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高效节能的车船外用燃油炉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16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高效节能的车船外用燃油炉具,包括油泵,直接式点火棒,燃烧室,无级调速风机废气外排管以及电子控制系统;油泵通过管道一端与车船油箱连通,另一端设置喷油嘴,喷油嘴设于燃烧室内,直接式点火棒设于喷油嘴的侧端并位于燃烧室内,无级调速风机设于燃烧室下端且与燃烧室的进气口连接并连通;废气外排管进气端设于燃烧室上端一侧,废气外排管出气端延伸至车船外侧;电子控制系统包括MOS管模块以及旋钮式开关,旋钮式开关与直接式点火棒连接并设于燃烧室外侧,MOS管模块与旋钮式开关、油泵以及无级调速风机电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占用空间小,方便使用,不用另外储存燃气或燃油装置的车船用燃油炉具,使用更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高效节能的车船外用燃油炉具
本技术涉及车船设计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安全、高效节能的车船外用燃油炉具。
技术介绍
目前,房车和船舶生活厨房加热炉具使用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加热炉,另一种是燃气炉具,这两种炉具在车船上使用都存在明显缺点:电加热炉,因为房车和船都是移动设备,外接电源不方便,因为电加热炉用电功率大,采用蓄电池的电能捉襟见肘,而且电加热炉的加热特性不适合中国人的烹饪习惯,烹饪的口感不如燃起炉。采用现有的燃气炉具也存在如下问题,燃气炉具使用液化气或甲烷作燃料,在车船上使用钢瓶存储存增加了不安全因素。2、燃气钢瓶在车船上使用或者备用存在占用存储空间和增加重量的问题,而车船上的空间本身即相对狭小,所以很是不便。3、车船在长期外出使用过程中燃气钢瓶的补给也非常不方便,停靠进行更换均需要对应的气站,但是气站对于陌生地方并不能方便的寻找。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方便使用,使用安全,不用另外储存燃气或燃油装置的车船用燃油炉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方便使用,使用安全,不用另外储存燃气或燃油装置的车船用燃油炉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高效节能的车船外用燃油炉具,包括油泵,直接式点火棒,燃烧室,无级调速风机废气外排管以及电子控制系统;所述油泵通过管道一端与车船油箱连通,另一端设置喷油嘴,所述喷油嘴设于所述燃烧室内,所述直接式点火棒设于所述喷油嘴的侧端并位于所述燃烧室内,所述无级调速风机设于所述燃烧室下端且与所述燃烧室的进气口连接并连通;所述废气外排管进气端设于所述燃烧室上端一侧,所述废气外排管出气端延伸至车船外侧;所述电子控制系统包括MOS管模块以及旋钮式开关,所述旋钮式开关与所述直接式点火棒连接并设于所述燃烧室外侧,所述MOS管模块与所述旋钮式开关、油泵以及无级调速风机电通信连接。本技术利用喷油嘴将燃油喷出能够起到很好的分散效果,直接式点火棒能够直接将燃油点燃,减少了燃油需要预热的过程,并且燃烧效果较好。本技术通过MOS管模块与旋钮开关进行电连接,通过旋钮的控制可以进一步的控制无级调速风机的风速以及油泵的功率,使风速与油量相匹配,达到控制火焰大小且能够保证燃油的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可控的技术效果;喷油嘴和油泵连接连通到车船油箱里,减少了储存燃气或燃油装置,减少了暴露风险,减少了占地面积,使用安全。进一步的,还包括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设于所述无级调速风机的进气端,且所述无级调速风机连通。本技术采用空气过滤器能够过滤进入燃烧室的气体,可以有效的防止杂物进入燃烧室。进一步的,还包括燃油滤清器,所述燃油滤清器设于所述油泵与所述车船油箱之间。本技术采用燃油滤清器可以进一步的过滤燃油,防止堵塞喷油嘴。进一步的,还包括隔热保护壳,所述隔热保护壳为圆筒形且罩设在所述燃烧室的外部,所述隔热保护壳上端向外延伸且形成外弧形的炉具支撑,所述隔热保护壳。隔热保护壳具有很好的隔热作用,进一步的在隔热保护壳中镶嵌有隔热保温材料,从而使热量最大化的用于传递到灶具上,从而减少能量损失。进一步的,还包括燃油催化器,所述燃油催化器设于所述燃烧室上端且与所述隔热保护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废气外排管的进气端设于所述隔热保护壳内壁上且位于所述燃油催化器上端。本技术燃油催化器具体的为三氧化二铝制成,其形状有圆形网状,外侧涂覆金属铂、铑、钯中的一种作为净化剂:当高温的燃烧后的气体通过油催化器时,燃油催化器中的净化剂将增强CO、HC和NOx三种气体的活性,促使其进行一定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其中CO在高温下氧化成为无色、无毒的二氧化碳气体;HC化合物在高温下氧化成水(H20)和二氧化碳;NOx还原成氮气和氧气。能够有效的净化燃油燃烧后的气体,防止影响车船上的人员安全。进一步的,还包括防风罩,所述防风罩为上下开孔的圆台形,所述防风罩套摄于所述炉具支撑的外侧,且上端与所述炉具支撑顶部齐平。防风罩能够有效的防止外界风对内部的燃烧情况扰动影响,保证燃烧室燃烧平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技术一种安全、高效节能的车船外用燃油炉具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技术一种安全、高效节能的车船外用燃油炉具结构俯视图其中,1为油泵;2为燃油滤清器;3为废气外排管;4为直接式点火棒;5为喷油嘴;6为无级调速风机;7为空气过滤器;8为防风罩;9为隔热保护壳;10为燃烧室;13为燃油催化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一种安全、高效节能的车船外用燃油炉具,包括油泵1,直接式点火棒4,燃烧室10,无级调速风机6,废气外排管3以及电子控制系统;油泵1通过管道一端与车船油箱连通,另一端设置喷油嘴5,喷油嘴5设于燃烧室10内,直接式点火棒4设于喷油嘴的侧端并位于燃烧室10内,无级调速风机6设于燃烧室10下端且与燃烧室10的进气口连接并连通;废气外排管3进气端设于燃烧室10上端一侧,废气外排管3出气端延伸至车船外侧;电子控制系统包括MOS管模块以及旋钮式开关,旋钮式开关与直接式点火棒4连接并设于燃烧室10外侧,MOS管模块与旋钮式开关、油泵1以及无级调速风机6电通信连接。本实施例利用喷油嘴5将燃油喷出能够起到很好的分散效果,直接式点火棒4能够直接将燃油点燃,减少了燃油需要预热的过程,并且燃烧效果较好。本实施例通过MOS管模块与旋钮开关进行电连接,通过旋钮的控制可以本实施例中控制无级调速风机6的风速以及油泵1的功率,使风速与油量相匹配,达到控制火焰大小且能够保证燃油的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可控的技术效果;喷油嘴5和油泵1连接连通到车船油箱里,减少了储存燃气或燃油装置,减少了暴露风险,减少了占地面积,使用安全;并且废气外排管3可以将燃烧后的气体排出燃烧室10外部,有效的防止燃烧室10因废气造成熄灭且排除车船的外部还减少对使用者的损害。具体的MOS管模块通过检测旋钮式开关处的旋转的位置的变换,控制无级调速风机6的电压进行变换,进而改变无级调速风机6的转速快慢以及控制油泵1的电压,进而改变油泵1喷油嘴喷射的油量多少。当旋钮关闭时,MOS管模块电压为0,无级调速风机6,油泵1停止工作,使其使用更安全。本实施例中,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高效节能的车船外用燃油炉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泵(1),直接式点火棒(4),燃烧室(10),无级调速风机(6),废气外排管(3)以及电子控制系统;/n所述油泵(1)通过管道一端与车船油箱连通,另一端设置喷油嘴(5),所述喷油嘴(5)设于所述燃烧室(10)内,所述直接式点火棒(4)设于所述喷油嘴(5)的侧端并位于所述燃烧室(10)内,所述无级调速风机(6)设于所述燃烧室(10)下端且与所述燃烧室(10)的进气口连接并连通;所述废气外排管(3)进气端设于所述燃烧室(10)上端一侧,所述废气外排管(3)出气端延伸至车船外侧;/n所述电子控制系统包括MOS管模块以及旋钮式开关,所述旋钮式开关与所述直接式点火棒(4)连接并设于所述燃烧室(10)外侧,所述MOS管模块与所述旋钮式开关、所述油泵(1)以及所述无级调速风机(6)电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高效节能的车船外用燃油炉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泵(1),直接式点火棒(4),燃烧室(10),无级调速风机(6),废气外排管(3)以及电子控制系统;
所述油泵(1)通过管道一端与车船油箱连通,另一端设置喷油嘴(5),所述喷油嘴(5)设于所述燃烧室(10)内,所述直接式点火棒(4)设于所述喷油嘴(5)的侧端并位于所述燃烧室(10)内,所述无级调速风机(6)设于所述燃烧室(10)下端且与所述燃烧室(10)的进气口连接并连通;所述废气外排管(3)进气端设于所述燃烧室(10)上端一侧,所述废气外排管(3)出气端延伸至车船外侧;
所述电子控制系统包括MOS管模块以及旋钮式开关,所述旋钮式开关与所述直接式点火棒(4)连接并设于所述燃烧室(10)外侧,所述MOS管模块与所述旋钮式开关、所述油泵(1)以及所述无级调速风机(6)电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安全、高效节能的车船外用燃油炉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过滤器(7),所述空气过滤器(7)设于所述无级调速风机(6)的进气端,且与所述无级调速风机(6)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林
申请(专利权)人:华旅上海房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