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桁架式屋顶吊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701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桁架式屋顶吊顶连接结构,包含屋顶处桁架、设置于桁架下方的吊顶、以及连接于桁架与屋顶间的吊连装置;吊连装置包含连接于桁架外侧的抱箍、连接于抱箍顶部的抱箍上连件、连接于抱箍下方的箍接件、连接于箍接件下方的调节件、连接于调节件下方的对接件、连接于对接件下方的定接件、垂直连接于定接件的滑动杆、以及连接于滑动杆两端的滑动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吊连装置的设置,利于将桁架与吊顶龙骨进行有效的连接;通过调节件的设置,利于现场调节和有效固定;通过滑动杆和滑动连接件的设置,利于移动定位和整体在桁架长向上滑动;滑动杆的拼装和凹凸性设置,利于现场的调整和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桁架式屋顶吊顶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桁架式屋顶吊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桁架式屋顶,尤其是大空间球形桁架屋顶施工时,常会在屋顶下方安装吊顶,由此需要对吊顶的连接进行设计。现有的做法是用一小段方钢,一段焊接在桁架结构,一段焊接吊顶基层钢架;在桁架节点用突出的支座焊接吊顶基层钢架。这种做法焊接工作太多,施工难度大,而且难以控制平整度;而且桁架球形节点突出的支座限制了吊顶基层与桁架之间的距离,难以调整。还有的连接装置通过抱箍和底部连件进行吊顶的连接,但底部连件连接时需要将吊顶的龙骨进行对接,破坏了原有的龙骨的传力形式,且不便于安装和现场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桁架式屋顶吊顶连接结构,用以解决桁架与吊顶件的吊接、吊接装置的便捷安装、吊接装置的可调节、以及现场适性和便于整体固定和受力等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桁架式屋顶吊顶连接结构,包含屋顶处桁架、设置于桁架下方的吊顶、以及连接于桁架与屋顶间的吊连装置;所述吊连装置下端可拆卸连接于两平行吊顶龙骨间,吊连装置包含连接于桁架外侧的抱箍、连接于抱箍顶部的抱箍上连件、连接于抱箍下方的箍接件、连接于箍接件下方的调节件、连接于调节件下方的对接件、连接于对接件下方的定接件、垂直连接于定接件的滑动杆、以及连接于滑动杆两端的滑动连接件;滑动连接件对应连接吊顶龙骨。进一步的,所述抱箍为环形件或矩形件;抱箍对称分为两部分由两个弧形组成环形件或两个匚形件组成矩形件;每个弧形件或匚形件开口处设置有向上的翻边用于连接抱箍上连件,以及每个弧形件或匚形件开口处设置有向下的翻边用于连接箍接件。进一步的,所述箍接件包含箍接体和可拆卸连接于箍接体上部的箍接体连件,箍接体为矩形框件且在顶部中心处开口并设置有一对向上的平行竖板;平行的竖板间夹接抱箍底部的翻边并通过箍接体连件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包含穿接于箍接体和对接件间的调节杆、连接于调节杆顶部且位于箍接体内的调节上连件以及连接于调节杆底部且位于对接件内部的调节下连件。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为螺纹杆,调节杆分别与调节上连件和调节下连件螺纹连接;且调节杆的长度适应设计吊顶调整高度差。进一步的,所述对接件包含对接体和连接于对接体顶部并与定接件可拆卸连接的对接体连件,对接体为倒U形件,对接体顶部穿接调节杆,底部通过对接体连件夹接顶接件。进一步的,所述定接件为U形件,其开口侧连接于对接件的开口侧内部;对接件内穿接滑动杆。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杆垂直连接于两平行吊顶龙骨间,且滑动杆为方形杆或圆形杆。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杆包含主杆和可拆卸连接于主杆间的定位调节杆,主杆和定位调节杆呈变截面的中部凹形,在中部凹形处连接定接件。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连接件包含滑动连接体、连接于滑动连接体上部的滑动固定连件以及连接于滑动连接体底部与吊顶龙骨间的防滑缓冲垫;所述滑动连接件为U形件,其尺寸适应吊顶龙骨的穿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技术通过吊连装置的设置,利于将桁架与吊顶龙骨进行有效的连接,保证吊顶龙骨的有效安装;其中吊连装置中抱箍的设置,易于根据桁架的杆件形式进行适应性连接;2)本技术通过调节件的设置,利于根据桁架与吊顶龙骨间的高度差进行现场调节,且调节件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箍接件和对接件内,易于调整高度后的有效固定;3)本技术通过滑动杆和滑动连接件的设置,一方面利于调节件在滑动杆上移动定位,另一方面利于吊连装置整体在桁架长向上滑动;滑动杆的拼装和凹凸性设置,利于根据现场两平行吊顶间水平距离进行现场的调整和定位;此外,通过防滑缓冲垫的设置,既可以减缓使用时的震动也可以水平向限位吊顶龙骨的移动;本技术施工便捷,易于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图1是桁架、吊顶龙骨和吊连装置连接示意图;图2是吊连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吊连装置结构侧视图;图4是调节件及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滑动杆和滑动连接件连接示意图;图6是滑动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7是滑动杆结构示意图a;图8是滑动杆结构示意图b。附图标记:1-桁架、2-吊顶龙骨、3-吊连装置、31-抱箍、32-抱箍上连件、33-箍接件、331-箍接体、332-箍接体连件、34-调节件、341-调节杆、342-调节上连件、343-调节下连件、35-对接件、351-对接体、352-对接体连件、36-定接件、37-滑动杆、371-主杆、372-定位调节杆、38-滑动连接件、381-滑动连接体、382-滑动固定连件、383-防滑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以某大空间球形桁架屋顶为例,其中桁架1为圆形钢杆件。如图1至图3所示,桁架1式屋顶吊顶连接结构,包含屋顶处桁架1、设置于桁架1下方的吊顶、以及连接于桁架1与屋顶间的吊连装置3。本实施例中,吊连装置3下端可拆卸连接于两平行吊顶龙骨2间,如图2所示,吊连装置3包含连接于桁架1外侧的抱箍31、连接于抱箍31顶部的抱箍上连件32、连接于抱箍31下方的箍接件33、连接于箍接件33下方的调节件34、连接于调节件34下方的对接件35、连接于对接件35下方的定接件36、垂直连接于定接件36的滑动杆37、以及连接于滑动杆37两端的滑动连接件38;滑动连接件38对应连接吊顶龙骨2。本实施例中,抱箍31为镀锌环形件钢板,或对应矩形桁架1时为矩形件。抱箍31对称分为两部分由两个弧形组成环形件;每个弧形件处设置有向上的翻边用于连接抱箍上连件32,以及每个弧形件向下的翻边用于连接箍接件33。抱箍上连件32为带螺母的螺栓或螺杆。本实施例中,箍接件33包含箍接体331和可拆卸连接于箍接体331上部的箍接体连件332,箍接体331为矩形框件且在顶部中心处开口并设置有一对向上的平行竖板;平行的竖板间夹接抱箍31底部的翻边并通过箍接体连件332可拆卸连接。箍接体连件332为带螺母的螺栓或螺杆,箍体连接件可拆卸穿接平行竖板和抱箍31的下翻边。如图4所示,调节件34包含穿接于箍接体331和对接件35间的调节杆341、连接于调节杆341顶部且位于箍接体331内的调节上连件342以及连接于调节杆341底部且位于对接件35内部的调节下连件343。本实施例中,调节杆341为螺纹钢杆,调节杆341分别与调节上连件342和调节下连件343螺纹连接;且调节杆341的长度适应设计吊顶调整高度差。调节上连件342和调节下连件343均包含有梯形螺母和垫片。本实施例中,对接件35包含对接体351和连接于对接体351顶部并与定接件36可拆卸连接的对接体连件352,对接体351为倒U形件,对接体351顶部穿接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桁架式屋顶吊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屋顶处桁架(1)、设置于桁架(1)下方的吊顶、以及连接于桁架(1)与屋顶间的吊连装置(3);/n所述吊连装置(3)下端可拆卸连接于两平行吊顶龙骨(2)间,吊连装置(3)包含连接于桁架(1)外侧的抱箍(31)、连接于抱箍(31)顶部的抱箍上连件(32)、连接于抱箍(31)下方的箍接件(33)、连接于箍接件(33)下方的调节件(34)、连接于调节件(34)下方的对接件(35)、连接于对接件(35)下方的定接件(36)、垂直连接于定接件(36)的滑动杆(37)、以及连接于滑动杆(37)两端的滑动连接件(38);滑动连接件(38)对应连接吊顶龙骨(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桁架式屋顶吊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屋顶处桁架(1)、设置于桁架(1)下方的吊顶、以及连接于桁架(1)与屋顶间的吊连装置(3);
所述吊连装置(3)下端可拆卸连接于两平行吊顶龙骨(2)间,吊连装置(3)包含连接于桁架(1)外侧的抱箍(31)、连接于抱箍(31)顶部的抱箍上连件(32)、连接于抱箍(31)下方的箍接件(33)、连接于箍接件(33)下方的调节件(34)、连接于调节件(34)下方的对接件(35)、连接于对接件(35)下方的定接件(36)、垂直连接于定接件(36)的滑动杆(37)、以及连接于滑动杆(37)两端的滑动连接件(38);滑动连接件(38)对应连接吊顶龙骨(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桁架式屋顶吊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31)为环形件或矩形件;抱箍(31)对称分为两部分由两个弧形组成环形件或两个匚形件组成矩形件;每个弧形件或匚形件开口处设置有向上的翻边用于连接抱箍上连件(32),以及每个弧形件或匚形件开口处设置有向下的翻边用于连接箍接件(3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桁架式屋顶吊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箍接件(33)包含箍接体(331)和可拆卸连接于箍接体(331)上部的箍接体连件(332),箍接体(331)为矩形框件且在顶部中心处开口并设置有一对向上的平行竖板;平行的竖板间夹接抱箍(31)底部的翻边并通过箍接体连件(332)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桁架式屋顶吊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34)包含穿接于箍接体(331)和对接件(35)间的调节杆(341)、连接于调节杆(341)顶部且位于箍接体(331)内的调节上连件(342)以及连接于调节杆(341)底部且位于对接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杨家利卓威要现伟杨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港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