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升降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61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升降柱,包括预埋于地下的箱体,所述箱体四侧均浇筑有水泥,所述箱体底面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箱体四侧均设有若干加固钉,所述箱体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箱体底部安装有若干支柱,所述支柱一并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与螺纹杆连接,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支柱活动匹配,所述升降板安装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与箱体顶部活动匹配,所述电机内置于升降柱,所述升降板连接有胶套,所述胶套外侧连接有套板,所述套板连接有四根防撞柱,所述防撞柱与箱体顶部活动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升降柱
本技术属于智能升降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升降柱。
技术介绍
升降柱,又称升降地柱,升降路桩,防冲撞路桩,液压升降柱,隔离桩等。升降柱广泛用于城市交通、军队及国家重要机关大门及周边、步行街、高速公路收费站、机场、学校、银行、大型会所、停车场等许多场合。通过对过往车辆的限制,有效地保障了交通秩序及主要设施和场所的安全,而智能升降柱即是在升降柱内部增加一些信号模块来指示电机进行运作,实现升降柱的智能升降和远程操控,现已广泛应用于各大城市。然而,现有的智能升降柱却存在以下问题:1、因其一般都由电机驱动升降,电机和升降柱内的线路都需要防水,而目前的升降柱虽多有防水圈,但仍无法完全保证水不进入升降柱内部对线路或模块等元件造成干扰损坏,进而导致升降柱无法正常工作,进一步还可能存在漏电对行人、维护人员造成危险;2,目前升降柱的抗撞能力较差,往往被撞击后就无法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智能升降柱。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升降柱,包括预埋于地下的箱体,所述箱体四侧均浇筑有水泥,所述箱体底面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箱体四侧均设有若干加固钉,所述箱体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箱体底部安装有若干支柱,所述支柱一并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与螺纹杆连接,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支柱活动匹配,所述升降板安装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与箱体顶部活动匹配,所述电机内置于升降柱,所述升降板连接有胶套,所述胶套外侧连接有套板,所述套板连接有四根防撞柱,所述防撞柱与箱体顶部活动匹配。进一步限定,所述加固钉截面呈L型,这样的设计,加强对箱体的固定效果。进一步限定,所述升降柱、防撞柱与箱体活动匹配位置均设有防水圈,这样的设计,增强防水效果。进一步限定,所述箱体底面有斜度,这样的设计,对水的排放更快更迅速更彻底。进一步限定,所述安装板上放置有干燥剂,所述干燥剂围在电机四侧,这样的设计,防止电机受潮。采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采用本技术的结构设计,电机倒置于升降柱内部,从而不易与水进行接触,进而不易受水损坏,防水能力强;2、采用本技术的结构设计,电机倒置于升降柱内部,从而不易与水进行接触,进而不易出现漏电的情况,对行人和维护人员的安全进行保障;3、采用本技术的结构设计,防撞柱配合胶套能有效的缓冲对升降柱的的冲击,甚至在受撞击时无法接触升降柱,从而无法对升降柱及升降柱内部的元件造成损伤,保证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智能升降柱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智能升降柱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箱体1、排水孔2、加固钉3、轴承4、螺纹杆5、支柱6、安装板7、电机8、升降板9、升降柱10、胶套11、套板12、防撞柱1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智能升降柱,包括预埋于地下的箱体1,箱体1四侧均浇筑有水泥,箱体1底面设有若干排水孔2,箱体1四侧均设有若干加固钉3,箱体1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轴承4,轴承4连接有螺纹杆5,箱体1底部安装有若干支柱6,支柱6一并连接有安装板7,安装板7安装有电机8,电机8输出端与螺纹杆5连接,螺纹杆5螺纹连接有升降板9,升降板9与支柱6活动匹配,升降板9安装有升降柱10,升降柱10与箱体1顶部活动匹配,电机8内置于升降柱10,升降板9连接有胶套11,胶套11外侧连接有套板12,套板12连接有四根防撞柱13,防撞柱13与箱体1顶部活动匹配。本实施案例中,在使用一种智能升降柱的时候,控制电机8运行,就能带动螺纹杆5进行旋转,轴承4保证了螺纹杆5的旋转效果,螺纹杆5的旋转就实现了与螺纹杆5螺纹连接的升降板9的升降,当升降板9上升时,即升降柱10上升,同时,升降板9通过胶套11连接的套板12及安装于套板12上的防撞柱13也会随之上升,则防撞柱13就能对升降柱10进行保护,当防撞柱13受撞击时,胶套11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泄力,防止对升降柱10进行直接损伤,则对升降柱10内部的电机8及与电机8配合的元件进行了保护,而且电机8内置于升降柱10的安装方式,使得进入箱体1内部的水无法直接对电机8造成影响,排水孔2也能实时将水排出,从而保证了电机8的使用寿命,综上,防水及防撞效果都强,且结构简单合理,利于生产推广。优选加固钉3截面呈L型,这样的设计,加强对箱体1的固定效果,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加固钉3的形状设计。优选升降柱10、防撞柱13与箱体1活动匹配位置均设有防水圈,这样的设计,增强防水效果,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防水圈的选取。优选箱体1底面有斜度,这样的设计,对水的排放更快更迅速更彻底,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斜度的大小。优选安装板7上放置有干燥剂,干燥剂围在电机8四侧,这样的设计,防止电机8受潮,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干燥的措施。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升降柱,包括预埋于地下的箱体(1),所述箱体(1)四侧均浇筑有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面设有若干排水孔(2),所述箱体(1)四侧均设有若干加固钉(3),所述箱体(1)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轴承(4),所述轴承(4)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箱体(1)底部安装有若干支柱(6),所述支柱(6)一并连接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安装有电机(8),所述电机(8)输出端与螺纹杆(5)连接,所述螺纹杆(5)螺纹连接有升降板(9),所述升降板(9)与支柱(6)活动匹配,所述升降板(9)安装有升降柱(10),所述升降柱(10)与箱体(1)顶部活动匹配,所述电机(8)内置于升降柱(10),所述升降板(9)连接有胶套(11),所述胶套(11)外侧连接有套板(12),所述套板(12)连接有四根防撞柱(13),所述防撞柱(13)与箱体(1)顶部活动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升降柱,包括预埋于地下的箱体(1),所述箱体(1)四侧均浇筑有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面设有若干排水孔(2),所述箱体(1)四侧均设有若干加固钉(3),所述箱体(1)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轴承(4),所述轴承(4)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箱体(1)底部安装有若干支柱(6),所述支柱(6)一并连接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安装有电机(8),所述电机(8)输出端与螺纹杆(5)连接,所述螺纹杆(5)螺纹连接有升降板(9),所述升降板(9)与支柱(6)活动匹配,所述升降板(9)安装有升降柱(10),所述升降柱(10)与箱体(1)顶部活动匹配,所述电机(8)内置于升降柱(10),所述升降板(9)连接有胶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班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升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