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疫智能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173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疫智能防护服,其包括防护帽、防护衣和防护裤,所述防护帽上设置有透明护目片;所述防护服还包括体温监测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体温监测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监控管理平台通信连接;所述体温监测模块包括设置在防护帽内侧的温度传感器。该防疫智能防护服具有设计合理、防护优异、功能全面的优点,体现出智能化、模块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疫智能防护服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器材,具体涉及一种防疫智能防护服。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安全健康愈加受到重视。防护服作为个体防护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应用领域广泛,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我国是服装类产品的消费大国,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不断提高,加之相关政策扶持,防护服装产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随着危害因素呈现出新的特点,对作业环境和人员提出新的要求,涉及防护服装的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之中。在实践中,仅依靠单一的防护服本身往往不能有效避免环境中有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伤害,防护服应当与头部防护、眼部防护以及威胁因素报警等机能构成一套防护系统,从而为作业人员提供全面的防护,因此需对防护服提供体系性的设计,而这也是当前防护服产业的主要不足。在新冠等疫情面前,由于疫情初期对病毒缺乏深入了解,此时不但需要对医护人员及相关抗疫人员提供充足的防护,还应实时监测这些人员的多种体征参数,以便全程掌握他们的健康状态,防止在医护、抗疫人员当中发生大规模传播,避免削弱抗疫战线的中坚力量。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当前亟需研发一种兼具良好防护性能和实时监测功能的智能防护服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防护优异、功能全面的防疫智能防护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疫智能防护服,所述防护服包括防护帽1、防护衣2和防护裤3,所述防护帽1上设置有透明护目片4。所述防护服还包括体温监测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体温监测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监控管理平台通信连接。所述体温监测模块包括设置在防护帽1内侧的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防护帽1内侧可以使温度测量数据更加准确,优选地可设置于防护帽1内侧靠近使用者额头的位置。体温监测模块将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从而对防护服使用者的体温进行监控,以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所述透明护目片4可以设置为可拆卸的。根据本技术的防疫智能防护服,其中,所述防护服还包括报警模块和距离监测模块。所述报警模块、距离监测模块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监控管理平台接收到防护服使用者的体温信息后,如果该体温信息满足温度预设条件,例如体温超出预设温度阈值,或者一定时间段内的若干体温数据均高于预设温度阈值,或者其他预设条件,则监控管理平台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报警模块发送报警指令,以提示防护服使用者及周边人员注意及时采取防控措施。距离监测模块可获取防护服使用者与周边人员的距离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如果该距离信息满足距离预设条件,例如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或其他预设条件,则监控管理平台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报警模块发送报警指令,以提示防护服使用者及周边人员注意调整防护距离。根据本技术的防疫智能防护服,其中,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声音报警单元和视觉报警单元,所述声音报警单元包括音频信号发生器和蜂鸣器,所述视觉报警单元包括LED驱动器和LED灯组。所述距离监测模块包括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红外线测距传感器、蓝牙测距传感器、WiFi测距传感器、射频测距传感器、ZigBee测距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可以使用不同的蜂鸣声、不同的LED灯颜色或LED灯组成的不同图案来表示不同的报警提示,包括体温异常提示、距离过近提示、电量不足提示等,以方便防护服使用者及周边人员识别。根据本技术的防疫智能防护服,其中,所述防护服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充电管理芯片、无线充电线圈和锂电池;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体温监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报警模块和距离监测模块电性连接。可以由该供电模块向本技术的体温监测模块等组件提供所需的电能。供电模块包含无线充电线圈等,可进行无线充电,有助于加强电路整体的防水性能。由于供电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和报警模块连接,可将电量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如果供电模块的剩余电量满足预设条件,例如低于预设电量阈值,或其他预设条件,则监控管理平台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报警模块发送报警指令,提示使用者及时充电;或者,剩余电量较低时,供电模块也可以直接向报警模块发送报警指令以提示使用者。根据本技术的防疫智能防护服,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无线处理器、射频收发器和内置天线,其通过基站与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实现通信。所述距离监测模块与报警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基站可以为GPRS基站、GSM基站、WIFI基站、4G基站或5G基站。在防护服使用者与周边人员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距离监测模块可以直接向报警模块发送报警指令,以提示注意保持间距。根据本技术的防疫智能防护服,其中,所述防护帽1、防护衣2、防护裤3的材质为复合涤纶布料,所述复合涤纶布料包括表层、中间层和里层。所述表层为涤纶布层,所述中间层为聚偏氯乙烯薄膜层,所述里层为无纺布层。目前防护服多为一次性使用,材料主要是纺粘非织造布、纺粘布淋膜、不透气薄膜、SMS无纺布、水刺布等,透湿性能较低,穿着舒适感差,耐病毒穿透性能有限,不利于医护人员的长久穿着,而且一次性使用的防护服大幅增加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成本,加剧了环保压力。表层采用的涤纶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防酸碱等性能,可物理隔离病原体和其他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具备防生防化双重功能,耐热性好,可进行高温高压灭菌消毒处理,可供多次反复使用,减少医用垃圾量。中间层为聚偏氯乙烯薄膜层,具有较好的透湿性,穿着较为舒适,可阻隔血液、细菌和病毒,且化学稳定性高,耐强酸强碱等化学药剂腐蚀,耐高温,可高温消毒后重复使用。根据本技术的防疫智能防护服,其中,所述涤纶布层的厚度为0.6~1.0mm,所述聚偏氯乙烯薄膜层的厚度为0.1~1.0mm,所述无纺布层中含有纳米银、纳米二氧化钛或纳米钨酸铋。所述表层、中间层、里层之间均填充有湿气固化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钨酸铋在光照下可生成自由基,与病毒、细菌接触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杀灭病毒、细菌并使之分解。湿气固化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有优异的粘接强度、耐化学腐蚀性和耐老化性,性能稳定,不仅可将本技术的表层、中间层和里层复合为复合涤纶布料,而且其形成的胶膜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湿性,可有效阻隔有机物、细菌和病毒。根据本技术的防疫智能防护服,其中,所述防护帽1的开口部、防护衣2的袖口、防护裤3的裤脚口均设置有松紧带,以及可调节长度的魔术贴带。所述防护衣2的前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密封拉链。所述防护衣2上设置有若干个魔术贴粘贴区域。松紧带和魔术贴带可较自由地调节开口大小,采用松紧设计,穿着时舒适自如。密封拉链可以为防水密封拉链,例如TPU防水密封拉链。魔术贴粘贴区域可以为魔术贴勾面或魔术贴毛面,可以在魔术贴上印刷或手写防护服使用者的姓名、部门科室、单位等相关信息以方便识别。根据本技术的防疫智能防护服,其中,所述透明护目片4包括从内侧至外侧依次设置的第一耐磨层41、第一防雾层42、基片层43、偏光层44、第二防雾层45和第二耐磨层46。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疫智能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包括防护帽(1)、防护衣(2)和防护裤(3),所述防护帽(1)上设置有透明护目片(4);所述防护服还包括体温监测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体温监测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监控管理平台通信连接;所述体温监测模块包括设置在防护帽(1)内侧的温度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疫智能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包括防护帽(1)、防护衣(2)和防护裤(3),所述防护帽(1)上设置有透明护目片(4);所述防护服还包括体温监测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体温监测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监控管理平台通信连接;所述体温监测模块包括设置在防护帽(1)内侧的温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疫智能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还包括报警模块和距离监测模块;所述报警模块、距离监测模块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疫智能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声音报警单元和视觉报警单元,所述声音报警单元包括音频信号发生器和蜂鸣器,所述视觉报警单元包括LED驱动器和LED灯组;所述距离监测模块包括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红外线测距传感器、蓝牙测距传感器、WiFi测距传感器、射频测距传感器、ZigBee测距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疫智能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充电管理芯片、无线充电线圈和锂电池;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体温监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报警模块和距离监测模块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疫智能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无线处理器、射频收发器和内置天线,其通过基站与所述监控管理平台实现通信;所述距离监测模块与报警模块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疫智能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勇杨林凌丹季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