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极管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759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极管的散热结构,三极管的引脚穿过水槽的底板与布置在水槽的底板底面的雾化板连接从而将三极管的晶体部分置于水槽中。其中,三极管的晶体部分通过密封圈布置在水槽底部,三极管的引脚穿过密封圈与雾化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三极管的散热结构,取消传统三极管散热结构的散热片,精简了生产装配工序,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结构设计将加湿器雾化板主要发热源,即三极管晶体部分及其表面所覆有的金属贴片安装在水槽中,通过与水槽中的水接触,将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至水槽的水中,极大地提高了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极管的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加湿器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三极管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加湿器产品的研发,在设计雾化板时会面临难以避免的问题:雾化板上的三极管在工作期间产生温度极高,极易导致加湿器元器件和结构件损坏。现有技术中,加湿器雾化板上的三极管的传统散热方式主要是通过散热片(导热介质)将三极管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或传递至水槽的水中,这种散热方式不仅效率低,对散热片的材质要求高,还因繁琐的生产装配工艺造成巨高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极管的散热方式,通过结构设计将三极管的晶体部分放至加湿器的水槽中,通过水槽中的液体冷却吸收热量,达到对三极管散热的效果,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三极管的散热方式,通过取消散热片达到了精简装配工艺流程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极管的散热结构,三极管的引脚穿过水槽的底板与布置在水槽的底板底面的雾化板连接从而将三极管的晶体部分置于水槽中。其中,三极管的晶体部分通过密封圈布置在水槽底部,三极管的引脚穿过密封圈与雾化板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三极管的散热结构,取消传统三极管散热结构的散热片,精简了生产装配工序,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结构设计将加湿器雾化板主要发热源,即三极管晶体部分及其表面所覆有的金属贴片安装在水槽中,通过与水槽中的水接触,将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至水槽的水中,极大地提高了散热效率。三极管通过装配工艺处理将晶体部分穿过水槽底部暴露在水槽的水中,密封圈顶部与三极管晶体部分底部,水槽底面紧密配合,引脚穿过密封圈设计的孔径焊接在雾化板电路中。其中,密封圈为耐高温,绝缘的材质,主要起到密封,固定,散热的作用,以防漏水,三极管松动或偏位。对于上述技术方案,还可进行如下所述的进一步的改进。根据本技术的三极管的散热结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密封圈上设有用于固定三极管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底部设有与三极管的引脚形成配合的插孔。通过设置安装槽和插孔,能够使得三极管晶体部分底部与密封圈能够形成紧密配合,从而使得结构紧凑,稳定可靠,并且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槽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分别大于三极管的晶体部分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安装槽的深度尺寸不超过2mm。上述结构形式的安装槽,能够确保安装槽内侧面与三极管的晶体部分之间具有适当的间隙,以确保三极管的晶体部分底部能够充分散热,并有效避免安装槽的深度过高而影响三极管的晶体部分底部的散热效果。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槽为椭圆形结构。椭圆形结构的安装槽,易于加工和安装配合,且能够很好地固定三极管。具体地,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槽为长方形结构。同样的道理,长方形结构的安装槽,易于加工和安装配合,且能够很好地固定三极管。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密封圈的外侧面四周设有能够与三极管的引脚连通的散热通孔。通过在密封圈侧面四周设置散热通孔,能够起到对三极管的引脚散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三极管的散热效率。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散热通孔沿水平方向和/或斜向延伸。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散热通孔,易于加工,散热效果好。斜向延伸的散热通孔,能够增加散热通道的外表面积,从而有效提高散热效率。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密封圈为椭圆形结构。椭圆形结构的密封圈,易于加工和安装配合,且能够很好地固定三极管。具体地,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密封圈为长方体结构。同样的道理,长方体结构的密封圈,易于加工和安装配合,且能够很好地固定三极管。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水槽的底板底面设有用于固定雾化板的支撑柱。通过设置支撑柱,能够很好地安装固定雾化板。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取消传统三极管散热结构的散热片,精简了生产装配工序,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结构设计将加湿器雾化板主要发热源,即三极管晶体部分及其表面所覆有的金属贴片安装在水槽中,通过与水槽中的水接触,将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至水槽的水中,极大地提高了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示意性显示了本技术实施例1的三极管的散热结构的整体结构;图2示意性显示了本技术实施例1中密封圈的整体结构;图3示意性显示了本技术实施2的三极管的散热结构的整体结构;图4示意性显示了本技术实施2中密封圈的整体结构;图5示意性显示了本技术实施的三极管的散热结构的装配结构;图6示意性显示了本技术实施的三极管的散热结构的装配结构。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示意性显示了本技术实施例1的三极管的散热结构10的整体结构。图2示意性显示了本技术实施例1中密封圈4的整体结构。图3示意性显示了本技术实施2的三极管的散热结构10’的整体结构。图4示意性显示了本技术实施2中密封圈4’的整体结构。图5示意性显示了本技术实施的三极管的散热结构的装配结构。图6示意性显示了本技术实施的三极管的散热结构的装配结构。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三极管的散热结构10,三极管1的引脚11穿过水槽2的底板与布置在水槽2的底板底面的雾化板3连接从而将三极管1的晶体部分12置于水槽2中。其中,三极管1的晶体部分12通过密封圈4布置在水槽1底部,三极管1的引脚11穿过密封圈4与雾化板3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三极管的散热结构,取消传统三极管散热结构的散热片,精简了生产装配工序,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结构设计将加湿器雾化板主要发热源,即三极管晶体部分及其表面所覆有的金属贴片安装在水槽中,通过与水槽中的水接触,将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至水槽的水中,极大地提高了散热效率。三极管通过装配工艺处理将晶体部分穿过水槽底部暴露在水槽的水中,密封圈顶部与三极管晶体部分底部,水槽底面紧密配合,引脚穿过密封圈设计的孔径焊接在雾化板电路中。其中,密封圈为耐高温,绝缘的材质,主要起到密封,固定,散热的作用,以防漏水,三极管松动或偏位。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4上设有用于固定三极管1的安装槽41,安装槽41的底部设有与三极管1的引脚11形成配合的插孔42。通过设置安装槽和插孔,能够使得三极管晶体部分底部与密封圈能够形成紧密配合,从而使得结构紧凑,稳定可靠,并且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41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分别大于三极管1的晶体部分12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安装槽41的深度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极管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三极管的引脚穿过水槽的底板与布置在水槽的底板底面的雾化板连接从而将三极管的晶体部分置于水槽中;其中,/n三极管的晶体部分通过密封圈布置在水槽底部,三极管的引脚穿过密封圈与雾化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极管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三极管的引脚穿过水槽的底板与布置在水槽的底板底面的雾化板连接从而将三极管的晶体部分置于水槽中;其中,
三极管的晶体部分通过密封圈布置在水槽底部,三极管的引脚穿过密封圈与雾化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极管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上设有用于固定三极管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与三极管的引脚形成配合的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极管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分别大于三极管的晶体部分的长度和宽度尺寸,所述安装槽的深度尺寸不超过2m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极管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为椭圆形结构。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峰苏志华李俊锴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