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力设备用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006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6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力设备用散热装置,涉及智能电力技术领域;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减震板簧,减震板簧的上端安装有散热筒,减震板簧的底中部与底座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散热筒的进风口处安装有过滤网与活性炭网,散热筒的内下端安装有冷却水箱,冷却水箱的散热槽上安装有冷却风扇,冷却水箱的上端安装有循环泵,循环泵的进水管设置在冷却水箱内,循环泵的出水口与冷却循环管的一端连接,冷却循环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水箱的回水口连接,且冷却循环管为数排循环管,数排循环管相连接为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快速安装,且散热时效率高,能够节省散热时间,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快速操作,便于实现减震,提高了效率,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力设备用散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智能电力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力设备用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现有的智能电路设备在进行散热时通过散热装置来实现散热,而现有的散热装置在进行散热时效率低,并且容易受到震动而损坏,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散热装置在进行散热时效率低,并且容易受到震动而损坏,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力设备用散热装置。本技术的一种智能电力设备用散热装置,包括底座、减震板簧、减震弹簧、散热筒、过滤网、活性炭网、冷却水箱、循环泵、冷却风扇、冷却循环管、散热风扇、传热板体、散热翅片;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减震板簧,减震板簧的上端安装有散热筒,减震板簧的底中部与底座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散热筒的进风口处安装有过滤网与活性炭网,散热筒的内下端安装有冷却水箱,冷却水箱的散热槽上安装有冷却风扇,冷却水箱的上端安装有循环泵,循环泵的进水管设置在冷却水箱内,循环泵的出水口与冷却循环管的一端连接,冷却循环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水箱的回水口连接,且冷却循环管为数排循环管,数排循环管相连接为一个整体,散热风扇安装在散热筒的内部,且散热风扇设置在冷却循环管的中部,散热筒的出风口上安装有传热板体,散热筒的外侧壁上安装有传热套,传热套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数个散热翅片。作为优选,所述传热板体上开设有散热槽体。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水箱上连接有加液管,加液管上安装有密封盖,冷却水箱上设置有液位观察窗。作为优选,所述循环管由直管与弯管组成,数个直管的首尾端通过弯管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风扇为涡轮式风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能够实现快速安装,且散热时效率高,能够节省散热时间,使用方便;二、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快速操作,便于实现减震,提高了效率,操作简便。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传热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循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减震板簧;3-减震弹簧;4-散热筒;5-过滤网;6-活性炭网;7-冷却水箱;8-循环泵;9-冷却风扇;10-冷却循环管;11-散热风扇;12-传热板体;13-散热翅片;121-散热槽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1、减震板簧2、减震弹簧3、散热筒4、过滤网5、活性炭网6、冷却水箱7、循环泵8、冷却风扇9、冷却循环管10、散热风扇11、传热板体12、散热翅片13;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减震板簧2,减震板簧2的上端安装有散热筒4,减震板簧2的底中部与底座1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3,散热筒4的进风口处安装有过滤网5与活性炭网6,过滤网能够实现进气时的过滤,散热筒4的内下端安装有冷却水箱7,冷却水箱7能够实现冷却液的存储,冷却水箱7的散热槽上安装有冷却风扇9,冷却水箱7的上端安装有循环泵8,循环泵8能够实现冷却液的循环,循环泵8的进水管设置在冷却水箱7内,循环泵8的出水口与冷却循环管10的一端连接,冷却循环管10的另一端与冷却水箱7的回水口连接,且冷却循环管10为数排循环管,数排循环管相连接为一个整体,散热风扇11安装在散热筒4的内部,散热风扇11能够实现快速散热,且散热风扇11设置在冷却循环管10的中部,散热筒4的出风口上安装有传热板体12,散热筒4的外侧壁上安装有传热套,传热套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数个散热翅片13。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传热板体12上开设有散热槽体121。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箱7上连接有加液管,加液管上安装有密封盖,冷却水箱7上设置有液位观察窗。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由直管101与弯管102组成,数个直管101的首尾端通过弯管102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风扇11为涡轮式风扇。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通过底座1来实现支撑,同时通过减震板簧2来实现减震,而减震弹簧能够实现减震与辅助支撑,在散热时,通过传热板体能够实现传热,能够实现热量的集中,并且散热翅片13能够实现自然散热,散热时,通过启动散热风扇11,同时启动循环泵8,循环泵8使得冷却液来实现循环,冷却循环管10能够实现冷却液的循环,便于快速散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电力设备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减震板簧、减震弹簧、散热筒、过滤网、活性炭网、冷却水箱、循环泵、冷却风扇、冷却循环管、散热风扇、传热板体、散热翅片;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减震板簧,减震板簧的上端安装有散热筒,减震板簧的底中部与底座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散热筒的进风口处安装有过滤网与活性炭网,散热筒的内下端安装有冷却水箱,冷却水箱的散热槽上安装有冷却风扇,冷却水箱的上端安装有循环泵,循环泵的进水管设置在冷却水箱内,循环泵的出水口与冷却循环管的一端连接,冷却循环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水箱的回水口连接,且冷却循环管为数排循环管,数排循环管相连接为一个整体,散热风扇安装在散热筒的内部,且散热风扇设置在冷却循环管的中部,散热筒的出风口上安装有传热板体,散热筒的外侧壁上安装有传热套,传热套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数个散热翅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力设备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减震板簧、减震弹簧、散热筒、过滤网、活性炭网、冷却水箱、循环泵、冷却风扇、冷却循环管、散热风扇、传热板体、散热翅片;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减震板簧,减震板簧的上端安装有散热筒,减震板簧的底中部与底座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散热筒的进风口处安装有过滤网与活性炭网,散热筒的内下端安装有冷却水箱,冷却水箱的散热槽上安装有冷却风扇,冷却水箱的上端安装有循环泵,循环泵的进水管设置在冷却水箱内,循环泵的出水口与冷却循环管的一端连接,冷却循环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水箱的回水口连接,且冷却循环管为数排循环管,数排循环管相连接为一个整体,散热风扇安装在散热筒的内部,且散热风扇设置在冷却循环管的中部,散热筒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阳袁龙刚王绎李成平
申请(专利权)人:盛隆电气集团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