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26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其中,盖体组件包括盖本体、扰动组件和导流件。盖本体具有相背离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扰动组件与盖本体相连,扰动组件至少部分位于盖本体的第一侧,扰动组件能够扰动盖本体的第一侧的气流。导流件分布在盖本体的第一侧的表面。一方面,扰动组件扰动产生的气流能够在盖本体的第一侧形成气幕,能够降低来自第一侧的水蒸气与盖本体接触的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盖本体的冷凝水问题。另一方面,即使盖本体的第一侧表面已经存在一定量的液体,扰动组件扰动产生的气流也能够与导流件配合,带动液体沿着导流件向四周流动,同样可以减少盖本体的第一侧表面上的液体积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烹饪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盖体组件和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烹饪器具烹饪过程后期常伴有保温阶段,这个阶段锅底食材不断蒸发水蒸气,而加热功率较低,无法维持锅内较高的温度,蒸发出来的水蒸气在上升碰到上方盖板时,快速冷凝,不断汇聚,然后滴落到食材里,造成颜色、温度不均匀现象,影响用户体验。目前各厂商多采用金属盖板,盖板进行表面处理,设置坑洼不平的导流孔等方式实现冷凝水的汇聚,但液体受表面影响流动较小,去除冷凝水效果不佳。此外,也存在在上方设置加热电阻丝的设计,可提高盖板的温度,减少冷凝水的生成,但这种方式增加成本,同时使上盖体积增加,结构更加复杂,影响消费者感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盖体组件。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盖体组件。盖体组件包括盖本体、扰动组件和导流件。盖本体具有相背离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扰动组件与盖本体相连,扰动组件至少部分位于盖本体的第一侧,扰动组件能够扰动盖本体的第一侧的气流。导流件分布在盖本体的第一侧的表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组件,包括盖本体和能够扰动盖本体的第一侧气流的扰动组件,一方面,扰动组件扰动产生的气流能够在盖本体的第一侧形成气幕,产生屏障作用,能够降低来自第一侧的水蒸气与盖本体接触的可能,而水蒸气在接触盖本体后可能在盖本体表面化为冷凝水,因此气幕能够减少盖本体表面的冷凝水形成,从根本上解决盖本体的冷凝水问题。另一方面,即使在扰动组件启动前,盖本体的第一侧表面已经存在一定量的液体,扰动组件扰动产生的气流也可带动这些液体移动,通过在盖本体的第一侧表面设置导流件,导流件能够与扰动产生的气流配合,气流带动液体沿着导流件向四周流动,同样可以减少盖本体的第一侧表面上的液体积聚。此外,扰动组件形成的压差,也能排出多余的水蒸气,通过控制转速,可以形成不同的烹饪效果。由于扰动组件是内部扰流,不但不会降低烹饪腔内的温度,还能使温度更加均匀,从而保证低功率加热阶段的保温效果。具体地,盖体组件能够应用于烹饪器具上,烹饪腔位于盖本体的第一侧。随着烹饪的进行,烹饪腔内会逐渐产生水蒸气,这些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盖本体后,会在其表面冷凝成冷凝水,冷凝水滴落在烹饪腔内的食物,例如米饭表面,会使得食物的相应位置与其他位置的颜色不同,造成烹饪完成的食物颜色不均匀,产生滴白现象。扰动组件扰动气流形成的气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盖本体的冷凝水问题,而对于已经存在的液体,例如前期烹饪阶段附着在盖本体上的汤汁等液体,以及少量穿过气幕的水蒸气冷凝成的冷凝水,则可利用气流和导流件的配合,将这些液体吹动至烹饪腔的四周壁面,例如烹饪器具的锅体侧壁,可令液体顺锅体流下,到达食物的四周。一方面可解决冷凝水滴落在食物表面引起的滴白问题,使得食物表面颜色均匀。另一方面,锅体往往为金属材质,热传导导致温度偏高,可利用冷凝水为锅体侧壁降温,降低食物四周与中部的温差,从而避免锅边外观差异,并可提升食物的温度均匀性,有助于提升烹饪效果。此时盖体组件不必设置相关技术中的活动保温盖,有助于简化产品结构,并有助于减少模具开发,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盖体组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导流件自与扰动组件相对应的区域向远离扰动组件的方向延伸。在该设计中,由于扰动组件附件形成的液体往往为静止状态或具有较小的初始流动速度,通过将导流件设置在盖本体对应于扰动组件的区域,具体为对应于扰动组件的外缘的区域,可引导中部静止或初始流动速度小的液体在气流的作用下沿导流件流动,起到必要的导流作用。此外,通过令导流件朝向远离扰动组件的方向延伸,可与气流的流动相配合,引导液体向四周流动,充分减少盖本体表面积聚的液体。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以扰动组件的中轴线为中心,导流件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偏转。在该设计中,扰动组件可通过自身的转动带动周围的空气旋转,形成旋转气流。通过将导流件设置为相对于扰动组件的中轴线偏转,可与旋转气流相配合,使得盖本体表面的液体沿气流的运动方向移动,有助于减少对液体的阻碍,使得液体更顺畅地向四周流动。其中,导流件可沿顺时针方向偏转,也可沿逆时针方向偏转,以适应不同的扰动组件,当导流件的数量为多个时,只要保证全部导流件的偏转方向一致即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导流件的偏转方向与扰动组件的转动方向一致。在该设计中,通过令导流件按照扰动组件的转动方向偏转,可以保证导流方向与气流的旋转方向相适应,可充分减少对液体流动的阻碍。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导流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全部导流件围绕扰动组件间隔分布,相邻两个导流件之间形成导流通道。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导流件为围绕扰动组件间隔分布的多个,可以形成放射状的导流通道,进而引导液体沿导流通道向四周呈放射状流动,可与扰动组件扰动的旋转气流向适应,充分提升导流效果,减少盖本体的液体积聚。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以与扰动组件同轴的圆柱面为参考面,以在参考面的周向上的延伸长度为宽度,导流件具有与靠近扰动组件的第一端和远离扰动组件的第二端,导流件在第一端的宽度小于导流件在第二端的宽度。在该设计中,随着与扰动组件的径向间距的增大,盖本体的周向长度逐渐增加,通过令导流件的宽度随之增加,可适当缩短导流通道的宽度,以免导流通道的宽度迅速增大而失去导流效果,使得导流通道与气流合理配合,提升导流效果。具体地,可根据具体的液体的量调整导流通道和导流件的宽度比值,使得导流通道的宽度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以与气流配合,例如在同一径向长度处,令导流通道的宽度与导流筋的宽度相等。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导流件在第一端的厚度大于导流件在第二端的厚度。在该设计中,靠近扰动组件的液体往往为静止状态或具有较小的初始流动速度,因而具有较强的导流需求,远离扰动组件的部位,液体往往已经在气流的带动下具有较大的速度,对导流的需求减弱。通过将导流件设置为第一端厚、第二端薄,具体可自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减薄,可在满足导流需求的情况下减少用料,有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盖本体的第一侧的表面包含惯性导流区,随着盖本体与扰动组件的径向间距的增大,惯性导流区逐渐向盖本体的第一侧倾斜。在该设计中,当将盖体组件应用于烹饪器具时,盖体组件往往设置在烹饪器具的顶部,即盖本体的第一侧为下侧。将盖本体的第一侧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记为惯性导流区,惯性导流区构成倾斜面,具体为越远离扰动组件,越向下倾斜,使得分布在惯性导流区内的液体会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向下并向远离扰动组件的方向流动,与气流引导液体流动的方向一致,可借助惯性起到强化导流的作用,提升导流效果。具体地,惯性导流区是盖本体的第一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是靠近扰动组件的部分区域,由于此部分液体往往为静止状态或具有较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组件包括:/n盖本体,所述盖本体具有相背离的第一侧和第二侧;/n扰动组件,所述扰动组件与所述盖本体相连,所述扰动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盖本体的第一侧,所述扰动组件能够扰动所述盖本体的第一侧的气流;和/n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分布在所述盖本体的第一侧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组件包括:
盖本体,所述盖本体具有相背离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扰动组件,所述扰动组件与所述盖本体相连,所述扰动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盖本体的第一侧,所述扰动组件能够扰动所述盖本体的第一侧的气流;和
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分布在所述盖本体的第一侧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件自与所述扰动组件相对应的区域向远离所述扰动组件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扰动组件的中轴线为中心,所述导流件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偏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件的偏转方向与所述扰动组件的转动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全部所述导流件围绕所述扰动组件间隔分布,相邻两个所述导流件之间形成导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以与所述扰动组件同轴的圆柱面为参考面,以在所述参考面的周向上的延伸长度为宽度,所述导流件具有与靠近所述扰动组件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扰动组件的第二端,所述导流件在第一端的宽度小于所述导流件在第二端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件在第一端的厚度大于所述导流件在第二端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本体的第一侧的表面包含惯性导流区,随着所述盖本体与所述扰动组件的径向间距的增大,所述惯性导流区逐渐向所述盖本体的第一侧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本体包括第一盖,所述导流件分布在所述第一盖的表面;
所述导流件延伸至所述第一盖的外缘,和/或
所述盖本体还包括第二盖,所述第二盖位于所述第一盖背离所述导流件的一侧,所述第二盖和所述第一盖之间形成真空夹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代科吴波陈飞帆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