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凌俐专利>正文

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50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包括探测环和绕线,所述探测环由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铰接而成,所述绕线绕制在所述探测环上,所述绕线为双绞线,由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相互绕制而成,所述双绞线在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末端被分线模块分成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并分别从进线孔进入,从出线孔伸出,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连接输入端,所述第二导线的两端连接负载,所述负载用于过滤掉来自外界的干扰波,探测环工作时直接套接在电力线上进行辐射探测,由于接触面积大且有负载过滤干扰波,辐射探测的效果远高于传统电力载波探测天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力载波辐射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
技术介绍
电力载波是电力系统中特有的方式,电力载波的实现是通过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电力载波连接终端设备时,会产生电磁信号并经过电力线传输,而此电磁信号会通过电力线向空间辐射。通过对此辐射信号进行检测,可以评估电力线的连通状态和物理分布。然而电力载波通过电线时产生的电磁辐射较微弱,加上外界电磁信号干扰,直接对电力载波产生的辐射进行检测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同时也很难将在运行中的电力线直接接入探测装置,导致对电力载波的辐射情况的探测误差很大,不容易准确评估电力载波的辐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解决对电力线载波辐射情况的探测的缺陷,针对电磁辐射微弱,外界电磁信号干扰强,检测效果不好且效率低,难以直接在运行中的电力线上接入探测装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包括探测环和绕线,所述探测环在工作状态下可感应电力载波辐射向空间的电磁波频段;所述探测环包括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探测环采用高磁导率材料(如铁氧体)制作,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一端铰接,两半环可相对转动形成封闭探测环或开口探测环;所述绕线绕制于所述探测环上。进一步的,所述绕线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相互绕制形成双绞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均包括外壳和内芯,所述内芯固定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铰接处厚度方向各留一空槽,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铰接时两空槽连通,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空槽内远离铰接点的一端各设置有一挂柱。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环铰接处两外端面还设置有一楔形限位块,用于限制第二半环相对第一半环的旋转角度。进一步的,所述空槽内设置一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各有一挂钩,所述挂钩挂接在所述挂柱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弧度方向上远离铰接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分线模块,用于将双绞线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开。进一步的,所述分线模块为一方体,安装于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末端,所述分线模块与所述探测环垂直的一面设置有两进线孔,所述分线模块与所述探测环平行的一面设置有两出线孔;所述双绞线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从进线孔进入,从出线孔伸出。进一步的,从第一半环分线模块出线孔伸出的第一导线与从第二半环分线模块出线孔伸出的第一导线分别连接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的输入端的正负极。进一步的,从第一半环分线模块出线孔伸出的第二导线与从第二半环分线模块出线孔伸出的第二导线分别连接负载端,所述负载可为阻性、容性或感性的,如连阻性负载时,其特性阻抗在5至500Ω之间。进一步的,可通过更换双绞线圈圈数、线径和探测探测环材料及形状以达到更宽使用频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设置探测环来代替现有的磁棒探测天线,探测环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铰接,可直接将探测环卡扣在待探测电力线上,探测环的内芯与电力线直接接触且接触面积广,相比现有技术中通过将磁棒探测天线放置于电力线旁边来接收电力载波的辐射信号,接收效果更好。绕制于探测环的绕线采用双绞线的形式,双绞线可以起到排除、过滤干扰辐射的作用,其连接负载能起到过滤、排除大量干扰辐射的作用,相比以往的单线绕制,极大提高了检测性能。本申请实现带宽范围为15KHz~30MHz,该探测环的带宽范围能完全满足电力载波辐射信号的检测,还可通过更换双绞线圈圈数、线径和探测环材料及形状达到更宽使用频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的总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的探测环封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的探测环开口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的探测环开口时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的探测环封闭时的剖面图。附图中的标号如下:1、第一半环;2、第二半环;3、绕线;4、分线模块;5、拉簧;6、挂柱;11-外壳;12、楔形限位块;21、内芯;31、第一导线;32、第二导线;41、出线孔;42、进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如下实施例:作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的一种,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包括探测环和绕线3,所述探测环在工作状态下可感应电力载波辐射向空间的电磁波频段,所述探测环包括第一半环1和第二半环2,所述第一半环1和第二半环2的一端铰接,两半环可相对转动形成封闭探测环或开口探测环,所述绕线3绕制于所述探测环上;所述第一半环1和第二半环2均由外壳11和内芯21组成,所述内芯21为磁芯,所述内芯21固定于所述外壳11的内壁;探测环内芯可采用高磁导率材料(如铁氧体)制作。本实施例方案中,通过设置探测环来代替现有的磁棒探测天线,探测环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铰接,可直接将探测环卡扣在待探测电力线上,探测环的内芯与电力线直接接触且接触面积广,相比现有技术中通过将磁棒探测天线放置于电力线旁边来接收电力载波的辐射信号,接收效果更好。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方案,所述第一半环1和第二半环2铰接处厚度方向各留一空槽,第一半环1和第二半环2铰接时两空槽连通,所述第一半环1和第二半环2空槽内远离铰接点的一端各设置有一挂柱6,所述第一半环铰接处两外端面还设置有一楔形限位块,用于限制第二半环相对第一半环的旋转角度;所述空槽内设有一拉簧5,所述拉簧5两端个有一挂钩,所述挂钩挂接在所述挂柱6上。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旋转至探测环封闭状态时,拉簧绷直处于拉伸状态,弹力能保证两半环闭合处紧闭;当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旋转至探测环开口状态时,当旋转至楔形挡块处不能再旋转时,此时拉簧也绷直处于拉伸状态,保证两半环相互分开不会旋转,当对其施加外力克服拉簧弹力时,两半环又可以相对旋转,此处通过设置拉簧来控制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开合,简单且巧妙实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方案,所述绕线3由第一导线31和第二导线32绕制成双绞线;所述第一半环1和第二半环2弧度方向上远离铰接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分线模块4,用于将双绞线的第一导线31和第二导线32分开,所述分线模块4为一方体,安装于第一半环1和第二半环2的末端,所述分线模块与所述探测环垂直的一面设置有两进线孔42,所述分线模块与所述探测环平行的一面设置有两出线孔41;所述双绞线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从进线孔进入,从出线孔伸出;从第一半环分线模块出线孔伸出的第一导线与从第二半环分线模块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包括探测环和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环在工作状态下可感应电力载波辐射向空间的电磁波频段;/n所述探测环包括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一端铰接,两半环可相对转动形成封闭探测环或开口探测环;所述绕线绕制于所述探测环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包括探测环和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环在工作状态下可感应电力载波辐射向空间的电磁波频段;
所述探测环包括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一端铰接,两半环可相对转动形成封闭探测环或开口探测环;所述绕线绕制于所述探测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相互绕制形成双绞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均包括外壳和内芯,所述内芯为磁芯体,所述内芯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铰接处厚度方向各留一空槽,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铰接时两空槽连通,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空槽内远离铰接点的一端各设置有一挂柱;所述第一半环铰接处两外端面还设置有一楔形限位块,用于限制第二半环相对第一半环的旋转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载波辐射探测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槽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阳王保明田运强
申请(专利权)人:周凌俐四川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