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飞沫的气管插管可视喉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28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飞沫的气管插管可视喉镜,包括喉镜片,喉镜片固定连接有手柄,手柄包括握把部以及安装部,安装部设有安装套,安装套固定有伞骨,伞骨包括固定套以及若干支撑杆,固定套设于安装套的外壁,若干支撑杆围绕固定套呈伞状分布,支撑杆的一端与固定套的外壁铰接,若干支撑杆上匹配设有透明伞面,安装套上还设有移动调节套,移动调节套通过若干调节杆与支撑杆连接,调节杆的一端与移动调节套外壁铰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支撑杆铰接,支撑杆在张开的状态时,移动调节套通过固定装置与安装套固定连接。撑开伞骨,通过张开的伞面抵挡住患者因呛咳喷出的飞沫,避免有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通过飞沫感染医护人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飞沫的气管插管可视喉镜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飞沫的气管插管可视喉镜。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气管插管手术中,由于观察不到患者的喉部,因此气管插管的失败率较高,现代医疗手段中,在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时,先插入可视喉镜,可以观察到患者的喉部,再插入气管插管,可以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在气管插管中,气管插管对患者的刺激非常大,极易引起呛咳。如果该患者有呼吸道传染病,喷出的飞沫进入医生的口鼻眼睛等粘膜后会造成医生感染病毒。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出一种防飞沫的气管插管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阻隔患者呛咳喷出的飞沫。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防飞沫的气管插管喉镜,包括喉镜片,喉镜片的尾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手柄包括握把部以及安装部,安装部与喉镜片连接,安装部套设有安装套,安装套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伞骨,伞骨包括固定套以及若干支撑杆,固定套固定套设于安装套的外壁,若干支撑杆围绕固定套呈伞状分布,支撑杆的一端与固定套的外壁铰接,若干支撑杆靠近喉镜的一侧匹配设有透明伞面,安装套上还滑动套设有移动调节套,移动调节套通过若干调节杆与支撑杆连接,调节杆与支撑杆一一对应,调节杆的一端与移动调节套外壁铰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支撑杆铰接,滑动移动调节套带动支撑杆伸缩,支撑杆在张开的状态时,移动调节套通过固定装置与安装套固定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透明伞面上具有置管部,置管部包括置管口,置管口的一端位于透明伞面的边沿,置管口设有透明覆盖膜,透明覆盖膜覆盖置管口,透明覆盖膜通过魔术贴与透明伞面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安装套与安装部转动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安装套的内壁具有环绕安装套设置的上圆弧凹槽,安装部的外壁具有环绕安装部设置的下圆弧凹槽,上圆弧凹槽与下圆弧凹槽匹配对应设置,上圆弧凹槽与下圆弧凹槽之间嵌有若干滚动设置的滚珠。优选的技术方案,固定装置包括位于安装套上的按压槽,按压槽内设有收缩按钮,收缩按钮的下端通过若干弹簧固定连接按压槽的底部,自然状态下,收缩按钮的第一端凸出于按压槽设置,收缩按钮的第二端位于按压槽内部,第一端与第二端通过斜面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进行气管插管之前滑动移动调节套撑开伞骨,使伞面张开,在患者的口腔前形成隔挡,通过张开的伞面抵挡住患者因呛咳喷出的飞沫,避免有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通过飞沫感染医护人员,保护了医护人员的健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侧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安装套与安装部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收缩按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喉镜片;2、手柄;201、握把部;202、安装部;203、下圆弧凹槽;3、安装套;301、上圆弧凹槽;302、按压槽;4、固定套;5、移动调节套;6、支撑杆;7、调节杆;8、透明伞面;9、置管部;901、置管口;902、覆盖膜;10、滚珠;11、收缩按钮;1101、收缩按钮的第一端;1102、收缩按钮的第二端;12、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种防飞沫的气管插管可视喉镜,包括喉镜片1,喉镜片1的尾端固定连接有手柄2,前述为现有技术,手柄2包括握把部201以及安装部202,安装部202与喉镜片1连接,安装部202套设有安装套3,安装套3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伞骨,伞骨包括固定套4以及若干支撑杆6,固定套4固定套4设于安装套3的外壁,若干支撑杆6围绕固定套4呈伞状分布,支撑杆6的一端与固定套4的外壁铰接,若干支撑杆6靠近喉镜的一侧匹配设有透明伞面8,安装套3上还滑动套设有移动调节套5,移动调节套5通过若干调节杆7与支撑杆6连接,调节杆7与支撑杆6一一对应,调节杆7的一端与移动调节套5外壁铰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支撑杆6铰接,滑动移动调节套5带动支撑杆6伸缩,支撑杆6在张开的状态时,移动调节套5通过固定装置与安装套3固定连接,保持支撑杆6的张开状态。在进行气管插管之前滑动移动调节套5撑开伞骨,使伞面张开,在患者的口腔前形成隔挡,通过张开的伞面抵挡住患者因呛咳喷出的飞沫,避免有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通过飞沫感染医护人员,保护了医护人员的健康。优选的技术方案,透明伞面8上具有置管部9,置管部9包括置管口901,置管口901的一端位于透明伞面8的边沿,即伞面的边沿具有缺口,置管口901设有透明覆盖膜902,透明覆盖膜902覆盖置管口901遮挡置管口901,透明覆盖膜902通过魔术贴与透明伞面8连接。气管插管时,为了便于操作,将透明覆盖膜902撕开,露出适当大小的置管口901,从置管口901进行气管插管。优选的技术方案,安装套3与安装部202转动连接。转动安装套3,使伞面上的置管口901处于气管插管时需要的最佳位置。优选的技术方案,安装套3的内壁具有环绕安装套3设置的上圆弧凹槽301,安装部202的外壁具有环绕安装部202设置的下圆弧凹槽203,上圆弧凹槽301与下圆弧凹槽203匹配对应设置,上圆弧凹槽301与下圆弧凹槽203之间嵌有若干滚动设置的滚珠10。优选的技术方案,固定装置包括位于安装套3上的按压槽302,按压槽302内设有收缩按钮11,收缩按钮11的下端通过若干弹簧12固定连接按压槽302的底部,自然状态下,收缩按钮的第一端1101凸出于按压槽302设置,收缩按钮的第一端1101指收缩按钮11上朝向固定套4的一端,收缩按钮的第二端1102位于按压槽302内部,即收缩按钮的第二端1102低于安装套3的外壁的高度,收缩按钮的第二端1102是指收缩按钮11朝向握把部的一端,当滑动移动调节套5撑开支撑杆6之后,移动调节套5靠近固定套4的一端顶住固定套4,收缩按钮11的第一段顶住移动调节套5远离固定套4的一端,通过收缩按钮11的第一段与固定套4的夹紧移动调节套5,第一端与第二端通过斜面连接,便于撑开支撑杆6的过程中移动调节套5通过收缩按钮11。收拢支撑杆6时,按下收缩按钮11,使收缩按钮的第一端1101低于安装套3的外壁,朝向握把部的方向滑动移动调节套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飞沫的气管插管可视喉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喉镜片,喉镜片的尾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手柄包括握把部以及安装部,安装部与喉镜片连接,安装部套设有安装套,安装套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伞骨,伞骨包括固定套以及若干支撑杆,固定套固定套设于安装套的外壁,若干支撑杆围绕固定套呈伞状分布,支撑杆的一端与固定套的外壁铰接,若干支撑杆靠近喉镜的一侧匹配设有透明伞面,安装套上还滑动套设有移动调节套,移动调节套通过若干调节杆与支撑杆连接,调节杆与支撑杆一一对应,调节杆的一端与移动调节套外壁铰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支撑杆铰接,滑动移动调节套带动支撑杆伸缩,支撑杆在张开的状态时,移动调节套通过固定装置与安装套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飞沫的气管插管可视喉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喉镜片,喉镜片的尾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手柄包括握把部以及安装部,安装部与喉镜片连接,安装部套设有安装套,安装套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伞骨,伞骨包括固定套以及若干支撑杆,固定套固定套设于安装套的外壁,若干支撑杆围绕固定套呈伞状分布,支撑杆的一端与固定套的外壁铰接,若干支撑杆靠近喉镜的一侧匹配设有透明伞面,安装套上还滑动套设有移动调节套,移动调节套通过若干调节杆与支撑杆连接,调节杆与支撑杆一一对应,调节杆的一端与移动调节套外壁铰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支撑杆铰接,滑动移动调节套带动支撑杆伸缩,支撑杆在张开的状态时,移动调节套通过固定装置与安装套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飞沫的气管插管可视喉镜,其特征在于,透明伞面上具有置管部,置管部包括置管口,置管口的一端位于透明伞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定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