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排气的压力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25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排气的压力锅,它包括锅盖、锅体和排气阀,所述锅盖坐于锅体上,锅盖开有排气孔,排气阀以可拆方式设置在锅盖内封堵排气孔,还包括顶起机构和用于监测锅体的实时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顶起装置包括推动装置、推板和推杆装置,所述推动装置设置在锅体上,推板以转动方式设置在锅体上靠近推动装置的推动杆,推动装置推动推板旋转;当实时压力值大于预设值或接近设定值时,压力上升速度较快,此时压力传感器启动推动装置,推动装置通过推板、推杆装置推动排气阀,导致排气阀的位置发生偏移,导致排气孔被疏通,压力锅的蒸汽沿排气孔往外出排出,以使锅体的压力稍微降低,令锅体的实时压力可以快速、准确地达到设定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排气的压力锅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力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排气的压力锅。
技术介绍
压力锅不仅烹调时间短,而且烹调出来的食品味道好,特别是不容易烧熟的肉类变得容易熟了,吃起来口感好。由于压力锅需要产生高压才能快速烹饪食物,因此食物烹饪完毕时,压力锅内存有压力,因此用户需要先释放压力,才能打开压力锅,现有的泄压方式普遍为人工操作,例如:现有用手旋转开启高压锅泄压阀,让蒸汽从排气阀排除。由于,采用人工泄压方式,高温蒸汽沿排气孔排出时,容易烫伤手部,降低压力锅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理简单、自动排气的一种自动排气的压力锅。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排气的压力锅,包括锅盖、锅体和排气阀,所述锅盖坐于锅体上,锅盖开有排气孔,排气阀以可拆方式设置在锅盖内封堵排气孔,还包括顶起机构和用于监测锅体的实时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顶起装置包括推动装置、推板和推杆装置,所述推动装置设置在锅体上,推板以转动方式设置在锅体上靠近推动装置的推动杆,推动装置推动推板旋转;所述推杆装置一端抵靠在排气阀上,推杆装置一端抵靠在推板上,压力传感器和推动装置电连接,压力传感器启动推动装置,推动装置带动推板动作,推板推动推杆装置移动,令推杆装置推动排气阀,导致排气阀位置发生偏移,以使排气孔被疏通。当压力传感器监测锅体的实时压力值,当实时压力值大于预设值或接近设定值时,压力上升速度较快,此时压力传感器启动推动装置,推动装置通过推板、推杆装置推动排气阀,导致排气阀的位置发生偏移,导致排气孔被疏通,压力锅的蒸汽沿排气孔往外出排出,以使锅体的压力稍微降低,令锅体的实时压力可以快速、准确地达到设定值,满足用户需求。再有,当锅体的保压时间结束后,压力锅的程序自动间歇或持续启动推动装置,推动装置通过推板、推杆装置推动排气阀,导致排气阀的位置发生偏移,导致排气孔被疏通,通过间断式排气或持续式排气,可以快速降低锅体的压力,实现快速开盖,满足用户需求。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推杆装置包括下顶杆组件、中顶块组件和上顶杆组件,推板推动下顶杆组件移动,下顶杆组件推动中顶块组件移动,中顶块组件推动上顶杆组件移动,上顶杆组件推动排气阀移动。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下顶杆组件包括下顶杆、下顶杆复位弹簧和下顶杆套筒,所述锅体靠近其顶部位置开有第一通孔,下顶杆套筒置于锅体内,下顶杆置于下顶杆套筒内,下顶杆上端穿过下顶杆套筒、第一通孔伸出锅体外,下顶杆下端抵靠在推板上,所述下顶杆复位弹簧置于下顶杆套筒内,下顶杆复位弹簧一端抵靠在下顶杆,下顶杆复位弹簧另一端抵靠下顶杆套筒内壁,下顶杆复位弹簧构成下顶杆的复位机构。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下顶杆组件还包括下顶杆密封圈,下顶杆密封圈置于第一通孔内。通过设置有下顶杆密封圈,避免蒸汽沿第一通孔进入锅体,防止锅体的电路被破坏,大大提高压力锅的安全性。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中顶块组件包括中顶块、顶板、中顶块复位弹簧和限位板,所述锅盖开有第二通孔,中顶块置于第二通孔内,顶板一端坐于中顶块上,顶板的另一端朝外延伸形成顶起部,限位板位于顶板上方,限位板和顶板之间形成活动腔,中顶块复位弹簧置于活动腔内,中顶块复位弹簧一端抵靠在限位板上,中顶块复位弹簧另一端抵靠在顶板上,中顶块复位弹簧构成中顶块的复位机构。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上顶杆组件包括上顶杆和上顶杆密封圈,所述锅盖开有第三通孔,上顶杆置于第三通孔内,上顶杆上端抵靠在排气阀上,上顶杆下端抵靠在顶起部上,顶起部带动上顶杆动作,上顶杆密封圈置于第三通孔内。通过设置有上顶杆密封圈,避免蒸汽沿第三通孔进入锅盖,防止锅盖积水,避免细菌滋生。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锅盖包括面盖和内衬,面盖和内衬组合形成锅盖,面盖开有所述第三通孔,内衬开有所述第二通孔和排气口,排气口处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一端连通排气口,排气管另一端朝向面盖形成所述排气孔。作为更具体的方案,还包括蒸汽盒,面盖对应排气孔位置开有蒸汽盒安装槽,排气孔露出蒸汽安装槽,所述第三通孔位于蒸汽盒安装槽上,蒸汽盒以可拆方式安装在蒸汽盒安装槽上。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推动装置为电磁阀,所述推板为扇形推板。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排气阀设置有堵塞,堵塞插入排气孔时,排气阀封闭排气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当压力传感器监测锅体的实时压力值,当实时压力值大于预设值或接近设定值时,压力上升速度较快,此时压力传感器启动推动装置,推动装置通过推板、推杆装置推动排气阀,导致排气阀的位置发生偏移,导致排气孔被疏通,压力锅的蒸汽沿排气孔往外出排出,以使锅体的压力稍微降低,令锅体的实时压力可以快速、准确地达到设定值,满足用户需求。本技术,当锅体的保压时间结束后,压力锅的程序自动间歇或持续启动推动装置,推动装置通过推板、推杆装置推动排气阀,导致排气阀的位置发生偏移,导致排气孔被疏通,通过间断式排气或持续式排气,可以快速降低锅体的压力,实现快速开盖,满足用户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自动排气的压力锅的部分剖面示意图(排气孔被堵塞状态)。图2为自动排气的压力锅的剖视图(排气孔被堵塞状态)。图3为自动排气的压力锅的锅盖和锅体装配图(排气孔被堵塞状态)。图4为自动排气的压力锅的部分剖面示意图(排气孔被疏通状态)。图5为自动排气的压力锅的剖视图(排气孔被疏通状态)。图6为自动排气的压力锅的锅盖和锅体装配图(排气孔被疏通状态)。图7为自动排气的压力锅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结合图1到图7所示,一种自动排气的压力锅,包括锅盖1、锅体2、排气阀3、蒸汽盒4、顶起装置5、压力传感器9和电路板(图中未出示),所述锅体2靠近其顶部位置开有第一通孔21,锅盖1坐于锅体2上。所述锅盖1包括面盖11和内衬12,面盖11和内衬12组成锅盖1,所述面盖11开有蒸汽盒安装槽111,蒸汽盒安装槽111开有第三通孔112,所述内衬12开有第二通孔121和排气口122,排气口122处设置有排气管123,排气管123一端连通排气口122,排气管123另一端露出蒸汽盒安装槽111上形成排气孔124。所述蒸汽盒4以可拆方式安装在蒸汽盒安装槽111上,所述排气阀3以可拆方式设置锅盖1内,排气阀3设置有堵塞31,堵塞31插入排气孔124时,排气阀3封闭排气孔124。所述顶起装置5包括推动装置、推板7和推杆装置8,所述推动装置为电磁阀6,所述推板7为扇形推板7,推板7以转动方式设置在锅体2上并靠近电磁阀6的推动杆61,所述推杆装置8包括下顶杆组件81、中顶块组件82和上顶杆组件83。所述下顶杆组件81包括下顶杆811、下顶杆复位弹簧812、下顶杆套筒813和下顶杆密封圈814,所述锅体2靠近其顶部位置开有第一通孔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排气的压力锅,包括锅盖、锅体和排气阀,所述锅盖坐于锅体上,锅盖开有排气孔,排气阀以可拆方式设置在锅盖内封堵排气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起机构和用于监测锅体的实时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顶起装置包括推动装置、推板和推杆装置,所述推动装置设置在锅体上,推板以转动方式设置在锅体上靠近推动装置的推动杆,推动装置推动推板旋转;/n所述推杆装置一端抵靠在排气阀上,推杆装置一端抵靠在推板上,压力传感器和推动装置电连接,压力传感器启动推动装置,推动装置带动推板动作,推板推动推杆装置移动,令推杆装置推动排气阀,导致排气阀位置发生偏移,以使排气孔被疏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排气的压力锅,包括锅盖、锅体和排气阀,所述锅盖坐于锅体上,锅盖开有排气孔,排气阀以可拆方式设置在锅盖内封堵排气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起机构和用于监测锅体的实时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顶起装置包括推动装置、推板和推杆装置,所述推动装置设置在锅体上,推板以转动方式设置在锅体上靠近推动装置的推动杆,推动装置推动推板旋转;
所述推杆装置一端抵靠在排气阀上,推杆装置一端抵靠在推板上,压力传感器和推动装置电连接,压力传感器启动推动装置,推动装置带动推板动作,推板推动推杆装置移动,令推杆装置推动排气阀,导致排气阀位置发生偏移,以使排气孔被疏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排气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装置包括下顶杆组件、中顶块组件和上顶杆组件,推板推动下顶杆组件移动,下顶杆组件推动中顶块组件移动,中顶块组件推动上顶杆组件移动,上顶杆组件推动排气阀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排气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杆组件包括下顶杆、下顶杆复位弹簧和下顶杆套筒,所述锅体靠近其顶部位置开有第一通孔,下顶杆套筒置于锅体内,下顶杆置于下顶杆套筒内,下顶杆上端穿过下顶杆套筒、第一通孔伸出锅体外,下顶杆下端抵靠在推板上,所述下顶杆复位弹簧置于下顶杆套筒内,下顶杆复位弹簧一端抵靠在下顶杆,下顶杆复位弹簧另一端抵靠下顶杆套筒内壁,下顶杆复位弹簧构成下顶杆的复位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动排气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杆组件还包括下顶杆密封圈,下顶杆密封圈置于第一通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德乐陈佳夏仁权刘晶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山盟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