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板片式蜂窝陶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90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板片式蜂窝陶瓷,包括本体和安装座,所述本体内腔的底部开设有T型通槽,所述T型通槽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安装座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相反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活动块的一端贯穿至安装座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按板,两个活动块之间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内腔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本体、安装座、T型通槽、卡槽、活动块、推杆、按板、支杆、滚轮、支柱、支撑板、销座、卡钩、限位槽和销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板片式蜂窝陶瓷在安装时相当不便,增加了操作者的安装难度,降低了安装工作的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板片式蜂窝陶瓷
本技术涉及蜂窝陶瓷
,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板片式蜂窝陶瓷。
技术介绍
蜂窝陶瓷是近三十年来开发的一种结构似蜂窝形状的新型陶瓷产品,由最早使用在小型汽车尾气净化到今天广泛应用在化工、电力、冶金、石油、电子电器、机械等工业中,而且越来越广泛,发展前景相当可观,蜂窝陶瓷材料由于其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耐磨等特异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环保领域,但现有的板片式蜂窝陶瓷在安装时相当不便,增加了操作者的安装难度,降低了安装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板片式蜂窝陶瓷,具备便于安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板片式蜂窝陶瓷在安装时相当不便,增加了操作者的安装难度,降低了安装工作的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板片式蜂窝陶瓷,包括本体和安装座,所述本体内腔的底部开设有T型通槽,所述T型通槽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安装座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相反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活动块的一端贯穿至安装座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按板,两个活动块之间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内腔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支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销座,所述销座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卡钩,所述卡钩远离销座的一侧贯穿安装座,且与卡槽的内腔卡接,所述卡钩的正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安装座内腔背面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销轴,所述限位槽的内腔与销轴的表面活动连接。<br>优选的,所述推杆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圈,所述推杆表面的右侧且位于限位圈与活动块之间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弹簧。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与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柱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安装座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相对的一侧均与第二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滚轮的表面与活动块接触,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卡钩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本体、安装座、T型通槽、卡槽、活动块、推杆、按板、支杆、滚轮、支柱、支撑板、销座、卡钩、限位槽和销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板片式蜂窝陶瓷在安装时相当不便,增加了操作者的安装难度,降低了安装工作的效率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圈和第一弹簧的配合,能够便于活动块复位,通过设置第一滑槽和滑块的配合,能够便于活动块的移动,通过设置第二滑槽和限位杆的配合,能够便于对支柱进行限位,通过设置第二弹簧,能够使卡钩对本体更好的卡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图。图中:1、本体;2、安装座;3、T型通槽;4、卡槽;5、活动块;6、推杆;7、按板;8、支杆;9、滚轮;10、支柱;11、支撑板;12、销座;13、卡钩;14、限位槽;15、销轴;16、限位圈;17、第一弹簧;18、第一滑槽;19、滑块;20、第二滑槽;21、限位杆;22、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便于安装的板片式蜂窝陶瓷,包括本体1和安装座2,本体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T型通槽3,T型通槽3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安装座2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块5,活动块5相反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推杆6,推杆6远离活动块5的一端贯穿至安装座2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按板7,两个活动块5之间设置有支杆8,支杆8内腔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滚轮9,支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柱10,支柱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销座12,销座1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卡钩13,卡钩13远离销座12的一侧贯穿安装座2,且与卡槽4的内腔卡接,卡钩13的正面开设有限位槽14,安装座2内腔背面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销轴15,限位槽14的内腔与销轴15的表面活动连接,推杆6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圈16,通过设置限位圈16和第一弹簧17的配合,能够便于活动块5复位,推杆6表面的右侧且位于限位圈16与活动块5之间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弹簧17,安装座2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8,通过设置第一滑槽18和滑块19的配合,能够便于活动块5的移动,第一滑槽18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19,滑块19的顶部与活动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柱10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20,通过设置第二滑槽20和限位杆21的配合,能够便于对支柱10进行限位,安装座2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1,限位杆21相对的一侧均与第二滑槽20的内腔滑动连接,滚轮9的表面与活动块5接触,安装座2的顶部开设有通槽,卡钩13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2,通过设置第二弹簧22,能够使卡钩13对本体1更好的卡紧,通过本体1、安装座2、T型通槽3、卡槽4、活动块5、推杆6、按板7、支杆8、滚轮9、支柱10、支撑板11、销座12、卡钩13、限位槽14和销轴15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板片式蜂窝陶瓷在安装时相当不便,增加了操作者的安装难度,降低了安装工作的效率的问题。使用时,先按动按板7,按板7带动推杆6移动,推杆6带动限位圈16移动,限位圈16带动第一弹簧17伸缩,同时推杆6带动活动块5相对移动,活动块5带动滚轮9移动,滚轮9带动支杆8移动,支杆8带动支柱10向上移动,支柱10带动支撑板11移动,支撑板11带动销座12移动,销座12带动卡钩13移动,卡钩13通过限位槽14和销轴15的配合进行转动,致使卡钩13的顶部相对运动,然后将本体1放置于安装座2的顶部,然后松开按板7,通过第一弹簧17和第二弹簧22复位的反作用力,致使卡钩13的顶部与卡槽4卡接,进而解决了现有的板片式蜂窝陶瓷在安装时相当不便,增加了操作者的安装难度,降低了安装工作的效率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板片式蜂窝陶瓷,包括本体(1)和安装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T型通槽(3),所述T型通槽(3)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所述安装座(2)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块(5),所述活动块(5)相反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推杆(6),所述推杆(6)远离活动块(5)的一端贯穿至安装座(2)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按板(7),两个活动块(5)之间设置有支杆(8),所述支杆(8)内腔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滚轮(9),所述支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柱(10),所述支柱(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销座(12),所述销座(1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卡钩(13),所述卡钩(13)远离销座(12)的一侧贯穿安装座(2),且与卡槽(4)的内腔卡接,所述卡钩(13)的正面开设有限位槽(14),所述安装座(2)内腔背面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销轴(15),所述限位槽(14)的内腔与销轴(15)的表面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板片式蜂窝陶瓷,包括本体(1)和安装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T型通槽(3),所述T型通槽(3)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所述安装座(2)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块(5),所述活动块(5)相反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推杆(6),所述推杆(6)远离活动块(5)的一端贯穿至安装座(2)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按板(7),两个活动块(5)之间设置有支杆(8),所述支杆(8)内腔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滚轮(9),所述支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柱(10),所述支柱(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销座(12),所述销座(1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卡钩(13),所述卡钩(13)远离销座(12)的一侧贯穿安装座(2),且与卡槽(4)的内腔卡接,所述卡钩(13)的正面开设有限位槽(14),所述安装座(2)内腔背面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销轴(15),所述限位槽(14)的内腔与销轴(15)的表面活动连接。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有为姜子豪黄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国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