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东晓专利>正文

一种公共轨道交通用换乘车秩序维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9631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公共轨道交通用换乘车秩序维护装置,包括乘车板、挡板A和挡板B,挡板A和挡板B设置在乘车板的顶面,乘车板顶面开设有三组凹槽,中心的一组凹槽后侧面通过转轴合页固定连接有出车踏板,出车踏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气囊A,两侧的一组凹槽前侧面通过转轴合页固定连接有上车踏板,上车踏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气囊B,通过挡板A的设置,在换乘车时有下车的乘客,会优先展开来使得换乘口为下车的乘客提供空间,保证先下后上的秩序实现,在下车的乘客脱离乘车板后,会自动合并后且对两侧的乘客起到分流效果,保证下车的乘客从中心、上车的乘客从两侧的秩序实现,有利于保证换乘规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共轨道交通用换乘车秩序维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为一种公共轨道交通用换乘车秩序维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地铁等公共轨道交通换乘车时,为了避免发生拥堵和碰撞事故的产生,规定了先下后上、下车走中间以及上车走两侧的乘车规范,但是缺乏按照该规范控制乘客上下车的装置,仅能依赖乘客的自觉,导致拥堵和碰撞事故依旧存在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公共轨道交通用换乘车秩序维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共轨道交通用换乘车秩序维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共轨道交通用换乘车秩序维护装置,包括乘车板、挡板A和挡板B,乘车板的顶面前后分布式铺设有滑槽,滑槽呈半圆柱槽,挡板A和挡板B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左右分布式设置在乘车板的顶面,挡板A和挡板B底面对应滑槽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半圆柱块,半圆柱块与滑槽内壁贴合,挡板A的背端固定连接有T字凸起,T字凸起的横截面呈圆形,挡板B呈斜矩形体,挡板B前端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圆环凸起且分别与相对应的T字凸起套接,两个挡板B远离挡板A的一端相互远离,乘车板顶面开设有三组凹槽,每组凹槽铺设在滑槽之间,三组凹槽分别位于两个挡板A之间和两侧,中心的一组凹槽后侧面通过转轴合页固定连接有出车踏板,出车踏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气囊A,气囊A远离出车踏板的一端与凹槽底面固定连接,气囊A呈梯形体且顶面前端高于顶面后端,滑槽在对应气囊A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导液柱A,导液柱A呈中空的圆柱体且两侧面中心均开设有孔,导液柱A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波纹管A,波纹管A与导液柱A连通,两个波纹管A远离导液柱A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挡板A上的半圆柱块固定连接,气囊A前侧面固定连接且连通有连通管,连通管远离气囊A的一端贯穿乘车板且与导液柱A连通,气囊A内填充有液压油。优选的,两侧的一组所述凹槽前侧面通过转轴合页固定连接有上车踏板,上车踏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气囊B,气囊B远离上车踏板的一端与凹槽底面固定连接,气囊B呈梯形体且顶面后端高于顶面前端,滑槽在对应气囊B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导液柱B,导液柱B呈中空的圆柱体且对应挡板A的一侧面中心开设有孔,导液柱B对应挡板A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波纹管B,波纹管B与导液柱B连通,波纹管B远离导液柱B的一端与位置靠近的挡板A上的半圆柱块固定连接,气囊B前侧面同样固定连接且连通有连通管,连通管远离气囊B的一端贯穿乘车板且与导液柱B连通,气囊B内填充有液压油。优选的,所述气囊A和气囊B顶面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优选的,所述气囊A、导液柱A和波纹管A的尺寸分别为气囊B、导液柱B和波纹管B尺寸的三倍。优选的,所述乘车板后侧面固定连接有预留板,预留板位于两个挡板B之间,预留板顶面同样开设有凹槽和滑槽,预留板上的滑槽和凹槽内同样设置有出车踏板、气囊A、导液柱A、波纹管A、连通管和弹簧,且预留板上的波纹管A与挡板B上的半圆柱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挡板A和挡板B底面对应出车踏板和上车踏板的位置均开设有剖切孔。(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共轨道交通用换乘车秩序维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公共轨道交通用换乘车秩序维护装置,通过挡板A的设置,在换乘车时有下车的乘客,会优先展开来使得换乘口为下车的乘客提供空间,保证先下后上的秩序实现,在下车的乘客脱离乘车板后,会自动合并后且对两侧的乘客起到分流效果,保证下车的乘客从中心、上车的乘客从两侧的秩序实现,有利于保证换乘规范,避免拥堵和碰撞事故的发生。2、该公共轨道交通用换乘车秩序维护装置,通过预留板的设置,使得下车的乘客能够在两个T字凸起和挡板B合并时能够通过踩踏使其分离,避免两侧的乘客施力推动T字凸起和挡板B导致下车的乘客无法从乘车板中心通过,从而进一步保证换乘规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顶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挡板A和挡板B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乘车板的侧面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乘车板的侧面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乘车板;2、挡板A;3、T字凸起;4、挡板B;5、滑槽;6、半圆柱块;7、凹槽;8、出车踏板;9、气囊A;10、导液柱A;11、波纹管A;12、上车踏板;13、气囊B;14、导液柱B;15、波纹管B;16、连通管;17、弹簧;18、预留板;19、剖切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公共轨道交通用换乘车秩序维护装置,包括乘车板1、挡板A2和挡板B4,乘车板1的顶面前后分布式铺设有滑槽5,滑槽5呈半圆柱槽,挡板A2和挡板B4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左右分布式设置在乘车板1的顶面,挡板A2和挡板B4底面对应滑槽5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半圆柱块6,半圆柱块6与滑槽5内壁贴合,挡板A2的背端固定连接有T字凸起3,T字凸起3的横截面呈圆形,挡板B4呈斜矩形体,挡板B4前端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圆环凸起且分别与相对应的T字凸起3套接,两个挡板B4远离挡板A2的一端相互远离,乘车板1顶面开设有三组凹槽7,每组凹槽7铺设在滑槽5之间,三组凹槽7分别位于两个挡板A2之间和两侧,中心的一组凹槽7后侧面通过转轴合页固定连接有出车踏板8,出车踏板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气囊A9,气囊A9远离出车踏板8的一端与凹槽7底面固定连接,气囊A9呈梯形体且顶面前端高于顶面后端,滑槽5在对应气囊A9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导液柱A10,导液柱A10呈中空的圆柱体且两侧面中心均开设有孔,导液柱A10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波纹管A11,波纹管A11与导液柱A10连通,两个波纹管A11远离导液柱A10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挡板A2上的半圆柱块6固定连接,气囊A9前侧面固定连接且连通有连通管16,连通管16远离气囊A9的一端贯穿乘车板1且与导液柱A10连通,气囊A9内填充有液压油,两侧的一组凹槽7前侧面通过转轴合页固定连接有上车踏板12,上车踏板1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气囊B13,气囊B13远离上车踏板12的一端与凹槽7底面固定连接,气囊B13呈梯形体且顶面后端高于顶面前端,滑槽5在对应气囊B1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导液柱B14,导液柱B14呈中空的圆柱体且对应挡板A2的一侧面中心开设有孔,导液柱B14对应挡板A2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波纹管B15,波纹管B15与导液柱B14连通,波纹管B15远离导液柱B14的一端与位置靠近的挡板A2上的半圆柱块6固定连接,气囊B13前侧面同样固定连接且连通有连通管16,连通管16远离气囊B13的一端贯穿乘车板1且与导液柱B14连通,气囊B13内填充有液压油,气囊A9和气囊B13顶面内壁均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共轨道交通用换乘车秩序维护装置,包括乘车板(1)、挡板A(2)和挡板B(4),其特征在于:所述乘车板(1)的顶面前后分布式铺设有滑槽(5),滑槽(5)呈半圆柱槽,挡板A(2)和挡板B(4)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左右分布式设置在乘车板(1)的顶面,挡板A(2)和挡板B(4)底面对应滑槽(5)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半圆柱块(6),半圆柱块(6)与滑槽(5)内壁贴合,挡板A(2)的背端固定连接有T字凸起(3),T字凸起(3)的横截面呈圆形,挡板B(4)呈斜矩形体,挡板B(4)前端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圆环凸起且分别与相对应的T字凸起(3)套接,两个挡板B(4)远离挡板A(2)的一端相互远离,乘车板(1)顶面开设有三组凹槽(7),每组凹槽(7)铺设在滑槽(5)之间,三组凹槽(7)分别位于两个挡板A(2)之间和两侧,中心的一组凹槽(7)后侧面通过转轴合页固定连接有出车踏板(8),出车踏板(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气囊A(9),气囊A(9)远离出车踏板(8)的一端与凹槽(7)底面固定连接,气囊A(9)呈梯形体且顶面前端高于顶面后端,滑槽(5)在对应气囊A(9)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导液柱A(10),导液柱A(10)呈中空的圆柱体且两侧面中心均开设有孔,导液柱A(10)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波纹管A(11),波纹管A(11)与导液柱A(10)连通,两个波纹管A(11)远离导液柱A(10)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挡板A(2)上的半圆柱块(6)固定连接,气囊A(9)前侧面固定连接且连通有连通管(16),连通管(16)远离气囊A(9)的一端贯穿乘车板(1)且与导液柱A(10)连通,气囊A(9)内填充有液压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共轨道交通用换乘车秩序维护装置,包括乘车板(1)、挡板A(2)和挡板B(4),其特征在于:所述乘车板(1)的顶面前后分布式铺设有滑槽(5),滑槽(5)呈半圆柱槽,挡板A(2)和挡板B(4)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左右分布式设置在乘车板(1)的顶面,挡板A(2)和挡板B(4)底面对应滑槽(5)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半圆柱块(6),半圆柱块(6)与滑槽(5)内壁贴合,挡板A(2)的背端固定连接有T字凸起(3),T字凸起(3)的横截面呈圆形,挡板B(4)呈斜矩形体,挡板B(4)前端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圆环凸起且分别与相对应的T字凸起(3)套接,两个挡板B(4)远离挡板A(2)的一端相互远离,乘车板(1)顶面开设有三组凹槽(7),每组凹槽(7)铺设在滑槽(5)之间,三组凹槽(7)分别位于两个挡板A(2)之间和两侧,中心的一组凹槽(7)后侧面通过转轴合页固定连接有出车踏板(8),出车踏板(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气囊A(9),气囊A(9)远离出车踏板(8)的一端与凹槽(7)底面固定连接,气囊A(9)呈梯形体且顶面前端高于顶面后端,滑槽(5)在对应气囊A(9)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导液柱A(10),导液柱A(10)呈中空的圆柱体且两侧面中心均开设有孔,导液柱A(10)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波纹管A(11),波纹管A(11)与导液柱A(10)连通,两个波纹管A(11)远离导液柱A(10)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挡板A(2)上的半圆柱块(6)固定连接,气囊A(9)前侧面固定连接且连通有连通管(16),连通管(16)远离气囊A(9)的一端贯穿乘车板(1)且与导液柱A(10)连通,气囊A(9)内填充有液压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轨道交通用换乘车秩序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的一组所述凹槽(7)前侧面通过转轴合页固定连接有上车踏板(12),上车踏板(1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气囊B(13),气囊B(13)远离上车踏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芳芳刘东晓
申请(专利权)人:刘东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