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俯仰微调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794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6 00:0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俯仰微调组件,包括第一螺柱、连接件和第二螺柱,第一螺柱的轴线与第二螺柱的轴线重合,第一螺柱的第一端与俯仰调节架固定连接,第二螺柱的第二端与底座转动连接,连接件的第一端设有与第一螺柱的第二端配合连接的第一螺纹孔,第二端设置有与第二螺柱的第一端配合连接的第二螺纹孔,第一螺柱的螺纹旋向与第二螺柱的螺纹旋向相反。如此设置,对连接件施加周向力使其转动,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才会发生相对移动,该周向力消失,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的相对位置随即固定,可避免因手抖动或位移产生的误差,通过俯仰调节架大致调节好置物架的倾斜角度后,利用该俯仰微调组件小范围调节,可以减小实际俯仰角度与预期俯仰角度之间的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俯仰微调组件
本技术涉及天线支架
,尤其涉及一种俯仰微调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政府行业及民用应急通信市场需求的迅速上升,卫星通信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卫星通信成为当今通信的主力传导方式之一,其多利用卫星天线进行传输交换数据信息,这时就需要进行天线对星,对星支架则是实现对星操作时的主要结构。现有技术中的天线支架包括底座、用于安装通信主机的置物架和俯仰调节架,通过将俯仰调节架设置为伸缩结构实现对置物架俯仰角度的调节。实际使用中,技术人员在进行俯仰调节时,一只手需要扶住支撑在置物架上的通信主机进行角度调节,另一只手则对俯仰调节架的伸缩结构进行锁止操作,在对伸缩结构进行锁止操作时,扶住通信主机进行角度调节的手不可避免的会有抖动和位移现象,导致在最终锁止时,实际俯仰角度与预期俯仰角度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如何解决在俯仰调节时,对俯仰调节架的伸缩结构锁止后,实际俯仰角度与预期俯仰角度之间会存在误差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俯仰微调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天线支架的俯仰调节架(1)与底座(2)之间的第一螺柱(3)、连接件(4)和第二螺柱(5),所述第一螺柱(3)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螺柱(5)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螺柱(3)的第一端与所述俯仰调节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柱(5)的第二端与所述底座(2)转动连接,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螺柱(5)的轴线垂直,所述连接件(4)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柱(3)的第二端配合连接的第一螺纹孔,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柱(5)的第一端配合连接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柱(3)的螺纹旋向与所述第二螺柱(5)的螺纹旋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俯仰微调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天线支架的俯仰调节架(1)与底座(2)之间的第一螺柱(3)、连接件(4)和第二螺柱(5),所述第一螺柱(3)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螺柱(5)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螺柱(3)的第一端与所述俯仰调节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柱(5)的第二端与所述底座(2)转动连接,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螺柱(5)的轴线垂直,所述连接件(4)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柱(3)的第二端配合连接的第一螺纹孔,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柱(5)的第一端配合连接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柱(3)的螺纹旋向与所述第二螺柱(5)的螺纹旋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仰微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螺纹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直径,所述第二螺柱(5)的第一端设置有可供所述第一螺柱(3)的第二端伸入的盲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俯仰微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柱(3)与所述连接件(4)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螺柱(3)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脱出的限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俯仰微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柱(3)第二端的限位环(7),所述限位环(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华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