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田间便携式蠋蝽释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13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田间便携式蠋蝽释放器,其中,所述释放器包括:杯体,具有一容置空间;杯盖,可扣盖于所述杯体上,并且,在所述杯盖上设有十字口;其中,所述释放器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十字口所在平面与所述杯盖平面齐平,以便于所述容置空间存放蠋蝽,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十字口受力弯折形成较蠋蝽体积大的开口,以便所述容置空间内的蠋蝽从开口处爬出。本释放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的特点,能够大大减轻放蝽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田间便携式蠋蝽释放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田间便携式蠋蝽释放器,属于昆虫治理

技术介绍
蠋蝽为半翅目夜蝽科,可捕食鳞翅目、鞘翅目等40多种农林害虫,对松毛虫、尺蠖、斜纹夜蛾、烟青虫、地老虎和金针虫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蠋蝽适应性强,捕食期长,能以多种幼虫为食,适于人工饲养。蠋蝽的产业化应用,具有很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更好地释放蠋蝽,达到防控效果,需要将工厂化生产出的蠋蝽运输到虫害区域释放。现有技术中,贾芳曌等申请了一种蠋蝽运输盒(专利号201822025767.6),可提高运输途中的成活率。罗明华等申请了一种蠋蝽野外放养结构(专利号201921509047.5),但是其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的田间便携式蠋蝽释放器,大大减轻放蝽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田间便携式蠋蝽释放器,其中,所述释放器包括:杯体,具有一容置空间;杯盖,可扣盖于所述杯体上,并且,在所述杯盖上设有十字口;其中,所述释放器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十字口所在平面与所述杯盖平面齐平,以便于所述容置空间存放蠋蝽,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十字口受力弯折形成较蠋蝽体积大的开口,以便所述容置空间内的蠋蝽从开口处爬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在所述杯体上设有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的口径小于蠋蝽的体积。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在所述杯体上设有四排对称的所述第一透气孔,每排为3个,由上至下排列。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杯体的形状为上大下小,同样的所述容置空间形状也为上大下小。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十字口形成在所述杯盖的中部。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在所述杯盖上设有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二透气孔的口径小于蠋蝽的体积。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透气孔为扇形孔,所述扇形孔为6个,以所述杯盖的中心为圆心对称间隔设置。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杯盖材料为SDB-75塑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运输存放蠋蝽时,可将杯盖打开,将蠋蝽放置在杯体中,然后将杯盖扣盖在杯体上,待需要释放蠋蝽时,可用手按压十字口处,使十字口向内弯折形成较蠋蝽体积大的开口,利用蠋蝽的趋上生物学特性,有利于大量蠋蝽自然集中于顶部区域由该开口爬出,达到成批释放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蠋蝽释放器还具有以下优点:1、释放器成本投入低、携带方便、操作简便,投放和回收工序简单,大大减轻放蝽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2、利用蠋蝽的趋上生物学特性,有利于大量蠋蝽自然集中于顶部区域由开口爬出,便于成批释放到农作物;3、能有效利用田间的有效空间,不占用烟农的有效种烟面积;4、透气性好,可提高蠋蝽的存活率;5、制作简单,在杯体上进行一次性打孔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田间便携式蠋蝽释放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杯体的尺寸标注图;图3为杯盖的尺寸标注图;附图标记说明:1杯体,2杯盖,3第一透气孔,4第二透气孔,5十字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田间便携式蠋蝽释放器,包括杯体1和杯盖2。杯体1具有一个容置空间,主要用于存放蠋蝽。杯盖2可扣盖于杯体1上。在一个示例中,杯体1的上口径与杯盖2的口径相当,在外力作用下可密封和打开。在一个示例中,杯体1可由纸杯原纸和塑料树脂粒子挤出复合而成,杯盖2由SDB-75塑料制作得到。在杯盖2上设有十字口6,该十字口6使得释放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十字口6所在平面与杯盖2平面齐平,以便于容置空间存放蠋蝽,在第二状态下,十字口6受力弯折形成较蠋蝽体积大的开口,以便容置空间内的蠋蝽从开口处爬出。具体而言,当需要运输存放蠋蝽时,可将杯盖2打开,将蠋蝽放置在杯体1中,然后将杯盖2扣盖在杯体1上,待需要释放蠋蝽时,可用手按压十字口6处,使十字口6向内弯折形成较蠋蝽体积大的开口,利用蠋蝽的趋上生物学特性,有利于大量蠋蝽自然集中于顶部区域由该开口爬出,达到成批释放的目的。进一步的,在杯体1上设有第一透气孔3,第一透气孔3的口径小于蠋蝽的体积。在杯体1上设有四排对称的第一透气孔3,每排为3个,由上至下排列。具体而言,杯体1上设置的第一透气孔3,尤其是对称设置的多个透气孔,可以加强杯体1容置空间内空气的流通性,提高蠋蝽的存放效果。进一步的,杯体1的形状为上大下小,同样的容置空间形状也为上大下小。具体而言,由于蠋蝽的趋上生物特性,因此杯体1设计成上大下小的结构形状,能够满足蠋蝽聚集到杯体1上部时对空间的要求。此外,该种结构也便于杯体1重叠存放。进一步的,十字口6形成在杯盖2的中部。经申请人试验,该种结构方便蠋蝽从杯盖2的内顶面逐次从十字口6向外爬出,进而达到高效释放的作用。进一步的,在杯盖2上设有第二透气孔4,第二透气孔4的口径小于蠋蝽的体积。第二透气孔4为扇形孔,扇形孔为6个,以杯盖2的中心为圆心对称间隔设置。具体而言,由于蠋蝽的趋上生物特性,当多个蠋蝽聚集在杯盖2的内顶面时,对空气的流通性和氧气的需求量更高,在杯盖2上设置的多个第二透气孔4则满足此要求,能够提高本释放器的实用性。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杯体1上口直径8.6cm,下口直径6.4㎝,高9.3㎝;杯体1上设有4排对称的第一透气孔3,每排有3个,每个第一透气孔3的直径0.3㎝,孔与孔之间间隔1.5㎝;杯盖2直径8.7㎝,盖上有6个扇型孔,长1.2㎝,宽0.25㎝,孔与孔之间间隔1.2㎝;杯盖2的十字口6的直径1.5㎝。上述蠋蝽释放器的使用方法是:当盛装蠋蝽长途运输时,杯体1内放一至两张小树叶或两克麦麸,便于蝽在杯中能吸取汁液增加生存力;当需要释放蠋蝽时,将本释放器放置在田间,用手指下压十字口6后形成开口,蠋蝽自然飞到田间。上述蠋蝽释放器的优点在于:1、释放器成本投入低、携带方便、操作简便,投放和回收工序简单,大大减轻放蝽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2、利用蠋蝽的趋上生物学特性,有利于大量蠋蝽自然集中于顶部区域由开口爬出,便于成批释放到农作物;3、能有效利用田间的有效空间,不占用烟农的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田间便携式蠋蝽释放器,其中,所述释放器包括:/n杯体(1),具有一容置空间;/n杯盖(2),可扣盖于所述杯体(1)上,并且,在所述杯盖(2)上设有十字口(6);/n其中,所述释放器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十字口(6)所在平面与所述杯盖(2)平面齐平,以便于所述容置空间存放蠋蝽,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十字口(6)受力弯折形成较蠋蝽体积大的开口,以便所述容置空间内的蠋蝽从开口处爬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田间便携式蠋蝽释放器,其中,所述释放器包括:
杯体(1),具有一容置空间;
杯盖(2),可扣盖于所述杯体(1)上,并且,在所述杯盖(2)上设有十字口(6);
其中,所述释放器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十字口(6)所在平面与所述杯盖(2)平面齐平,以便于所述容置空间存放蠋蝽,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十字口(6)受力弯折形成较蠋蝽体积大的开口,以便所述容置空间内的蠋蝽从开口处爬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间便携式蠋蝽释放器,其中,在所述杯体(1)上设有第一透气孔(3),所述第一透气孔(3)的口径小于蠋蝽的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田间便携式蠋蝽释放器,其中,在所述杯体(1)上设有四排对称的所述第一透气孔(3),每排为3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德波熊承飞马云飞潘锋华杨承宋光龙艾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铜仁市烟草公司德江县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