右带体(2)左侧的下端,所述左带体(1)右侧于所述第一连接带(31)和第二连接带(32)之间等间距设置有多根固定带(4),每一固定带(4)远离所述左带体(1)的一端为自由端,每一固定带(4)自由端的前端均设有第一毛面(51),所述右带体(2)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毛面(51)配合使用的第一刺面(52),所述固定带(4)的前端设有内部中空且前端开口的固药板(6),所述固药板(6)的后端设有与所述固定带(4)滑动配合的连接套(61),所述固药板(6)内设有加热片(62)和电池(63),所述加热片(62)和电池(63)电连,所述固药板(6)的开口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莉杨绍娟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