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19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软管,包括管体和管盖,管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管身、管颈和管头,管颈的直径大于管头的直径、小于管身的直径,管颈的高度大于管头的高度。管盖旋紧后覆盖管头和管颈,对接于管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管头和管身之间加设管颈过滤,在注塑成型工艺上,容易实现将管头口径做到最大,便于灌装内料,提高灌装效率,管头、管径、管身的直径设计更有利于产品的注塑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软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软管。[
技术介绍
]现有包装软管的瓶体无论多大的管身,因为注塑工艺的问题,管口都要收到很小,无法做大口径,管口小,不利于快速灌装,也不利于后续大容量出料的设计。并且,大口径管口与管盖旋接时,容易滑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身具有大口径管口,旋盖不易滑丝的包装软管。该包装软管便于高速灌装,管盖旋接稳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装软管,包括管体和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管身、管颈和管头,所述管颈的直径大于所述管头的直径、小于所述管身的直径。如上所述的一种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颈的高度大于所述管头的高度。如上所述的一种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旋紧后覆盖所述管头和所述管颈,对接于所述的管身。如上所述的一种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颈与所述管身的直径差小于所述管颈与所述管头的直径差。如上所述的一种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颈与管头之间形成第一管肩,所述第一管肩与所述管头之间设有止旋扣,所述的管盖内设有与所述止旋扣配合防止所述管盖旋转过度的抵接扣。如上所述的一种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盖内设有防止所述止旋扣对接抵接扣后回旋的锁紧扣。如上所述的一种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旋扣为两个对称分布在所述管头外周壁的凸起部,所述抵接扣为两个对称分布在所述管头内的内螺纹外壁的凸起部。如上所述的一种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扣为两个分别邻近对应抵接扣的折弯臂,所述锁紧扣的内侧壁能够抵接止旋扣的外侧壁。如上所述的一种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颈与所述管身之间形成第二管肩,所述第二管肩的宽度小于5mm。如上所述的一种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身、管颈和管头为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管头和管身之间加设管颈过滤,在注塑成型工艺上,容易实现将管头口径做到最大,便于灌装内料,提高灌装效率,管头、管径、管身的直径设计更有利于产品的注塑成型。本技术在管头与管颈之间设置止旋扣、抵接扣、锁紧扣相互配合防止管盖过度旋转或易于回旋的问题,容易注塑成型,锁定也更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管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包装软管,包括管体1和管盖2,管体1一端封尾,一端开口,管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管身11、管颈12和管头13,管颈12的直径大于管头13的直径、小于管身11的直径,管身11一端为管体1的封尾端,一端为连接管颈12的连接端,所述管身11的直径为管身11连接端的直径。管身11通过管颈12的过渡连接管头13,可以将管头13的管口口径做到最大,便于快速灌装内料,提高灌装效率。当然,如果将管盖2的出料口做大,也可以增大出料量。优选地,管颈12的高度大于管头13的高度,更有利于注塑成型。管盖2旋紧后覆盖管头13和管颈12,对接于管身11,有利于管盖内结构的注塑成型。优选地,管颈12与管身11的直径差小于管颈12与管头13的直径差。更有利于管颈12与大口径管头13的注塑成型。更优选地,管颈12与管头13之间形成第一管肩14,第一管肩14与管头13之间设有止旋扣3,管盖2内设有与止旋扣3配合防止管盖2旋转过度的抵接扣21。管盖2内设有防止止旋扣3对接抵接扣21后回旋的锁紧扣22。进一步地,管盖2内设有一个与管头13匹配的内螺纹腔壁20,止旋扣3为两个对称分布在管头13外周壁的凸起部,抵接扣21为两个对称分布在管头13内的内螺纹腔壁20外壁的凸起部。抵接扣21在周向旋转方向抵接止旋扣3使其停止旋转。更进一步地,锁紧扣22为两个分别邻近对应抵接扣21的折弯臂,在管头2的径向方向上,锁紧扣22的内侧壁能够抵接止旋扣3的外侧壁。优选地,止旋扣3的外侧壁为弧面,锁紧扣22与其配合,从径向上卡紧止旋扣3的径向外侧壁,防止管盖2在未施力情况下轻易回旋。进一步优先地,管颈12与管身11之间形成第二管肩15,第二管肩15的宽度小于5mm,保证管颈12足够强度的同时,易于实现一次注塑成型及连接强度。更进一步地,管身11、管颈12和管头13为一体成型,管盖2为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管体本身会比较结实,强度耐用耐挤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软管,包括管体(1)和管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管身(11)、管颈(12)和管头(13),所述管颈(12)的直径大于所述管头(13)的直径、小于所述管身(11)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软管,包括管体(1)和管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管身(11)、管颈(12)和管头(13),所述管颈(12)的直径大于所述管头(13)的直径、小于所述管身(11)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颈(12)的高度大于所述管头(13)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2)旋紧后覆盖所述管头(13)和所述管颈(12),对接于所述的管身(1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颈(12)与所述管身(11)的直径差小于所述管颈(12)与所述管头(13)的直径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颈(12)与管头(13)之间形成第一管肩(14),所述第一管肩(14)与所述管头(13)之间设有止旋扣(3),所述的管盖(2)内设有与所述止旋扣(3)配合防止所述管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敬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利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