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8403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涉及工程机械维修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移动式基座,所述移动式基座的顶面安装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升降端设置有升降箱,所述移动式基座的顶面设置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至少有两条且关于所述升降架对称设置,所述升降架与所述升降箱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竖直的余量槽,所述余量槽的顶端铰接有支撑杆所述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定位块,所述滑动槽内等距排列设置有螺纹槽,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竖直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用于将所述定位块与所述螺纹槽固定的螺栓,所述定位块的顶面与所述支撑杆的底端铰接连接;以解决升降装置在没有外部固定的情况下,容易因自身的运行而产生大幅晃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维修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的场地中,现有的升降装置都是固定型的升降装置,因而如果想要对一些大型的建筑机械例如搅拌车或者吊车进行检修时,大多都是想办法降低建筑机械的高度,进而让工人进行维修,虽然部分建筑机械都设置有专门的人梯,但是人梯的容纳人数一般只有一人,如果采用不更改建筑机械的状态,利用人梯提升维修人员的高度,这样的维修效率非常低下。而一般而言,升降装置都设置为固定的原因之一,在于如果外部对于升降装置没有固定,当升降装置的高度较高后,升降装置及其容易因为外部的风流等水平作用力而发生较大晃动,进而造成安全隐患。这也是较高的升降装置没有设置为可移动式的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以解决升降装置在没有外部固定的情况下,容易因自身的运行而产生大幅晃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包括移动式基座,所述移动式基座的顶面安装有升降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包括移动式基座(1),所述移动式基座(1)的顶面安装有升降架(2),所述升降架(2)的升降端设置有升降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基座(1)的顶面设置有移动槽(8),所述移动槽(8)至少有两条且关于所述升降架(2)对称设置,所述升降架(2)与所述升降箱(3)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竖直的余量槽(9),所述余量槽(9)的顶端铰接有支撑杆(10), 所述移动槽(8)内滑动安装有定位块(14),所述移动槽(8)内等距排列设置有螺纹槽(15),所述定位块(14)上设置有竖直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用于将所述定位块(14)与所述螺纹槽(15)固定的螺栓(13),所述定位块(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包括移动式基座(1),所述移动式基座(1)的顶面安装有升降架(2),所述升降架(2)的升降端设置有升降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基座(1)的顶面设置有移动槽(8),所述移动槽(8)至少有两条且关于所述升降架(2)对称设置,所述升降架(2)与所述升降箱(3)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竖直的余量槽(9),所述余量槽(9)的顶端铰接有支撑杆(10),所述移动槽(8)内滑动安装有定位块(14),所述移动槽(8)内等距排列设置有螺纹槽(15),所述定位块(14)上设置有竖直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用于将所述定位块(14)与所述螺纹槽(15)固定的螺栓(13),所述定位块(14)的顶面与所述支撑杆(10)的底端铰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2)的顶端安装有稳定箱(4),所述稳定箱(4)内放置有重力球(5),所述稳定箱(4)是圆柱形箱体,所述稳定箱(4)的直径大于所述重力球(5)的直径,沿着所述重力球(5)横截面的周向上一次排列安装有若干阻尼装置(6),所述阻尼装置(6)至少有四个且等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装置(6)包括与所述重力球(5)的表面固定的连接块(61),所述连接块(61)包括与所述重力球(5)接触的弧形面,所述连接块(61)与所述弧形面相对的一面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兵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起能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