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溪州专利>正文

眼镜及其铰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54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眼镜及其铰链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眼镜及其铰链结构利用铰链的枢孔与镜框其铰链组立部的枢轴的扣合枢接,即可省略螺丝锁接不便性,也可避免螺丝再使用一段时间后,镜脚易发生松动情况,另也可方便使用者DIY组拆,而通过铰链其弹片产生弹性作用力,当镜脚转动至适当角度时,即可让镜脚自动弹性张开或收合,并可两个镜脚弹性抵靠在用户头部,实现眼镜配戴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眼镜及其铰链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眼镜及其铰链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无须螺丝锁接,可避免镜脚松动,且可方便DIY组拆、可使镜脚弹性张开收合、方便眼镜使用及配戴舒适性的眼镜及铰链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眼镜的镜框与镜脚的组合,主要是利用铰链配合螺丝枢接结合,然而眼镜用螺丝尺寸细小,不仅锁接组装不便,且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发生螺丝松弛而造成镜脚松动情况,另消费者难以取得尺寸细小的微型螺丝及锁接微型螺丝的工具,故消费者难以自行组拆,而须花费修理费请眼镜行维修。再者,现有铰链配合螺丝枢接结构,无法因应不同使用者的脸型宽度,调整二镜脚间的宽度,然而每个人的脸部宽度都不同,若眼镜其二镜脚间的宽度太小不符合使用者脸部宽度,配戴后是会压迫头部二侧,造成眼镜配戴不舒适,若二镜脚间的宽度太大,则在配戴眼镜时易产生滑动,而影响到用户视线及配戴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须螺丝锁接,可避免镜脚松动,且可方便DIY组拆,另可使镜脚弹性张开收合,方便眼镜使用及配戴舒适性的眼镜及其铰链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眼镜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成型有一套筒,并使该套筒形成有相对第一端及第二端,且在套筒设有一贯穿其第一端及第二端的筒孔,又在套筒其第一端的相对二侧各连接有一朝套筒其筒口横向延伸的挡片,挡片遮挡在套筒第一端的筒口,且每个挡片垂直连接有一纵向延伸的枢片,在两个枢片间形成有一枢接间隙,且在每个枢片上各设有一枢孔,另套筒第一端在相对两个挡片之间位置处连接有一纵向延伸的弹片,且使该弹片与枢接间隙的位置相对应。较佳地,在所述套筒的筒壁上设有至少一锁孔,且使该锁孔与套筒的筒孔相通。较佳地,在所述套筒的筒壁一侧成型有一沿套筒长度向而设的剖沟,且使剖沟与套筒的筒孔相通。较佳地,所述铰链由一金属板片一体凹折成型。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眼镜,两个镜脚及一镜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上述的铰链,所述铰链成型有一套筒,并使该套筒形成有相对第一端及第二端,且在套筒设有一贯穿其第一端及第二端的筒孔,又在套筒其第一端的相对二侧各连接有一朝套筒其筒口横向延伸的挡片,挡片遮挡在套筒第一端的筒口,且每个挡片垂直连接有一纵向延伸的枢片,在两个枢片间形成有一枢接间隙,且在每个枢片上各设有一枢孔,另套筒第一端在相对两个挡片之间位置处连接有一纵向延伸的弹片,且使该弹片与枢接间隙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两个镜脚前端各与一铰链其套筒的筒孔套设结合;所述的镜框,在镜框相对二侧各成型有一铰链组立部,并在铰链组立部的上、下二侧各凸设一枢轴,镜框二侧的铰链组立部分别设置在两个镜脚前端的铰链的枢接间隙中,且铰链组立部其上、下二侧的枢轴各与铰链其两个枢片的枢孔对应扣合枢接,铰链的弹片与铰链组立部侧边相抵接触。较佳地,在所述铰链套筒的筒壁设有至少一锁孔,且使该锁孔与套筒的筒孔相通,又设有至少一锁固件,穿设在铰链的锁孔,而与镜脚锁接固定。较佳地,所述铰链的套筒在其筒壁一侧成型有一沿该套筒长度向而设的剖沟,剖沟与套筒的筒孔相通。本技术的眼镜及其铰链结构利用铰链的枢孔与镜框其铰链组立部的枢轴的扣合枢接,即可省略螺丝锁接不便性,也可避免螺丝再使用一段时间后,镜脚易发生松动情况,另也可方便使用者DIY组拆,而通过铰链其弹片产生弹性作用力,当镜脚转动至适当角度时,即可让镜脚自动弹性张开或收合,并可两个镜脚弹性抵靠在用户头部,实现眼镜配戴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铰链凹折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的眼镜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眼镜立体组合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镜脚张开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的镜脚张开至定位状态图;图6为本技术的镜脚收合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的眼镜,主要包含两个铰链(1)、两个镜脚(2)及镜框(3),所述的铰链(1)由一金属板片(11)一体凹折成型有一套筒(12),套筒(12)形成有相对第一端及第二端,且套筒(12)设有一贯穿其第一端及第二端的筒孔(13),套筒(12)在其筒壁设有至少一锁孔(14),锁孔(14)与筒孔(13)相通,并在套筒(12)其筒壁一侧成型有一沿套筒(12)长度向而设的剖沟(15),剖沟(15)与筒孔(13)相通,筒孔(13)形成有伸缩弹性,另在套筒(12)第一端相对二侧各连接有一朝套筒(12)其筒口横向延伸的挡片(16),两个挡片(16)遮挡在套筒(12)第一端的筒口,并在两个挡片(16)各垂直连接有一纵向延伸的枢片(17),而在两个枢片(17)间形成有一枢接间隙(18),且在两个枢片(17)上各设有一枢孔(171),在套筒(12)第一端于相对两个挡片(16)之间位置处连接有一纵向延伸的弹片(19),且该弹片(19)与枢接间隙(18)位置相对应;所述的镜脚(2)前端各与一铰链(1)其套筒(12)的筒孔(13)相套接,且镜脚(2)前端的端部抵设在遮挡于套筒(12)第一端筒口处的挡片(16)定位,又设有至少一锁固件(21),如图4所示,分别穿设于铰链(1)的各锁孔(14),而将铰链(1)与镜脚(2)锁接固定;所述的镜框(3),在镜框(3)相对二侧各成型有一铰链组立部(31),并在铰链组立部(31)的上、下二侧各凸设一枢轴(32),镜框(3)二侧的铰链组立部(31)分别设置在两个镜脚(2)前端的铰链(1)的枢接间隙(18)中,并使铰链组立部(31)其上、下二侧的枢轴(32)各与铰链(1)其两个枢片(17)的枢孔(171)对应扣合枢接,另使铰链(1)的弹片(19)与铰链组立部(31)侧边相抵接触。当使用者购买安装有本技术铰链(1)的眼镜,而欲将镜框(3)与镜脚(2)前端的铰链(1)进行组装时,将镜框(3)的铰链组立部(31)设置在铰链(1)其两个枢片(17)形成的枢接间隙(18)中,以使该铰链组立部(31)上、下二侧所设枢轴(32)分别与铰链(1)其两个枢片(17)的枢孔(171)对应扣合枢接,即可简便完成镜框(3)与镜脚(2)前端的铰链(1)的组装,因此,不仅可省略现有眼镜利用螺丝与铰链(1)枢接组装的不便性,同时也可避免铰链(1)配合螺丝组装结构再使用一段时间后,镜脚(2)易发生松动情况,另利用铰链(1)与镜框(3)其铰链组立部(31)的扣合枢接结构设计,可方便使用者DIY进行镜框(3)与铰链(1)的组拆,从而提高眼镜的镜框(3)与镜脚(2)组拆、换装及维修等的便利性。另外,请参阅图4所示,当使用者须配戴眼镜,而欲将镜脚(2)张开时,由于铰链(1)的弹片(19)维持与镜框(3)的铰链组立部(31)侧边弹性接触状态,当将镜脚(2)张开到适当角度时,通过铰链(1)其弹片(19)的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眼镜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成型有一套筒,并使该套筒形成有相对第一端及第二端,且在套筒设有一贯穿其第一端及第二端的筒孔,又在套筒其第一端的相对二侧各连接有一朝套筒其筒口横向延伸的挡片,挡片遮挡在套筒第一端的筒口,且每个挡片垂直连接有一纵向延伸的枢片,在两个枢片间形成有一枢接间隙,且在每个枢片上各设有一枢孔,另套筒第一端在相对两个挡片之间位置处连接有一纵向延伸的弹片,且使该弹片与枢接间隙的位置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眼镜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成型有一套筒,并使该套筒形成有相对第一端及第二端,且在套筒设有一贯穿其第一端及第二端的筒孔,又在套筒其第一端的相对二侧各连接有一朝套筒其筒口横向延伸的挡片,挡片遮挡在套筒第一端的筒口,且每个挡片垂直连接有一纵向延伸的枢片,在两个枢片间形成有一枢接间隙,且在每个枢片上各设有一枢孔,另套筒第一端在相对两个挡片之间位置处连接有一纵向延伸的弹片,且使该弹片与枢接间隙的位置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筒的筒壁上设有至少一锁孔,且使该锁孔与套筒的筒孔相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筒的筒壁一侧成型有一沿套筒长度向而设的剖沟,且使剖沟与套筒的筒孔相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由一金属板片一体凹折成型。


5.眼镜,包括两个镜脚及一镜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铰链,所述铰链成型有一套筒,并使该套筒形成有相对第一端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溪州黄学宇
申请(专利权)人:郑溪州黄学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