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矿车卸载桥的卸载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59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矿山掘进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矿车卸载桥的卸载梁。目的是解决现有卸载桥的卸载梁受冲击易变形、磨损快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矿车卸载桥的卸载梁,包括大梁和引轨,大梁不同部位设置了规格不同的三种短筋板,引轨顶板采用类梯形的结构,侧面增设若干筋板,引轨通过底板设在大梁的上托板顶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卸载梁的结构及受力情况增设若干不同规格的筋板,增强了整体的抗冲击性能,引轨顶板采用有利于卸料滑动的类梯形结构,减少卸料的冲击,并增强了整体的耐磨性能,降低了更换频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矿车卸载桥的卸载梁
本技术属于矿山掘进运输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矿车卸载桥的卸载梁。
技术介绍
底卸式矿车卸载桥广泛应用于采矿领域,卸载桥的工作原理是矿车进入卸载桥后,底部卸载轮作用在卸载梁的引轨上,卸载轮随着引轨下降将矿车底部打开,矿石卸落至溜井。卸矿结束后,矿车继续向前行走,矿车底部卸载轮随着卸载梁引轨的作用慢慢提升,将矿车底部关闭,矿车驶出卸载桥。引轨安装在卸载桥的大梁上,矿车与引轨相互作用卸矿时大梁起到支撑作用。在矿车卸矿的过程中,矿石直接卸下经过引轨和大梁,会对引轨和大梁造成一定的冲击,加快了卸载梁的磨损变形,导致卸载梁更换较为频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卸载桥的卸载梁受冲击易变形、磨损快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矿车卸载桥的卸载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矿车卸载桥的卸载梁,包括大梁和引轨,所述大梁包括左堵板、若干个第一短筋板、若干个第二短筋板、上托板、长筋板、若干个第三短筋板、右堵板和下托板,所述左堵板设在长筋板的左端,所述右堵板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矿车卸载桥的卸载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梁(1)和引轨(2);/n所述大梁(1)包括左堵板(1.1)、若干个第一短筋板(1.2)、若干个第二短筋板(1.3)、上托板(1.4)、长筋板(1.5)、若干个第三短筋板(1.6)、右堵板(1.7)和下托板(1.8),所述左堵板(1.1)设在长筋板(1.5)的左端,所述右堵板(1.7)设在长筋板(1.5)的右端,所述上托板(1.4)设在长筋板(1.5)的顶面,所述下托板(1.8)设在长筋板(1.5)的底面,所述若干个第一短筋板(1.2)均匀设在长筋板(1.5)左部的前后侧面,所述若干个第二短筋板(1.3)均匀设在长筋板(1.5)中部的前后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矿车卸载桥的卸载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梁(1)和引轨(2);
所述大梁(1)包括左堵板(1.1)、若干个第一短筋板(1.2)、若干个第二短筋板(1.3)、上托板(1.4)、长筋板(1.5)、若干个第三短筋板(1.6)、右堵板(1.7)和下托板(1.8),所述左堵板(1.1)设在长筋板(1.5)的左端,所述右堵板(1.7)设在长筋板(1.5)的右端,所述上托板(1.4)设在长筋板(1.5)的顶面,所述下托板(1.8)设在长筋板(1.5)的底面,所述若干个第一短筋板(1.2)均匀设在长筋板(1.5)左部的前后侧面,所述若干个第二短筋板(1.3)均匀设在长筋板(1.5)中部的前后侧面,所述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明郝强何伟郭雷高志杰文胜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