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系统输入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970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脑(PC)系统的输入辅助装置,来完成扩充电脑系统输入功能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将PC的并行端,与PDA产品的PCMCIA卡连结在一起,配合握手的沟通方式取得连线,并于连线成功后由PDA以并行传递的方式传送文字资料给PC。除去习知的PC系统中,必须在PC端利用手写辨识程序辨识手写板输入的困扰,与该手写辨识程序在PC中需占去大量的存储空间的缺点,而且PDA与PC亦可独立进行操作,成本效益与执行效益同时获得增益,实为一甚具商业价值的发明专利技术。(*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关于一种电脑系统输入辅助装置,能把个人数字助理(PDA)装置所辨识出的字汇,或使用者于PDA中所键入的字词,以并行输出的方式传送至个个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并于荧幕上显示。由于PCMCIA卡与PC并行端皆提供为数甚多的地址线、数据线、以及控制线,在经过适当的设计后,可利用PDA的个人计算机存储器卡关联卡(PCMCIA,PersonalCp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卡,输出文字资讯至PC的并行端(Parallel port),经转换后再送往PC键盘缓冲区的方式,即可高速地传送文字资讯;不需再于PC上利用手写辨识程序,用来辨识手写板输入,亦不再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来存放该手写辨识程序,而且PDA与PC亦可独立进行操作,成本效益与执行效益同时获得增进。传统的个人电脑中,可以利用手写板作为个人计算机的辅助输入装置,来接收使用者以手写的方式输入文字,于是使用者可以在只知道字形但不清楚其发音时,利用手写板输入文字,经过辨识程序的判断所输入的文字后,将结果显示于计算机的荧幕之上。然而此种方式在运作之时,需要占用大量的存储器来存放该辨识程序与相关辨识资讯,连带地降低其它程序的运作速度。再者,个人计算机与个人数助理器之间各有其独立的输入装置与辨识程序,就成本效益而言实为一浪费资源之事。因此习知的PDA与PC的资料传送方式实有改进的必要。鉴于上述专利技术背景中,传统以手写板输入文字的方式不仅速度慢,而且在PC与PDA皆需独立的输入装置之下,双重的资源投资实不符成本效益的要求。本专利技术即针对上述的缺点提出改良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PC与PDA之间,利用现成的装置加以连结。不仅能以高速传递文字的方式进行,而且PDA与PC仍可保持独立运作。根据以上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利用PC的平行端与PDA的PCMCIA卡相接,配合握手(Hand-shaking)的沟通方式取得连线,并于连线成功后由PDA以并行传递的方式传送文字资讯给PC。由于PC的并行端以并行传递信号的方式传送资讯,因此能以极高的传送速度,将PDA的文字资讯快速地传送至PC。传送至PC平行端的文字资讯,经适当的转换后被送往键盘缓冲区,并随后显示于PC的荧幕之上,以作为编辑、修改与储存之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将于以后的说明文字中辅以下列附图做更详细的阐述附图说明图1为功能方块图,描述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PC与PDA相连接的情形;图2为硬件功能方块图,描述较佳实施例中,当PC与PDA相接时,PC并行端的硬件连接情形;图3为硬件功能方块图,描述较佳实施例中,当PC与PDA相接时,PDA的PCMCIA卡的硬件连接情形;图4A描述较佳实施例使用的控制信号所包含的内容;图4B描述较佳实施例使用的状态信号所包含的内容;图5描述较佳实施例的软件模组的连结情形;图6为PC与PDA进行握手沟通时,PC的操作流程图;图7描述PC与PDA进行握手沟通时,PDA的操作流程图;图8为时序图,描述图6和图7中,PC与PDA进行握手沟通时的时序关系;图9为一流程图,描述PC于并行端接收文字资讯的操作流程;及图10为流程图,描述PDA传送文字资讯至PC平行端的操作流程。图1描述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电脑系统输入辅助装置的较佳实施例中,PC与PDA相连接情形的硬件方块图。图是并绘出PC端的并行端(LPT prot)101与PDA端PCMCIA卡102。连接两者的传输媒介103则为传统的电缆线。图4A描述较佳实施例使用的控制信号所包含的内容。由图4A得知,控制信号为长度八位元的信号,除了第五至第七位元(D5~D7)保留未用之外,第零位元(D0)作为数据资料之选通(STROBE)指标;第一位元(D1)的用途为自动换行的控制(AUTOPDXT);第二位元(D2)控制PC并行端的初始化操作(INIT);第三位元(D3)则用以指出与PDA连续的PC连结并行端(SLCT IN);第四位元(D4)控制中断允许的指标(IRQ EN)。图4B则描述较佳实施例使用的状态信号所包含的内容,同样的,状态信号亦为长度八位元的信号,除了第零至第二位元(D0~D2)保留未用之外,第三至第六位元(D3~D6)则分别表示发生错误(ERROR)、与PDA连结的并行端(SLCT)、并行端收到资料后的回应信号(PE)、与发出确认通知的用途(ACK);第七位元(D7)用于指出PDA是否送出数据信号的指标(BUSY)。图2描述较佳实施例中,当PC与PDA相接时,PC并行端的硬件连接方块图,图中包含编码器(Coder-DECoder,CODEC)201、数据锁存器(Latch)202、控制锁存器203、状态缓冲器204、及并行端205。较佳实施例中,编码器201将PC端所欲传送至PDA的资料加以编码,数据锁存器202与控制锁存器203分别锁住由编码器传来的数据信号206与控制信号207,稍后并经由并行端205输出至PDA;状态缓冲器204则接收由PDA送来的状态信号208,藉以判断PDA的状态;并行端205则可以是PC的任何一个并行端,诸如LPT1与LPT2等等。图3描述的较佳实施例中,当PC与PDA相接之时,PDA的PCMCIA卡的硬件连接方块图。图中包含PCMCIA卡301、数据缓冲器302、控制缓冲器303、状态锁存器304、以及编码器(CODEC)305。较佳实施例中,PCMCIA卡301将PC所传送来的数据信号306与控制信号307,分别储存于数据缓冲器302与控制缓冲器303中,稍后输入至PDA以控制其操作;状态锁存器304则接收编码器305送来的状态信号308,稍后并输出至PC并行端以告知PDA的目前状况;编码器305则对所输入的数据资料306与控制信号307加以解码,对输出的状态信号3087施以编码的动作。图2与图3中所传递的控制信号与状态信号,分别遵循图4A与图4B所描述的规格。在解释PC与PDA的硬件连结关系之后,必须在该硬件架构之上,构筑软件模组以控制该硬件架构的运作。软件模组的架构如图5的描述一样,在PC端包含一通信协定模组501与一接收字汇模组502;而PDA则包含一通信协定模组503与一发送字汇模组504。当PDA欲传送一文字时必须将该文字经过通讯协定模组503切割为多个封包(Package)后,再经由发送字汇模组504传送到PC;PC端利用接收字汇模组502接收该封包后,再通过通讯协定模组501将封包解开,以取出其中的文字资讯。在叙述软、硬件的架构后,接下来所描述的是PC与PDA间的连续开关建立,与文字资讯的传送流程。图6为与PDA进行握手沟通时,PC端的操作流程图。当握手沟通开始进行时(步骤601),PC将先初始化并行端,以重设该并行端的缓冲区(步骤602),接下来将欲传送至PDA的控制信号与测试用的数据资料传送至并行端(步骤603)后,再送出连结要求信号,通过PDA端PC现在想要与其连线(步骤604),接着PC于并行端状态缓冲器读出PDA的回应信号(步骤605),由该回应信号可得知目前PDA的状况,并据此得知连线成功与否(步骤606、607)。若连续不成功,将检测连线时间是否超时(步骤608),若超时则连线失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脑系统输入辅助装置,至少包含: 辅助输入装置,输入由使用者所输入的文字资讯,该文字资讯经过辨识处理,以去除该文字资讯中所有不合理与不存在的组合之后,以并行输出的方式输出该文字资讯,与输入多个控制信号,用以控制该辅助输入装置的该并行输出操作;及 处理装置,产生该控制信号,用以控制辅助输入装置的该并行输出操作,与以并行输入的方式输入该文字资讯,经转换后显示给使用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景嵩何代水蔡世光彭益忠李瑜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