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柔性电源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990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6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柔性电源切换装置,解决了单电源供电负荷上级电源需要停运,而负荷不能停运的问题,包括整流器D1、逆变器M1、大功率电阻R1、蓄电池组B1、隔离二极管D2、直流开关K4、备用电源开关K3和待并电源回切开关K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交流负荷的不停电转移,当原负荷电源检修完成后,还能够实现不间断的切换至原电源,由于该设备具备同期捕捉功能,能够确保切换时不产生冲击电流,同时为了避免该装置误出口以及断路器合闸时间的不确定性,配备了大功率电阻,即使切换时同期三要素不满足要求,也不会对运行负荷产生影响,更不会导致切换电源反送至系统导致上级电源跳闸事件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柔性电源切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源切换装置
,具体为一种智能柔性电源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发电厂厂用电重要负荷的交流电源一般取至保安段或者UPS,确保供电电源的可靠性,正常运行中由于供电电源较为稳定,一般不会发生设备电源停电事件。如果遇到该段母线检修、异动、技改等情况时需要对该设备电源进行停电,母线检修完毕后再进行送电操作,由于某些负荷不具备双电源切换功能,因此导致检修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影响了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同时也存在采用双电源切换方式供电的负荷,每路电源取至PC或者MCC段,如果采用继电器搭接的失压切换方式进行切换,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短时供电的情况,有可能会发生负荷停运事件,对机组运行产生隐患。目前在0.4kV低压供电系统中已有不停电切换装置的应用,但存在设备较大不够便携、安全可靠性不高、适用性不广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了单电源供电负荷上级电源需要停运,而负荷不能停运的问题,而提出一种智能柔性电源切换装置;本技术能够实现交流负荷的不停电转移,当原负荷电源检修完成后,还能够实现不间断的切换至原电源。由于该设备具备同期捕捉功能,能够确保切换时不产生冲击电流,同时为了避免该装置误出口以及断路器合闸时间的不确定性,该装置配备了大功率电阻,即使切换时同期三要素不满足要求,也不会对运行负荷产生影响,更不会导致切换电源反送至系统导致上级电源跳闸事件的发生。该设备还配置了大容量锂电池组,在负荷转移后,如果发生应急交流供电电源短时失去,能够实现无扰动切换至蓄电池组,支撑一定的时间用于寻找新的供电电源;可实现380V、220V负荷的不间断转移切换,保障负荷运行的可靠性,在电力行业内具有一定的推广运用价值。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柔性电源切换装置,包括整流器D1、逆变器M1、静态开关K5、静态开关K6、大功率电阻R1、接触器K7、熔断器F1、隔离变压器Y1、隔离变压器Y2、蓄电池组B1、隔离二极管D2、直流开关K4、备用电源开关K3和待并电源回切开关K2;所述整流器D1的1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1的2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整流器D1的2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1的4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整流器D1的3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1的6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整流器D1的4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1的8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整流器D1的5接线端与隔离二极管D2的2接线端并接后与逆变器M1的1接线端连接,整流器D1的6接线端与隔离二极管D2的4接线端并接后与逆变器M1的2接线端连接;隔离变压器Y1的1接线端与备用电源开关K3的2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隔离变压器Y1的3接线端与备用电源开关K3的4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隔离变压器Y1的5接线端与备用电源开关K3的6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隔离变压器Y1的7接线端与备用电源的零线N1通过电线连接;备用电源开关K3的1接线端与备用电源的火线A1连接,备用电源开关K3的3接线端与备用电源的火线B1连接,备用电源开关K3的5接线端与备用电源的火线C1连接;隔离二极管D2的1接线端与直流开关K4的2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隔离二极管D2的3接线端与直流开关K4的4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直流开关K4的1接线端与蓄电池组B1的1接线端连接,直流开关K4的3接线端与蓄电池组B1的2接线端连接;逆变器M1的3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2的1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逆变器M1的4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2的3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逆变器M1的5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2的5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逆变器M1的6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2的7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隔离变压器Y2的2接线端与静态开关K6的1接线端连接,隔离变压器Y2的4接线端与静态开关K6的3接线端连接,隔离变压器Y2的6接线端与静态开关K6的5接线端连接,隔离变压器Y2的8接线端与待并电源的零线N连接;静态开关K6的2接线端与静态开关K5的6接线端并接后接入熔断器F1的5接线端,静态开关K6的4接线端与静态开关K5的4接线端并接后接入熔断器F1的3接线端,静态开关K6的6接线端与静态开关K5的2接线端并接后接入熔断器F1的1接线端;熔断器F1的2接线端与接触器K7的5接线端并接后接入大功率电阻R1的1接线端,熔断器F1的4接线端与接触器K7的3接线端并接后接入大功率电阻R1的3接线端,熔断器F1的6接线端与接触器K7的1接线端并接后接入大功率电阻R1的5接线端;大功率电阻R1的2接线端与接触器K7的6接线端并接后接入待并电源的火线A,大功率电阻R1的4接线端与接触器K7的4接线端并接后接入待并电源的火线B,大功率电阻R1的6接线端与接触器K7的2接线端并接后接入待并电源的火线C;静态开关K5的2接线端与待并电源回切开关K2的2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静态开关K5的3接线端与待并电源回切开关K2的4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静态开关K5的5接线端与待并电源回切开关K2的6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待并电源回切开关K2的1接线端接入火线A,待并电源回切开关K2的3接线端接入火线B,待并电源回切开关K2的5接线端接入火线C。优选的,还包括同期装置S1和主控板Z1;同期装置S1用于采集P点、R点和Q点的电压幅值、相位及频率;同期装置S1通过主控板Z1调节逆变器M1的输出电压;优选的,所述待并电源的火线A、火线B和火线C上串联有待并电源回路开关K1;其中,待并电源回路开关K1的1、2接线端串联在火线A上,待并电源回路开关K1的3、4接线端串联在火线B上,待并电源回路开关K1的5、6接线端串联在火线C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同期装置S1采集Q点、P点、R点实时电压,通过主控板Z1调节逆变器M1输出电压,使Q点与P点或者Q点与R点电压满足同期三要素要求,主控板Z1接受同期装置S1的调节电压的指令并转变成脉冲信号,用于调节逆变器M1输出电压,同时用于输出指令分合静态开关K5和静态开关K6;大功率电阻R1用于限制并列运行时的短路电流,同时也能够防止非同期合闸引起倒送电,导致系统保护动作情况的发生,当电阻两侧电压小于定值时,接触器K7动作短接大功率电阻R1,其接触器K7由主控板Z1控制,当静态开关K6合闸后,主控板Z1开始检测大功率电阻R1两侧电压,当小于定值时接通接触器K7电源,接触器K7动作短接大功率电阻R1;2、为避免该装置误出口以及断路器合闸时间的不确定性影响,配备了大功率电阻R1,用于限制并列运行时的短路电流,即使切换时同期三要素不满足要求,也不会对运行负荷产生影响,更不会导致应急切换电源反送至系统导致上级电源跳闸事件的发生;当大功率电阻R1两侧电压小于定值时,接触器K7动作短接大功率电阻;蓄电池组B1为大容量锂电池组,作为应急切换电源的备用电源,当应急切换交流电源故障或者输出异常,通过隔离二极管D2输入直流电压至逆变器M1输入侧进行逆变,确保负载电源不会出现中断,支撑一定的时间用于寻找新的供电电源,提高了该电源转移装置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柔性电源切换装置,包括整流器D1、逆变器M1、静态开关K5、静态开关K6、大功率电阻R1、接触器K7、熔断器F1、隔离变压器Y1、隔离变压器Y2、蓄电池组B1、隔离二极管D2、直流开关K4、备用电源开关K3和待并电源回切开关K2;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器D1的1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1的2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整流器D1的2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1的4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整流器D1的3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1的6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整流器D1的4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1的8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整流器D1的5接线端与隔离二极管D2的2接线端并接后与逆变器M1的1接线端连接,整流器D1的6接线端与隔离二极管D2的4接线端并接后与逆变器M1的2接线端连接;/n隔离变压器Y1的1接线端与备用电源开关K3的2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隔离变压器Y1的3接线端与备用电源开关K3的4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隔离变压器Y1的5接线端与备用电源开关K3的6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隔离变压器Y1的7接线端与备用电源的零线N1通过电线连接;备用电源开关K3的1接线端与备用电源的火线A1连接,备用电源开关K3的3接线端与备用电源的火线B1连接,备用电源开关K3的5接线端与备用电源的火线C1连接;/n隔离二极管D2的1接线端与直流开关K4的2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隔离二极管D2的3接线端与直流开关K4的4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直流开关K4的1接线端与蓄电池组B1的1接线端连接,直流开关K4的3接线端与蓄电池组B1的2接线端连接;/n逆变器M1的3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2的1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逆变器M1的4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2的3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逆变器M1的5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2的5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逆变器M1的6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2的7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n隔离变压器Y2的2接线端与静态开关K6的1接线端连接,隔离变压器Y2的4接线端与静态开关K6的3接线端连接,隔离变压器Y2的6接线端与静态开关K6的5接线端连接,隔离变压器Y2的8接线端与待并电源的零线N连接;/n静态开关K6的2接线端与静态开关K5的6接线端并接后接入熔断器F1的5接线端,静态开关K6的4接线端与静态开关K5的4接线端并接后接入熔断器F1的3接线端,静态开关K6的6接线端与静态开关K5的2接线端并接后接入熔断器F1的1接线端;/n熔断器F1的2接线端与接触器K7的5接线端并接后接入大功率电阻R1的1接线端,熔断器F1的4接线端与接触器K7的3接线端并接后接入大功率电阻R1的3接线端,熔断器F1的6接线端与接触器K7的1接线端并接后接入大功率电阻R1的5接线端;/n大功率电阻R1的2接线端与接触器K7的6接线端并接后接入待并电源的火线A,大功率电阻R1的4接线端与接触器K7的4接线端并接后接入待并电源的火线B,大功率电阻R1的6接线端与接触器K7的2接线端并接后接入待并电源的火线C;/n静态开关K5的2接线端与待并电源回切开关K2的2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静态开关K5的3接线端与待并电源回切开关K2的4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静态开关K5的5接线端与待并电源回切开关K2的6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待并电源回切开关K2的1接线端接入火线A,待并电源回切开关K2的3接线端接入火线B,待并电源回切开关K2的5接线端接入火线C。/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柔性电源切换装置,包括整流器D1、逆变器M1、静态开关K5、静态开关K6、大功率电阻R1、接触器K7、熔断器F1、隔离变压器Y1、隔离变压器Y2、蓄电池组B1、隔离二极管D2、直流开关K4、备用电源开关K3和待并电源回切开关K2;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器D1的1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1的2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整流器D1的2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1的4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整流器D1的3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1的6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整流器D1的4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1的8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整流器D1的5接线端与隔离二极管D2的2接线端并接后与逆变器M1的1接线端连接,整流器D1的6接线端与隔离二极管D2的4接线端并接后与逆变器M1的2接线端连接;
隔离变压器Y1的1接线端与备用电源开关K3的2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隔离变压器Y1的3接线端与备用电源开关K3的4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隔离变压器Y1的5接线端与备用电源开关K3的6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隔离变压器Y1的7接线端与备用电源的零线N1通过电线连接;备用电源开关K3的1接线端与备用电源的火线A1连接,备用电源开关K3的3接线端与备用电源的火线B1连接,备用电源开关K3的5接线端与备用电源的火线C1连接;
隔离二极管D2的1接线端与直流开关K4的2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隔离二极管D2的3接线端与直流开关K4的4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直流开关K4的1接线端与蓄电池组B1的1接线端连接,直流开关K4的3接线端与蓄电池组B1的2接线端连接;
逆变器M1的3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2的1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逆变器M1的4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2的3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逆变器M1的5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2的5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逆变器M1的6接线端与隔离变压器Y2的7接线端通过电线连接;
隔离变压器Y2的2接线端与静态开关K6的1接线端连接,隔离变压器Y2的4接线端与静态开关K6的3接线端连接,隔离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长存杨洪涛冯银廷曹小燕梁东方张茂兵裴丽秋王彬琛
申请(专利权)人:淮浙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凤台发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