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极片轧机泵控弯辊液压系统及弯辊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极片辊压成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极片轧机泵控弯辊液压系统及弯辊装置。
技术介绍
极片辊压成型厚度一致性是衡量锂电池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液压弯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极片厚度控制方法,通过向轧辊轴承座施加液压弯辊力,使轧辊产生附加弯曲,以补偿辊缝横向间距偏差,提高极片轧制厚度的均匀性。由于极片在轧制过程中存在轧辊偏心、机架形变、来料波动等非限制性多源扰动问题,为保证极片轧制质量,需要液压弯辊系统对各种干扰进行快速响应和补偿,并以较高的精度趋近弯辊力设定值,因此弯辊力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直接影响电池极片的成型质量。传统液压弯辊采用电液伺服阀控缸技术,电液伺服阀控弯辊由液压油源、管路系统、伺服阀、液压缸、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组成。虽然阀控弯辊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但由于系统构型复杂,导致设备集成度低、装机成本高,加之液压油源的恒压运转与管路、阀口的节流损失,导致系统能源的浪费;又由于伺服阀抗污染能力差,对油液清洁度等级要求高(NAS3-5)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极片轧机泵控弯辊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伺服电机(9)、高压管路(8)、双向定量泵(11)、低压管路(12)、阀块(27)、第一溢流阀(31)、第二溢流阀(32)、第一单向阀(25)、第二单向阀(26)、第一压力传感器(34)、第二压力传感器(38)和第一蓄能器(24);/n所述阀块(27)中开设有高压孔道(28)、泄油孔道(29)和低压孔道(30);所述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0)与双向定量泵(11)的输入轴相连,双向定量泵(11)的油口面与阀块(27)的壁面贴合安装,双向定量泵(11)的第一油口(11.1)依次通过低压孔道(30)和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极片轧机泵控弯辊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伺服电机(9)、高压管路(8)、双向定量泵(11)、低压管路(12)、阀块(27)、第一溢流阀(31)、第二溢流阀(32)、第一单向阀(25)、第二单向阀(26)、第一压力传感器(34)、第二压力传感器(38)和第一蓄能器(24);
所述阀块(27)中开设有高压孔道(28)、泄油孔道(29)和低压孔道(30);所述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0)与双向定量泵(11)的输入轴相连,双向定量泵(11)的油口面与阀块(27)的壁面贴合安装,双向定量泵(11)的第一油口(11.1)依次通过低压孔道(30)和低压管路(12)与弯辊缸(15)的无杆腔相连,双向定量泵(11)的第二油口(11.2)依次通过高压孔道(28)和高压管路(8)与弯辊缸(15)的有杆腔相连,双向定量泵(11)的第三油口(11.3)与泄油孔道(29)连接;所述第一蓄能器(24)与泄油孔道(29)相连;所述第一溢流阀(31)的进油口与高压孔道(28)相连,第二溢流阀(32)的进油口与低压孔道(30)相连,并且第一溢流阀(31)和第二溢流阀(32)的出油口均与泄油孔道(29)相连;
所述第一单向阀(25)的出油口与高压孔道(28)相连,第二单向阀(26)的出油口与低压孔道(30)相连,并且第一单向阀(25)和第二单向阀(26)的进油口均与泄油孔道(29)相连;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4)设置在高压孔道(28)上,第二压力传感器(38)设置在低压孔道(30)上;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8)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经伺服驱动器与伺服电机(9)相连,对伺服电机(9)进行闭环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极片轧机泵控弯辊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快换接头(23)和压力继电器(22),所述快换接头(23)和压力继电器(22)均设置在泄油孔道(29)上,并且压力继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桂山,杨明昆,刘会龙,张天贵,陈文斌,罗西,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海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