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德庆专利>正文

一种无机房电梯轿顶上的活动检修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360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机房电梯轿顶上的活动检修平台,包括轿厢壁板和升降平台支撑臂,轿厢壁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轿厢顶板,轿厢顶板和轿厢壁板组成电梯轿厢,轿厢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平台支撑臂,升降平台支撑臂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平台,升降平台支撑臂和升降平台组成升降检修平台,升降平台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升降平台开关,升降平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平台护栏,轿厢壁板相对的两侧上固定安装有轿架立梁,轿架立梁的上端伸出轿厢壁板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通过升降平台的升降对建筑顶层过高的电梯设备进行检修,解决了目前无机房电梯因顶层过高电梯无法检修设备的困难,提高电梯监督检验的通过率,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机房电梯轿顶上的活动检修平台
本技术涉及电梯检修平台,特别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轿顶上的活动检修平台,属于电梯轿顶检修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电梯的年检周期是一年,一般日常维护的话,电梯应该每月检修,检修时间由电梯运行状况与养护情况综合决定,检修时间应避开人流高峰期(一般是在夜晚),不会影响住户使用。目前传统的无机房电梯采用电梯轿顶来做检修平台,因观赏和标志建筑等原因建筑顶层过高,电梯到达顶层后在电梯轿顶无法对电梯设备进行检修,造成检修困难,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目前传统的无机房电梯采用电梯轿顶来做检修平台,因观赏和标志建筑等原因建筑顶层过高,电梯到达顶层后在电梯轿顶无法对电梯设备进行检修,造成检修困难的缺陷,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轿顶上的活动检修平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无机房电梯轿顶上的活动检修平台,包括轿厢壁板和升降平台支撑臂,所述轿厢壁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轿厢顶板,所述轿厢顶板和轿厢壁板组成电梯轿厢,所述轿厢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平台支撑臂,所述升降平台支撑臂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支撑臂和升降平台组成升降检修平台,所述升降平台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升降平台开关,所述升降平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平台护栏,所述轿厢壁板相对的两侧上固定安装有轿架立梁,所述轿架立梁的上端伸出轿厢壁板设置,所述轿厢顶板上方的两个轿架立梁之间固定安装有轿架上梁,所述轿架上梁设置在升降检修平台的一侧,所述轿厢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轿顶护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平台长0.68m、宽0.58m,所述升降平台的站人面积为长0.6m、宽0.5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平台护栏的高度为1.1m,所述升降平台护栏由扶手、中横档和踢脚板组成,所述升降平台顶部固定安装有呈U型结构设置的扶手,所述扶手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中横档,所述扶手的底部固定安装有0.1m高的踢脚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平台位于最低处时,升降平台护栏的高度小于轿顶护栏的高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平台开关为插接式安全开关,所述升降平台开关串联在安全回路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平台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垂直向下掉落设置的爬梯,所述爬梯为软爬梯。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无机房电梯轿顶上的活动检修平台,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在电梯轿厢顶部的轿厢顶板上增设有由升降平台支撑臂和升降平台组成的升降检修平台,能够通过升降平台的升降对建筑顶层过高的电梯设备进行检修,解决了目前无机房电梯因顶层过高电梯无法检修设备的困难,减少对建筑物的破坏,降低了建筑成本,也大大的提高电梯监督检验的通过率,在升降平台上设置的护栏及爬梯,均提高活动检修平台的使用安全性,方便检修人员对电梯检修作业,实用性更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的结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中:1、轿厢壁板;11、轿厢顶板;2、升降平台支撑臂;3、升降平台;31、升降平台开关;4、升降平台护栏;41、扶手;42、中横档;5、轿架立梁;6、轿架上梁;7、轿顶护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一种无机房电梯轿顶上的活动检修平台,包括轿厢壁板1和升降平台支撑臂2,所述轿厢壁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轿厢顶板11,所述轿厢顶板11和轿厢壁板1组成电梯轿厢,所述轿厢顶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平台支撑臂2,所述升降平台支撑臂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平台3,所述升降平台支撑臂2和升降平台3组成升降检修平台,所述升降平台3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升降平台开关31,所述升降平台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平台护栏4,所述轿厢壁板1相对的两侧上固定安装有轿架立梁5,所述轿架立梁5的上端伸出轿厢壁板1设置,所述轿厢顶板11上方的两个轿架立梁5之间固定安装有轿架上梁6,所述轿架上梁6设置在升降检修平台的一侧,所述轿厢顶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轿顶护栏7。其中,所述升降平台3长0.68m、宽0.58m,所述升降平台3的站人面积为长0.6m、宽0.5m,满足检修人员检修时站立空间的需求,升降平台支撑臂2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其升降的电动液压缸,升降平台支撑臂2和升降平台3组成的升降检修平台与汽车维修用升降的平台同原理使用。其中,所述升降平台护栏4的高度为1.1m,所述升降平台护栏4由扶手41、中横档42和踢脚板组成,所述升降平台3顶部固定安装有呈U型结构设置的扶手41,所述扶手4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中横档42,所述扶手4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0.1m高的踢脚板。其中,所述升降平台3位于最低处时,升降平台护栏4的高度小于轿顶护栏7的高度,避免平台未使用状态下,升降平台护栏4的高度高出轿顶护栏7。其中,所述升降平台开关31为插接式安全开关,所述升降平台开关31串联在安全回路中,升降平台3平台上升到指定高度时通过升降平台开关31用齿条进行机械锁止,使升降平台3稳定使用。其中,所述升降平台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垂直向下掉落设置的爬梯,所述爬梯为软爬梯,当检修高度大于0.5m时,将软爬梯由升降平台3无护栏的一侧放下,软爬梯垂直向下掉落方便人员攀爬。工作原理:使用时,当对顶层过高的无机房电梯检修时,通过升降平台开关31启动由升降平台支撑臂2和升降平台3组成的升降检修平台,升降平台支撑臂2上的电动液压缸通过液压杆驱动升降平台支撑臂2及其顶部的升降平台3升降,在升降平台3升降到需要高度时,通过升降平台开关31使其停止升降,人员站立在升降平台3上能够对建筑顶层过高的电梯设备进行检修,解决了目前无机房电梯因顶层过高电梯无法检修设备的困难,减少对建筑物的破坏,降低了建筑成本,也大大的提高电梯监督检验的通过率,当检修高度大于0.5m时,将软爬梯由升降平台3无护栏的一侧放下,软爬梯垂直向下掉落方便人员攀爬,在升降平台3上设置的护栏及爬梯,均提高活动检修平台的使用安全性,方便检修人员对电梯检修作业,实用性更强。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机房电梯轿顶上的活动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壁板(1)和升降平台支撑臂(2),所述轿厢壁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轿厢顶板(11),所述轿厢顶板(11)和轿厢壁板(1)组成电梯轿厢,所述轿厢顶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平台支撑臂(2),所述升降平台支撑臂(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平台(3),所述升降平台支撑臂(2)和升降平台(3)组成升降检修平台,所述升降平台(3)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升降平台开关(31),所述升降平台(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平台护栏(4),所述轿厢壁板(1)相对的两侧上固定安装有轿架立梁(5),所述轿架立梁(5)的上端伸出轿厢壁板(1)设置,所述轿厢顶板(11)上方的两个轿架立梁(5)之间固定安装有轿架上梁(6),所述轿架上梁(6)设置在升降检修平台的一侧,所述轿厢顶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轿顶护栏(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机房电梯轿顶上的活动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壁板(1)和升降平台支撑臂(2),所述轿厢壁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轿厢顶板(11),所述轿厢顶板(11)和轿厢壁板(1)组成电梯轿厢,所述轿厢顶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平台支撑臂(2),所述升降平台支撑臂(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平台(3),所述升降平台支撑臂(2)和升降平台(3)组成升降检修平台,所述升降平台(3)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升降平台开关(31),所述升降平台(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平台护栏(4),所述轿厢壁板(1)相对的两侧上固定安装有轿架立梁(5),所述轿架立梁(5)的上端伸出轿厢壁板(1)设置,所述轿厢顶板(11)上方的两个轿架立梁(5)之间固定安装有轿架上梁(6),所述轿架上梁(6)设置在升降检修平台的一侧,所述轿厢顶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轿顶护栏(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房电梯轿顶上的活动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3)长0.68m、宽0.58m,所述升降平台(3)的站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德庆
申请(专利权)人:梁德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