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牙耳机收纳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01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6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蓝牙耳机收纳盒,顶盖与底壳之间使用铰接链铰接连接,底壳的中部下方设置有磁力吸扣,蓝牙耳机杆和充电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磁力吸引机构,底壳的正面设置有电源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蓝牙耳机收纳盒,收纳盒整体为圆边设计,手感舒适,在放置在口袋等位置携带时不会因过紧而产生不适,收纳盒关闭后会因为磁力吸引而紧密闭合,避免出现耳机掉出的情况,耳机在磁力的作用下紧密放置在充电槽的内,进一步的提高了稳定性,减少耳机掉落的几率,电源灯会根据可充电池内部的电量显示不同的灯数,使得可充电池内部剩余的电量可以清楚的在底壳外得到展示,使用者可以更直观的看到电量剩余,以便及时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牙耳机收纳盒
本技术涉及蓝牙耳机
,具体为一种蓝牙耳机收纳盒。
技术介绍
蓝牙耳机就是将蓝牙技术应用在免持耳机上,让使用者可以免除恼人电线的牵绊,自在地以各种方式轻松通话。自从蓝牙耳机问世以来,一直是行动商务族提升效率的好工具。而在使用蓝牙耳机时,必不可少的使用到蓝牙耳机收纳盒,现有技术中大多数蓝牙耳机盒是用于给蓝牙耳机充电,而现有技术中,蓝牙耳机盒的盒体内一般设有可充电电池,通过充电槽与可充电电池连接后,外接电源给可充电电池充电,而一般在充满的情况下,在户外条件下,可充电电池只能给蓝牙耳机充3~4次的电,不能满足长时间续航的需要,如何解决蓝牙耳机的电池续航问题成为一个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在蓝牙耳机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耳机掉落的情况,对于耳机收纳盒内部剩余的电量往往也需要与手机关联才可在手机上查看到,无法直观的在耳机盒上得到展示,操作麻烦,针对这些缺陷,设计一种蓝牙耳机收纳盒,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牙耳机收纳盒,具有手感舒适、磁力吸附紧密放掉和剩余电量可视化设计的优点,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蓝牙耳机收纳盒,包括顶盖、蓝牙耳机和底壳,所述顶盖与底壳之间设置有铰接链,顶盖与底壳之间使用铰接链铰接连接,顶盖的内部设置有磁力吸板,磁力吸板的内部设置有磁石,磁力吸板的上开设有上耳机槽,上耳机槽的尺寸与蓝牙耳机顶部的尺寸相匹配,底壳的内部设置有耳机支架,耳机支架的前后侧均设置有卡接槽,底壳的内部设置有卡块,卡块的尺寸与位置均与卡接槽的尺寸及位置相匹配,底壳的中部下方设置有磁力吸扣,磁力吸扣所设置的位置与磁力吸板的内部的磁石的位置相匹配,耳机支架上开设有耳机放置槽,耳机放置槽的尺寸与蓝牙耳机下端的尺寸相匹配,耳机放置槽的底部设置有充电槽,蓝牙耳机的耳机杆放置于充电槽的内部,充电槽的底部设置有充电插针,耳机支架的底部设置有螺杆,耳机支架的下方设置有线路板,线路板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的尺寸及位置均与螺杆末端的尺寸及位置相匹配,充电插针与线路板相抵接,线路板的下方设置有可充电池,可充电池与线路板之间为电连接;所述底壳的正面设置有电源灯孔,电源灯孔的后方于底壳内部设置有电源灯管,电源灯管与可充电池电连接,底壳的背面设置有按钮孔,按钮孔的内部设置有操控按钮,操控按钮的下方开设有充电孔,充电孔与可充电池之间为电连接。优选的,所述蓝牙耳机的耳机杆和充电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磁力吸引机构。优选的,所述顶盖和底壳闭合后,磁力吸板内的上耳机槽、耳机放置槽和充电槽在组合构成蓝牙耳机容纳腔。优选的,所述顶盖和底壳相接处远离铰接链的一侧均设置有凹槽。优选的,所述顶盖和底壳闭合后,收纳盒的边缘整体为圆边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蓝牙耳机收纳盒,顶盖与底壳之间使用铰接链铰接连接,收纳盒的边缘整体为圆边设计,整体手感舒适,在放置在口袋等位置携带时不会因过紧而产生不适,改善了使用者的用户体验。2.本蓝牙耳机收纳盒,底壳的中部下方设置有磁力吸扣,磁力吸扣所设置的位置与磁力吸板的内部的磁石的位置相匹配,在顶盖和底壳关闭后会因为磁力吸扣和磁力吸板之间的磁力吸引而闭合,连接稳定,避免出现蓝牙耳机掉出的情况。3.本蓝牙耳机收纳盒,蓝牙耳机的耳机杆和充电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磁力吸引机构,蓝牙耳机在磁力吸引的作用下紧密放置在充电槽的内部,进一步的提高了稳定性,减少蓝牙耳机掉落的情况发生。4.本蓝牙耳机收纳盒,底壳的正面设置有电源灯孔,电源灯孔的后方于底壳内部设置有电源灯管,电源灯管与可充电池电连接,电源灯管会根据可充电池内部的电量显示不同的灯数,使得可充电池内部剩余的电量可以清楚的在底壳外得到展示,使用者可以更直观的看到电量剩余,以便及时充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背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正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侧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顶部示意图。图中:1、顶盖;2、蓝牙耳机;3、磁力吸板;4、耳机支架;5、耳机放置槽;6、螺杆;7、线路板;8、底壳;9、电源灯孔;10、电源灯管;11、可充电池;12、定位孔;13、充电孔;14、操控按钮;15、充电槽;16、卡接槽;17、按钮孔;18、铰接链;19、充电插针;20、磁力吸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一种蓝牙耳机收纳盒,包括顶盖1、蓝牙耳机2和底壳8,顶盖1与底壳8之间设置有铰接链18,顶盖1与底壳8之间使用铰接链18铰接连接,顶盖1和底壳8相接处远离铰接链18的一侧均设置有凹槽,顶盖1和底壳8闭合后,收纳盒的边缘整体为圆边设计,圆边设计使得收纳盒整体手感舒适,在放置在口袋等位置携带时不会因过紧而产生不适,顶盖1的内部设置有磁力吸板3,磁力吸板3的内部设置有磁石,磁力吸板3的上开设有上耳机槽,上耳机槽的尺寸与蓝牙耳机2顶部的尺寸相匹配,底壳8的内部设置有耳机支架4,耳机支架4的前后侧均设置有卡接槽16,底壳8的内部设置有卡块,卡块的尺寸与位置均与卡接槽16的尺寸及位置相匹配,底壳8的中部下方设置有磁力吸扣20,磁力吸扣20所设置的位置与磁力吸板3的内部的磁石的位置相匹配,在顶盖1和底壳8关闭后会因为磁力吸扣20和磁力吸板3之间的磁力吸引而闭合,连接稳定,避免出现蓝牙耳机2掉出的情况,耳机支架4上开设有耳机放置槽5,耳机放置槽5的尺寸与蓝牙耳机2下端的尺寸相匹配,耳机放置槽5的底部设置有充电槽15,蓝牙耳机2的耳机杆放置于充电槽15的内部,蓝牙耳机2的耳机杆和充电槽15的内部均设置有磁力吸引机构,蓝牙耳机2在磁力吸引的作用下紧密放置在充电槽15的内部,进一步的提高了稳定性,减少蓝牙耳机2掉落的情况发生,顶盖1和底壳8闭合后,磁力吸板3内的上耳机槽、耳机放置槽5和充电槽15在组合构成蓝牙耳机2容纳腔,充电槽15的底部设置有充电插针19,耳机支架4的底部设置有螺杆6,耳机支架4的下方设置有线路板7,线路板7上开设有定位孔12,定位孔12的尺寸及位置均与螺杆6末端的尺寸及位置相匹配,螺杆6和定位孔12的设置使得耳机支架4和底壳8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定,收纳盒整体的稳定性和强度的到了提升,充电插针19与线路板7相抵接,线路板7的下方设置有可充电池11,可充电池11与线路板7之间为电连接;底壳8的正面设置有电源灯孔9,电源灯孔9的后方于底壳8内部设置有电源灯管10,电源灯管10与可充电池11电连接,电源灯管10会根据可充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牙耳机收纳盒,包括顶盖(1)、蓝牙耳机(2)和底壳(8),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与底壳(8)之间设置有铰接链(18),顶盖(1)与底壳(8)之间使用铰接链(18)铰接连接,顶盖(1)的内部设置有磁力吸板(3),磁力吸板(3)的内部设置有磁石,磁力吸板(3)的上开设有上耳机槽,上耳机槽的尺寸与蓝牙耳机(2)顶部的尺寸相匹配,底壳(8)的内部设置有耳机支架(4),耳机支架(4)的前后侧均设置有卡接槽(16),底壳(8)的内部设置有卡块,卡块的尺寸与位置均与卡接槽(16)的尺寸及位置相匹配,底壳(8)的中部下方设置有磁力吸扣(20),磁力吸扣(20)所设置的位置与磁力吸板(3)的内部的磁石的位置相匹配,耳机支架(4)上开设有耳机放置槽(5),耳机放置槽(5)的尺寸与蓝牙耳机(2)下端的尺寸相匹配,耳机放置槽(5)的底部设置有充电槽(15),蓝牙耳机(2)的耳机杆放置于充电槽(15)的内部,充电槽(15)的底部设置有充电插针(19),耳机支架(4)的底部设置有螺杆(6),耳机支架(4)的下方设置有线路板(7),线路板(7)上开设有定位孔(12),定位孔(12)的尺寸及位置均与螺杆(6)末端的尺寸及位置相匹配,充电插针(19)与线路板(7)相抵接,线路板(7)的下方设置有可充电池(11),可充电池(11)与线路板(7)之间为电连接;/n所述底壳(8)的正面设置有电源灯孔(9),电源灯孔(9)的后方于底壳(8)内部设置有电源灯管(10),电源灯管(10)与可充电池(11)电连接,底壳(8)的背面设置有按钮孔(17),按钮孔(17)的内部设置有操控按钮(14),操控按钮(14)的下方开设有充电孔(13),充电孔(13)与可充电池(11)之间为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牙耳机收纳盒,包括顶盖(1)、蓝牙耳机(2)和底壳(8),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与底壳(8)之间设置有铰接链(18),顶盖(1)与底壳(8)之间使用铰接链(18)铰接连接,顶盖(1)的内部设置有磁力吸板(3),磁力吸板(3)的内部设置有磁石,磁力吸板(3)的上开设有上耳机槽,上耳机槽的尺寸与蓝牙耳机(2)顶部的尺寸相匹配,底壳(8)的内部设置有耳机支架(4),耳机支架(4)的前后侧均设置有卡接槽(16),底壳(8)的内部设置有卡块,卡块的尺寸与位置均与卡接槽(16)的尺寸及位置相匹配,底壳(8)的中部下方设置有磁力吸扣(20),磁力吸扣(20)所设置的位置与磁力吸板(3)的内部的磁石的位置相匹配,耳机支架(4)上开设有耳机放置槽(5),耳机放置槽(5)的尺寸与蓝牙耳机(2)下端的尺寸相匹配,耳机放置槽(5)的底部设置有充电槽(15),蓝牙耳机(2)的耳机杆放置于充电槽(15)的内部,充电槽(15)的底部设置有充电插针(19),耳机支架(4)的底部设置有螺杆(6),耳机支架(4)的下方设置有线路板(7),线路板(7)上开设有定位孔(12),定位孔(12)的尺寸及位置均与螺杆(6)末端的尺寸及位置相匹配,充电插针(19)与线路板(7)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陈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魅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