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拖柄的骨髓活检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297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拖柄的骨髓活检针,包括穿刺针、带活检针芯的针柄、中间接柱和拖柄。本申请的可灵活拆装的带拖柄的活检针,增加柄拖后有助于拔针时准确施力,且拖柄结构简单,可反复使用,成本低,并可减少操作者由于经验不足、施力不对,以及一些特殊情况导致操作失败,提高操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拖柄的骨髓活检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拖柄的骨髓活检针。
技术介绍
血液系统疾病是指原发或累及血液及造血器官的疾病。常见的疾病包括:1.红细胞疾病,例如缺铁性贫血等各类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2.粒细胞疾病,例如粒细胞缺乏症、类白血病反应等;3.单核细胞核巨噬细胞疾病,例如,炎症性组织细胞增多症;4,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例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5.造血干细胞疾病,例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急性白血病等;6.以及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例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穿刺术和活检术是明确诊断极为重要的技术手段。骨髓穿刺术(bonemarrowpuncture)是采集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临床上骨髓穿刺液常用于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也可用于造血干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学分析及病原生物学检查等,以协助临床诊断、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等。骨髓活组织检查术(bonemarrowbiopsy)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技术,对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发性或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症、骨髓转移癌、多发性骨髓瘤等有重要意义。具体操作过程:通常选择骼前上棘或骼后上棘为穿刺点,采用骼前上棘时,病人取仰卧位;采用骼后上棘时,病人取侧卧位。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操作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手持骨髓穿刺针与骨面垂直刺入,沿穿刺针的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穿刺针,缓缓刺入骨质,当感到穿刺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己固定在骨内时,拔出穿刺针针芯,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骨髓液0.1~0.2ml制备骨髓涂片标本,用于有核细胞计数和制备数张骨髓液涂片,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随后操作者将针管套在带针芯的手柄上,手持骨髓活检针手柄以顺时针方向进针至骨质一定的深度后,拔出针芯,在针座后端连接上接柱,再插入针芯,继续按顺时针方向进针,深度达到后再转动针管360°,针管前端的沟槽即可将骨髓组织离断,然后按顺时针方向退出活检针,褪掉中间接柱,将针芯插入针筒,进而取出骨髓组织,立即置于固定液中固定,并及时送检。骨髓穿刺术及活检术是一项有创的操作技术,需要医务人员经过专科培训方能实施。在临床实践中,由于患者具体病情、操作者技术水平、器材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操作失败,取材不成功,进而延误病情。如前所述,在进行骨髓活检过程中,操作者需要手持针筒、接柱及针柄三者一体旋转拔出活检针。当操作人员经验不足或遇到疑难情况,无法正确施力,极易导致活检针断裂,甚至坎墩于骨髓中,不仅造成骨髓取材失败,还可能需要借助外科器材取出坎墩在骨头的活检针,极个别情况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处理,有可能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现有骨穿活检针结构相对简单(如图1),包括针筒1、接柱2、和带活检针3的针柄4,针筒1、接柱2及针柄4三者一体旋转拔针时缺少有效施力点,有可能出现1)上述三者做相对运动,无法拔出活检针,或者可拔出穿刺针却无法成功取材;2)施力方向不对,造成穿刺针弯曲,甚至折断;3)严重时活检针折断后坎墩在人体内。针对上述问题,为使骨髓活检术操作更加容易简单、安全有效,本技术对骨髓活检针的结构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拖柄的骨髓活检针,其能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拖柄的骨髓活检针,包括穿刺针和带活检针芯的针柄,在所述穿刺针的后端固定设置穿刺尾柱,所述穿刺尾柱的末端凹接口与所述针柄前端与活检针芯尾端邻接处的手柄凸接头适配,所述骨髓活检针还包括一个拖柄,所述拖柄的中部开设与穿刺针的外径相适配的柄孔。优选的,所述骨髓活检针还包括中间接柱,所述中间接柱包括中接头和中接口,所述中接头与所述手柄凸接头结构相同,所述中接口与所述末端凹接口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穿刺针、穿刺尾柱、中间接柱的内孔径相等且大于所述活检针芯的外径;所述拖柄的柄孔内径大于所述穿刺针的外径。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的可灵活拆装的带拖柄的活检针,增加柄拖后有助于拔针时准确施力,进而减少操作者由于经验不足、施力不对,以及一些特殊情况导致操作失败。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活检针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带有拖柄的活检针结构示意图;图3为骨髓活检针装配示意图;图4为拖柄示意图。图中:1、针筒;2、接柱;3、带活检针;4、针柄;10、穿刺针;11、穿刺尾柱;20、针柄;21、活检针芯;30、中间接柱;40、拖柄;41、柄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2-4,一种带拖柄的骨髓活检针,包括穿刺针10、带活检针芯21的针柄20、中间接柱30和拖柄40。在所述穿刺针10的后端固定设置穿刺尾柱11,所述穿刺尾柱11末端设有末端凹接口,所述针柄20前端与活检针芯21尾端邻接处设有与末端凹接口适配的手柄凸接头;拖柄40的中部开设与穿刺针10的外径相适配的柄孔41。进一步的,中间接柱30包括中接头和中接口,所述中接头与所述手柄凸接头结构相同,所述中接口与所述末端凹接口结构相同。其中,所述中间接柱30包括长接柱和短接柱以备于不同临床情况选用。进一步的,所述穿刺针10、穿刺尾柱11、中间接柱30的内孔径相等且大于所述活检针芯21的外径;所述拖柄40的柄孔41内径大于所述穿刺针10的外径。进一步的,在所述活检针芯21前端设置沟槽,以便于将骨髓组织离断。进一步的,在所述穿刺尾柱11、中间接柱30和针柄20外表面上均设有防滑层或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中接头、手柄凸接头的外表面开设外螺纹,在所述中接口与末端凹接口的内表面开设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可替换的,所述中接头、手柄凸接头的前端面开设定位凸块,在所述中接口与末端凹接口径向开设定位凹槽,以便于快速卡和定位。操作方法:操作者将针管、即穿刺针10套在针柄20上,将拖柄40固定在穿刺针10根部,手持骨髓活检针以顺时针方向进针至骨质一定的深度后,拔出针芯,在针座后端连接上中间接柱30,再插入活检针芯21,继续按顺时针方向进针,深度达到后再360°转动穿刺针10,穿刺针10前端的沟槽即可将骨髓组织离断,然后右手食指、中指分别置于活检针两侧、拖柄40之上,借助拖柄40施力,旋转一体拔出针管、中间接柱30和带活检针芯21的针柄20,褪掉中间接柱30,用活检针芯21插入针管,进而取出骨髓组织,立即置于固定液中固定。综上所述,本申请的一种带拖柄的骨髓活检针,其拖柄结构简单,工艺简易,材质无特殊要求,即可为一次性塑料材质,也可为金属材质,消毒灭菌后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拖柄的骨髓活检针,包括穿刺针(10)和带活检针芯(21)的针柄(2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穿刺针(10)的后端一体的设置穿刺尾柱(11),所述穿刺尾柱(11)末端设有末端凹接口,所述针柄(20)前端与活检针芯(21)尾端邻接处设有与末端凹接口适配的手柄凸接头,所述骨髓活检针还包括一个拖柄(40),所述拖柄(40)的中部开设与穿刺针(10)的外径相适配的柄孔(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拖柄的骨髓活检针,包括穿刺针(10)和带活检针芯(21)的针柄(2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穿刺针(10)的后端一体的设置穿刺尾柱(11),所述穿刺尾柱(11)末端设有末端凹接口,所述针柄(20)前端与活检针芯(21)尾端邻接处设有与末端凹接口适配的手柄凸接头,所述骨髓活检针还包括一个拖柄(40),所述拖柄(40)的中部开设与穿刺针(10)的外径相适配的柄孔(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髓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骨髓活检针还包括中间接柱(30),所述中间接柱(30)包括中接头和中接口,所述中接头与所述手柄凸接头结构相同,所述中接口与所述末端凹接口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髓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接柱(30)包括长接柱和短接柱以备于不同临床情况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