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桩双向混凝土浇筑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8639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桩双向混凝土浇筑定位装置,所述混凝土浇筑定位装置包括浇筑架,在所述浇筑架外设置有由若干个夹具框体相互叠加组成的定位框架,每个夹具框体的上端面设有拼接插孔,下端面对应设有固定柱,相邻两个夹具框体之间通过固定柱与拼接插孔拼接;在每个夹具框体的中部设有与浇筑架相匹配的定位套,在定位套内对称设有两块定位夹板,每块定位夹板的尾端设有夹板调节杆,其夹板调节杆伸出定位套与从夹具框体外侧伸入的外接控制杆连接,并通过夹板调节杆调节定位夹板夹紧浇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夹具宽度以适用于各种造型桥桩浇筑,使用过程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桩双向混凝土浇筑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施
,具体为一种桥桩双向混凝土浇筑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桥桩双向混凝土浇筑定位夹具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浇筑定位夹具用于深水大桥如跨海大桥、长江大桥,跨山体大桥的桥桩之间的上下固定。但是,现有的方法通常是利用螺栓和木板进行固定,操作极为麻烦,而且不同尺寸的浇筑模板需要不同尺寸的木板,使用成本高,同时也难以运输;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桥桩双向混凝土浇筑定位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桩双向混凝土浇筑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方法通常是利用螺栓和木板进行固定,操作极为麻烦,而且不同尺寸的浇筑模板需要不同尺寸的木板,使用成本高,同时也难以运输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桩双向混凝土浇筑定位装置,所述混凝土浇筑定位装置包括浇筑架,在所述浇筑架外设置有由若干个夹具框体相互叠加组成的定位框架,每个夹具框体的上端面设有拼接插孔,下端面对应设有固定柱,相邻两个夹具框体之间通过固定柱与拼接插孔拼接;在每个夹具框体的中部设有与浇筑架相匹配的定位套,在定位套内对称设有两块定位夹板,每块定位夹板的尾端设有夹板调节杆,其夹板调节杆伸出定位套与从夹具框体外侧伸入的外接控制杆连接,并通过夹板调节杆调节定位夹板夹紧浇筑架。本专利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夹具框体为中空方形框体,在其中心位置设有圆筒状定位套,在夹具框体上端面四个角部分别设有拼接插孔,下端面的四个角部对应设有四根固定柱。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板调节杆置于定位套外侧的端部设有螺纹连接杆,所述外接控制杆与夹板调节杆的连接端设有螺纹连接套,螺纹连接杆嵌入外接控制杆的螺纹连接套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在外接控制杆置于夹具框体外侧的部位设有限位机构,并在定位夹板与浇筑架夹紧后,通过限位机构对外接控制杆进行限位。本专利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所述夹板的外壁有一层夹板包覆层。本专利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夹具框体是由两个半框架对接通过螺栓和六角螺母固定连接而成,每个半框架内设有弧形套筒,两个弧形套筒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套筒。本专利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等距设置在外接控制杆上的多个C型槽和与其匹配的C型钢,并在外接控制杆调整到位后,通过C型钢插入临近夹具框体的C型槽内进行定位。本专利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在夹板调节杆的螺纹连接套内壁设有橡胶垫层。本专利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C型钢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C型钢的侧剖面与C型槽相同,所述C型钢通过C型槽与外接控制杆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将夹具框体固定好之后可以往浇筑架中进行浇筑,当浇筑面快要溢出夹具框体时,再加入一层夹具框体,将上层夹具框体的拼接插孔嵌入下层夹具框体的固定柱中从而实现纵向堆叠,且夹具框体可拆卸,方便运输和使用,使浇筑过程更快捷;(2)本技术的夹板可以微调,使夹板与浇筑架紧密夹紧,同时在夹具外表面加入夹板包覆层防止夹具偏移,保证了夹具定位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单个夹具框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夹具框体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夹具框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浇筑架,2—夹具框体,3—拼接插孔,4—固定柱,5—外接控制杆,6—C型槽,7—C型钢,8—弧形筒,9—螺栓,10—夹板调节杆,11—螺纹连接杆,12—橡胶垫层,13—夹板,14—夹板包覆层,15—六角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至图4均为实施例的附图,采用简化的方式绘制,仅用于清晰、简洁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以下对在附图中的展现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桥桩双向混凝土浇筑定位夹具,包括浇筑架1,浇筑架1外壁设置设置有由若干个夹具框体2相互叠加组成的定位框架,所述夹具框体2为中空方形框体,是由两个半框架对接通过螺栓9和六角螺母15固定连接而成,每个半框架内设有弧形套筒,两个弧形套筒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定位套8,浇筑完成之后只需将螺栓9和六角螺母15卸下即可将定位夹具拆除,方便快捷。在每个夹具框体2的上端面的四个角均设置有拼接插孔3,下端面的四个角均设置有固定柱4,相邻两个夹具框体2之间通过固定柱4与拼接插孔3拼接,若干个夹具框体2叠加后其中间的定位套8组成一个与浇筑架1相匹配定位套筒。在定位套8内对称设有两块定位夹板13,在每块夹板13的外壁有一层夹板包覆层14,夹板包覆层14与浇筑架1紧密接触防止夹板13与浇筑架1之间发生偏移。每块定位夹板13的尾端设有夹板调节杆10,其夹板调节杆10伸出定位套8与从夹具框体2外侧伸入的外接控制杆5连接,并通过夹板调节杆10和外接控制杆5调节定位夹板13夹紧浇筑架1。实施例中的桥桩双向混凝土浇筑定位夹具,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夹板调节杆10置于定位套8外侧的端部设有螺纹连接杆11,所述外接控制杆5与夹板调节杆10的连接端设有螺纹连接套,并螺纹连接套内壁设有橡胶垫层12,螺纹连接杆11嵌入外接控制杆5的螺纹连接套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在外接控制杆5置于夹具框体2外侧的部位设有限位机构,并在定位夹板13与浇筑架1夹紧后,通过限位机构对外接控制杆5进行限位。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等距设置在外接控制杆5上的多个C型槽6和与其匹配的C型钢7,并在外接控制杆5调整到位后,通过C型钢7插入临近夹具框体2的C型槽6内进行定位,可以通过调节C型钢7的位置可对夹具宽度进行快速粗调节。所述C型钢7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C型钢7的侧剖面与C型槽6相同,所述C型钢7通过C型槽6与外接控制杆5连接。本技术使用时,将装置固定到合适的位置,浇筑架1外壁设置若干个夹具框体2,每个夹具框体2的两侧通过螺栓和六角螺母15连接;在单个夹具框体组装好之后,进行夹紧调整。每个夹具框体2通过C型槽6粗精度调节和螺纹连接杆11精细调节使夹板13与浇筑架1紧密接触从而将浇筑架1夹紧。将夹具框体2固定好之后可以往浇筑架1中进行浇筑,当浇筑面快要溢出夹具框体2时可以再加入一层夹具框体2,将上层夹具框体2的拼接插孔3嵌入下层夹具框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桩双向混凝土浇筑定位装置,包括浇筑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浇筑架(1)外设置有由若干个夹具框体(2)相互叠加组成的定位框架,每个夹具框体(2)的上端面设有拼接插孔(3),下端面对应设有固定柱(4),相邻两个夹具框体(2)之间通过固定柱(4)与拼接插孔(3)拼接;在每个夹具框体(2)的中部设有与浇筑架(1)相匹配的定位套(8),在定位套(8)内对称设有两块定位夹板(13),每块定位夹板(13)的尾端设有夹板调节杆,其夹板调节杆(10)伸出定位套(8)与从夹具框体(2)外侧伸入的外接控制杆(5)连接,并通过夹板调节杆(10)和外接控制杆(5)调节定位夹板(13)夹紧浇筑架(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桩双向混凝土浇筑定位装置,包括浇筑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浇筑架(1)外设置有由若干个夹具框体(2)相互叠加组成的定位框架,每个夹具框体(2)的上端面设有拼接插孔(3),下端面对应设有固定柱(4),相邻两个夹具框体(2)之间通过固定柱(4)与拼接插孔(3)拼接;在每个夹具框体(2)的中部设有与浇筑架(1)相匹配的定位套(8),在定位套(8)内对称设有两块定位夹板(13),每块定位夹板(13)的尾端设有夹板调节杆,其夹板调节杆(10)伸出定位套(8)与从夹具框体(2)外侧伸入的外接控制杆(5)连接,并通过夹板调节杆(10)和外接控制杆(5)调节定位夹板(13)夹紧浇筑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桩双向混凝土浇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框体(2)为中空方形框体,在其中心位置设有圆筒状定位套(8),在夹具框体(2)上端面四个角部分别设有拼接插孔(3),下端面的四个角部对应设有四根固定柱(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桥桩双向混凝土浇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调节杆(10)置于定位套(8)外侧的端部设有螺纹连接杆(11),所述外接控制杆(5)与夹板调节杆(10)的连接端设有螺纹连接套,螺纹连接杆(11)嵌入外接控制杆(5)的螺纹连接套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在外接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琪陈斌董泽堃黄朝纲杨梦健尤涵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