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基于网络的文档审阅工具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8336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计算机网络中协助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以对文档侵害最小的方式集体创建文档的方法和系统。首先在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图形界面内显示文档,使得这个文档也可以在计算机网络内若干计算机的任何一个上显示。然后,标明文档上用户可以加评述的部分。文档的这些部分自动与可显示界面配合,供用户输入对文档的评述。这种可显示界面对用户输入作出响应,在图形界面内显示。(*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改进的信息检索方法和系统有关。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与利用图形用户界面的改进的信息检索方法和系统有关。再具体些说,本专利技术与集体创建和修改基于网络的文档的方法和系统有关。诸如远程网络那样的计算机化的信息资源的发展使数据处理系统的用户能与其他服务器和网络连接,从而可以在一个电子媒体中检索到大量以前不可能得到的电子信息。这种电子信息日益取代了一些比较传统的信息传输手段,如报纸、杂志,甚至电视。在通信中,一组相互不同的计算机网络可以由一些处理数据传送和将来自发送网络的消息变换成遵从接收网络所用的协议(如必要的化分组)的“网关”连接在一起。网关是一种用来连接不同网络(即遵从不同通信协议的网络)的装置,使得电子信息可以从一个网络传到另一个网络。网关传送电子信息,将这种信息变换成与下一个网络传送和分发所用的协议相兼容的形式。这些年来常用的一种远程网是因特网。因特网是互联网的英文简称,通常指一个由一系列遵从在计算机联网
内众所周知的TCP/IP协议组的网络和网关构成的集合体。TCP/IP是TransportControl Protocol/Interface Program(传输控制协议/接口程序)的缩写,是一个由国防部为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开发的软件协议。因特网可以描述成一个由计算机互连的分布在各地区的远程计算机网构成的系统,这些计算机执行联网协议,使用户可以交互作用共享这些网上的信息。由于这种广泛的信息共享,诸如因特网之类的远程网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开放”系统,开发者能设计执行各种专用操作或服务的软件应用,几乎不受什么限制。在数据处理网之间传送的电子信息通常呈现为超文本形式,即以将文本、图像、声音和动作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的非顺序关联网的方式提供信息,使用户可“浏览”或“引导”到有关主题,而无论这些主题出现的次序如何。这些链接通常是由超文本文档的作者和用户建立的,这取决于这个超文本文档的意图。例如,如果在各链接之间移动到在数据处理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内显示的一篇文章中的词“iron(铁)”上,那就可能将用户引导到由词“iron”键接的化学元素周期表或欧洲中世纪武器中铁的使用情况。术语“超文本”是在60年代创造的,用来描述由计算机给出的表示与书籍、电影和语音的线性格式相反的非线性的思维结构。但是,术语“超媒体”却是近来才出现的,它几乎是“超文本”的同义词,但涉及的是超文本的非文本部分,如动画制作、录取的声音和影像。超媒体将图形、声音、影像或它们之间的任何组合集成入一个基本上关联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超媒体以及超文本,特别是在采用由用户控制进行选择的交互格式情况下,环绕着提供一种工作和学习环境的思想构成,模拟人的思维。也就是说,所提供的环境使用户可以将一些主题之间联系起来,而不是依次从一个主题移到下一个主题,像字母表中那样。因此,超媒体以及超文本的主题是以在信息检索期间使用户可以从一个源跳到其他有关的源的方式链接的。超链接信息包含在超媒体和超文本的文档内,使用户只要点击(用鼠标器或其他指点装置)一下超链接的主题就可回到“原来的”或参考查阅的网站。一种遵从超文本和超媒体传统的典型联网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客户机”是一个类别或组中的一员,它利用与它无关的另一个类别或组的服务。因此,在计算中,一个客户机就是一个请求由另一个程序提供的服务的过程(粗略地说是一个程序或任务)。客户机过程利用请求得到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这其他程序或服务本身的任何运行情况。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中,特别是在联网系统中,客户机通常就是一个访问另一个计算机(即服务器)提供的共享网络资源的计算机。用户对信息的请求可由一个客户机应用程序发送给一个服务器。服务器典型的是一个可通过诸如因特网那样的远程网访问的远程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对原始的(如未处理的)信息源(如新闻发布单位或新闻报道组)进行扫描和搜索。根据用户提出的请求,服务器给出经筛选的电子信息,作为服务器对客户机过程的响应。客户机过程可以在第一计算机系统内激活,而服务器过程可以在通过通信媒体与第一计算机系统通信的第二计算机系统内激活,从而提供了分布式的功能,使多个客户机都具有能利用服务器的信息收集能力的优点。客户机和服务器利用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提供的功能进行通信。万维网(WWW),简称为“web”,包括那些依附于这个标准(即HTTP)的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允许客户机通过一个诸如统一资源定位器(URL)那样的计算机或数据处理系统的网址进行访问。这个网址可以称为统一资源定位器地址。例如,通信可以在一种通信媒体上进行。具体地说,客户机和服务器可以通过串行线路因特网协议(SLIP)或高容量通信的TCP/IP连接相互连接。在客户机内激活的是第一过程,称为“浏览器”,它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为用户显示信息。服务器本身执行相应服务器软件,以HTTP响应形式将信息送至客户机。HTTP响应相当于用超文本置标语言(HTML)或服务器产生的其他数据构成的“网页”。每个网页也可以简称为一页。客户机和服务器通常通过图形用户界面为用户显示浏览器和其他远程网数据。图形用户界面是一种显示格式,能使用户通过指点屏幕上的图标和菜单选项表可以选取命令、启动程序和看到文件和其他选项的表。选择通常可以用键盘或鼠标器激活。一般通过指定一个唯一的网址(即统一资源定位器)来获得因特网服务。统一资源定位器的地址有两个主要部分需采用的协议和目标路径名。例如,统一资源定位器的地址“http//www.uspto.gov”(即美国专利商标局的主页)指定了一个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和一个服务器中路径名(“www.uspto.gov”)。服务器名配有一个唯一的数字值(ICP/IP地址)。个人计算机在近十年中的进展已加速了web和因特网的日常应用。最近几年售出的几乎每台计算机都在某点已经或将要挂到因特网服务提供商。全球有二至三千万人经常利用某种形式的因特网服务。万维网本身的图形部分内容一般堆积到二千二百万“页”以上,并且以每月超过一百万个新页的速度增长。像因特网“搜索引擎”那样的免费或较经济的计算机软件应用使得追随个人能获取关注主题的信息的部门非常简单。只要输入主题或关键词,就可以产生一个列有网站(即web网站)的表。因此,在有成千上万的公司、大学、政府机关、博物馆和市政机关发布“主页”的情况下,因特网就是一个无价的资源。稍许练习后,甚至一个新手也能扫视好几百万网页或好几千个新闻单位,不仅可以得到一般关注的主题,而且还能得到精确的数据。因特网接入和有关应用的市场爆炸性地增长,比预计的还要快,几乎三个月要翻倍。由于近些年来“因特网”和所谓的“万维网”的增长,使得处在不同地区的用户现在可以利用这种技术的优点共同完成或集体编写文档。然而,当前的一些工具不允许通过web和因特网分散地审阅文档。现行的集体编写方法通常既费时又麻烦,而且会侵害文档。各组员加在可审阅文档各部分的意见在当前的情况下会堆积在文档上,从而很难与文档本身相区别。虽然已经作了一些努力,提出了一些部分解决的方法,但不是过多侵害了审阅界面,就是很难与非HTML格式通用。由此可见,需要有一个非侵害性的容易使用的文档审阅界面,可供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审阅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计算机网络中协助用户通过所述计算机网络以使文档受侵害最小的方式集体创建文档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在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图形界面内显示一个文档,使得所述文档也可以在所述计算机网络中的若干计算机的任何一个计算机上显示; 指定所述文档的可由用户加评述的部分; 自动使一个允许用户输入对所述文档的评述的可显示界面与所述文档的所述部分配合; 响应用户输入,在所述图形界面内显示所述可显示界面;以及 允许一个用户在所述所显示界面内输入对所述文档的评述,使得所述评述可以存储起来,以备以后检索出来在创建所述文档中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拉特利奇戴卡尔威廉罗梅罗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