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路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12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路灯,包括灯杆、灯箱、连接转轴和驱动筒,所述灯杆的底部焊接有底座板,所述灯杆的顶部通过多组螺栓安装有转台,所述转台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筒,所述灯杆的侧壁安装有两组对称的灯箱;所述灯杆的内壁由下而上依次安装有支撑板和隔板,所述隔板的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贯穿隔板表面的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与驱动筒底部安装的齿轮盘相啮合,所述驱动筒底面与转台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筒的表面安装有光照强度传感器。该可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路灯,能够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角度调节,以获取最佳的光照,降低对市电的需求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路灯
本技术属于路灯照明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路灯。
技术介绍
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西藏日辐射量最高达每平米7千瓦时。近几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我国已发展成为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生产国,太阳能电池板装配方便,大小、功率、外观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不像其它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技术需要庞大的成套设备,各种美观实用的太阳能光伏灯具便应运而生。然而,普通的太阳能路灯均为固定的太阳能电池板,不能随太阳直射角度在不同时间的变化而调整角度,造成太阳能电池板的光转化率不足,进而使得锂电池的蓄电量不足,为了保证太阳能路灯能够正常工作,往往仍然需要连接市电以弥补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量的不足。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可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路灯,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路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路灯,包括灯杆、灯箱、连接转轴和驱动筒,所述灯杆的底部焊接有底座板,所述灯杆的顶部通过多组螺栓安装有转台,所述转台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筒,所述灯杆的侧壁安装有两组对称的灯箱;所述灯杆的内壁由下而上依次安装有支撑板和隔板,所述隔板的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贯穿隔板表面的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与驱动筒底部安装的齿轮盘相啮合,所述驱动筒底面与转台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筒的表面安装有光照强度传感器,所述驱动筒的侧壁开设有两眼对称的通孔,且通孔处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连接转轴,两组所述连接转轴相邻一侧均焊接有从动锥齿轮,两组所述连接转轴的另一侧均分别与一组横板焊接固定,两组所述从动锥齿轮均与传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驱动筒内腔的顶部通过多组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锥齿轮安装固定。优选的,两组所述灯箱的内部均安装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底部安装有多组照明灯,两组所述灯箱的底部均粘接有防护网。优选的,两组所述横板的表面均各粘接有两组高度不同的支撑块,两组高度不同的支撑块表面焊接有口字型的防护框架,且防护框架的内部安装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两组太阳能电池板的朝向相反。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表面搭放有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通过导线分别电性连接有光照强度传感器、伺服电机、驱动电机、照明灯和控制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安装有通过导线与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的控制器。优选的,所述底座板通过预埋件和连接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可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路灯,光照强度传感器检测到光照强度不足时,首先伺服电机通过传动锥齿轮带动两组从动锥齿轮转动,进而对两组横板进行翻转,以调节横板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再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齿轮盘转动,进而调整驱动筒的转向,以保证太阳能电池板获得充足的光照;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并通过控制器储存在锂离子电池中,节约电能,该可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路灯,能够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角度调节,以获取最佳的光照,降低对市电的需求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底座板、2灯杆、3灯箱、4防护网、5支撑板、6照明灯、7隔板、8驱动电机、9齿轮盘、10锂离子电池、11转台、12控制器、13连接转轴、14横板、15支撑块、16防护框架、17太阳能电池板、18驱动筒、19伺服电机、20传动锥齿轮、21从动锥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外,本文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均是以本技术所示的图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为准,在此一并说明。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可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路灯,包括灯杆2、灯箱3、连接转轴13和驱动筒18,所述灯杆2的底部焊接有底座板1,所述灯杆2的顶部通过多组螺栓安装有转台11,所述转台11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筒18,所述灯杆2的侧壁安装有两组对称的灯箱3;所述灯杆2的内壁由下而上依次安装有支撑板5和隔板7,所述隔板7的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贯穿隔板7表面的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与驱动筒18底部安装的齿轮盘9相啮合,所述驱动筒18底面与转台11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筒18的表面安装有光照强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驱动电机8和伺服电机19,微处理器分析光照强度传感器的数据后向伺服电机19和驱动电机8发出工作指令,所述驱动筒18的侧壁开设有两眼对称的通孔,且通孔处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连接转轴13,两组所述连接转轴13相邻一侧均焊接有从动锥齿轮21,两组所述连接转轴13的另一侧均分别与一组横板14焊接固定,两组所述从动锥齿轮21均与传动锥齿轮20相啮合,所述驱动筒18内腔的顶部通过多组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19,所述伺服电机19的输出轴与传动锥齿轮20安装固定。具体的,两组所述灯箱3的内部均安装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底部安装有多组照明灯6,两组所述灯箱3的底部均粘接有防护网4,可根据需要将防护网4更换成透明的防护罩,旨在保护照明灯6不受破坏。具体的,两组所述横板14的表面均各粘接有两组高度不同的支撑块15,两组高度不同的支撑块15表面焊接有口字型的防护框架16,且防护框架16的内部安装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17,两组太阳能电池板17的朝向相反。具体的,所述支撑板5的表面搭放有锂离子电池10,所述锂离子电池10通过导线分别电性连接有光照强度传感器、伺服电机19、驱动电机8、照明灯6和控制器12,所述支撑板5的底部安装有通过导线与太阳能电池板17电性连接的控制器12。具体的,所述底座板1通过预埋件和连接螺栓固定在地面上。工作原理,该可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路灯,光照强度传感器检测到光照强度不足时,首先伺服电机19通过传动锥齿轮20带动两组从动锥齿轮21转动,进而对两组横板14进行翻转,以调节横板14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板17的角度,再通过驱动电机8带动齿轮盘9转动,进而调整驱动筒18的转向,以保证太阳能电池板17获得充足的光照,太阳能电池板17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并通过控制器12储存在锂离子电池10中,节约电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路灯,包括灯杆(2)、灯箱(3)、连接转轴(13)和驱动筒(18),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2)的底部焊接有底座板(1),所述灯杆(2)的顶部通过多组螺栓安装有转台(11),所述转台(11)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筒(18),所述灯杆(2)的侧壁安装有两组对称的灯箱(3);/n所述灯杆(2)的内壁由下而上依次安装有支撑板(5)和隔板(7),所述隔板(7)的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贯穿隔板(7)表面的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与驱动筒(18)底部安装的齿轮盘(9)相啮合,所述驱动筒(18)底面与转台(11)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筒(18)的表面安装有光照强度传感器,所述驱动筒(18)的侧壁开设有两眼对称的通孔,且通孔处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连接转轴(13),两组所述连接转轴(13)相邻一侧均焊接有从动锥齿轮(21),两组所述连接转轴(13)的另一侧均分别与一组横板(14)焊接固定,两组所述从动锥齿轮(21)均与传动锥齿轮(20)相啮合,所述驱动筒(18)内腔的顶部通过多组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19),所述伺服电机(19)的输出轴与传动锥齿轮(20)安装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路灯,包括灯杆(2)、灯箱(3)、连接转轴(13)和驱动筒(18),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2)的底部焊接有底座板(1),所述灯杆(2)的顶部通过多组螺栓安装有转台(11),所述转台(11)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筒(18),所述灯杆(2)的侧壁安装有两组对称的灯箱(3);
所述灯杆(2)的内壁由下而上依次安装有支撑板(5)和隔板(7),所述隔板(7)的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贯穿隔板(7)表面的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与驱动筒(18)底部安装的齿轮盘(9)相啮合,所述驱动筒(18)底面与转台(11)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筒(18)的表面安装有光照强度传感器,所述驱动筒(18)的侧壁开设有两眼对称的通孔,且通孔处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连接转轴(13),两组所述连接转轴(13)相邻一侧均焊接有从动锥齿轮(21),两组所述连接转轴(13)的另一侧均分别与一组横板(14)焊接固定,两组所述从动锥齿轮(21)均与传动锥齿轮(20)相啮合,所述驱动筒(18)内腔的顶部通过多组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19),所述伺服电机(19)的输出轴与传动锥齿轮(20)安装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连和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万和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