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出行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007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出行童车,用于婴幼儿、儿童的外出或学步,包括包括本体、遮阳篷、转换杆以及变换车架,本体呈蛋壳型,本体的中部设置有护栏,本体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脚踏板,本体的中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扶手组件和后扶手组件,前扶手组件包括前扶手和前转盘,后扶手组件包括后扶手和后转盘,转换杆的两端均连接有卡扣。本体与转换杆之间设置有减震组件,通过后扶手将翻至本体的后方位置,可以作为支撑杆支撑本体,防止本体发生侧翻、后翻。通过将转换杆拆开倒置过来便形成摇椅,通过拆去本体,将转换杆与高度调节杆、万向轮组成学步车或助推车,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实现了一车多用的目的,减少了家庭在不同时期购买多辆车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出行童车
本技术涉及婴幼儿外出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出行童车。
技术介绍
婴儿推车是婴儿的“交通工具”,需要有人协助推着或者拉着才能走的车子。婴儿推车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骑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在某些时刻婴儿推车会造成累赘,但总体用处大于坏处。带着宝宝出门一直抱着宝宝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并且宝宝的体力没有成年人的好。再一段时间过后,宝宝就会需要休息。抱着宝宝容易让宝宝谁的不安稳,引发哭闹。市场上的婴幼儿推车,功能比较少,大部分只适用于针对婴儿时期,当婴幼儿在哭闹时,只能将推车前后推动或左右晃动摇篮达到安抚婴幼儿的目的,当幼儿需要学走路时,父母就需要购买学步车或助推车,增加了家庭的开支。所以,现有技术中的推车,功能比较少,没有实现一车多用的目的,无形中增加了家庭购买其他车的开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出行童车,拆卸、安装转换杆与变换车架,将童车变形成摇椅、学步车、助推车或儿童玩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出行童车,用于婴幼儿、儿童的外出或学步,包括包括本体、遮阳篷、转换杆以及变换车架,本体呈蛋壳型,本体的上部与遮阳篷活动连接,遮阳篷的两端安装在本体的两端,本体的底面与变换车架的内表面适配,变换车架的底部外表面与转换杆可拆卸连接,变换车架用于本体变换形状时支撑本体的底部。本体的中部设置有护栏,护栏的两端与本体中部两端转动连接,护栏第一角度阈值内转动,护栏用于防止婴幼儿从本体内爬出来。本体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脚踏板,脚踏板为伸缩板。本体的下部两侧边均设置有储物仓,储物仓的外表面与本体的表面同平面。本体的中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扶手组件和后扶手组件,前扶手组件位于遮阳篷的底部,前扶手组件包括前扶手和前转盘,前扶手的一端与遮阳篷的底部连接,前扶手的另一端与前转盘连接,前扶手的另一端、前转盘、护栏的末端同轴连接,护栏围绕前转盘在角度阈值内转动。后扶手组件包括后扶手和后转盘,后扶手的末端与后转盘同轴连接,后扶手围绕后转盘在第二角度阈值转动,后扶手用于支撑本体。转换杆的两端均连接有卡扣,卡扣包括球体和半壳,半壳包覆半个球体,半壳连接有高度调节杆,高度调节杆的末端连接有车轮罩,车轮罩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车轮罩的内部设置有刹片。本体与转换杆之间设置有减震组件,减震组件的上端与本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减震组件的下端与转换杆可拆卸连接,减震组件用于缓冲万向轮在颠簸路段传递给本体的力,保护婴幼儿减少颠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后扶手将翻至本体的后方位置,可以作为支撑杆支撑本体,防止本体发生侧翻、后翻。通过将转换杆拆开倒置过来便形成摇椅,通过拆去本体,将转换杆与高度调节杆、万向轮组成学步车或助推车,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实现了一车多用的目的,减少了家庭在不同时期购买多辆车费用。进一步优选为:遮阳篷为折叠式遮阳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叠式遮阳篷实现任意张开或收起,可根据外出环境的实际需要对婴幼儿进行不同程度的遮挡。进一步优选为:第一角度阈值为0-90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护栏在0度时,护栏位于婴幼儿的前面,防止婴幼儿翻出本体,起到保护作用,当护栏在90度时,护栏位于遮阳篷的上部,对遮阳篷起固定的作用,防止遮阳篷在收起后又自动张开,所以,护栏在0-90度的范围内,对遮阳篷实现不同位置的固定。进一步优选为:脚踏板与本体铰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幼儿需要伸腿舒展时,可以通过打开脚踏板,使脚踏板与本体组成一定的角度,既可以阻挡婴幼儿,又可以给婴幼儿带来舒适感。进一步优化为:储物仓为按压式储物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式储物仓结构简单,打开、关闭方便,使本体的整体结构紧凑。进一步优化为:第二角度阈值为0-120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后扶手在0度时,后扶手作为扶手,用于手部持握,当后扶手在120度时,与地面接触,形成支撑作用,以实现对本体的支撑。进一步优化为:高度调节杆为伸缩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伸长或缩短高度调节杆的长度,实现调节本体的整体高度。进一步优化为:刹片为弹簧刹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本体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停止时,通过脚踩车轮罩,使车轮罩对刹片施加一个作用力,刹片受到作用力后下压万向轮,并与万向轮完全接触,卡住万向轮,起到停止本体运动的作用。进一步优化为:减震组件包括弹簧杆和固定杆,弹簧杆的上端与本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弹簧杆伸入固定杆中,固定杆的下端与转换杆可拆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平整的地面上运动时,通过弹簧杆在固定杆内上下往复运动,减少地面对本体的颠簸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车轮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转换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本体;11-护栏;12-脚踏板;13-储物仓;2-减震组件;21-弹簧杆;22-固定杆;3-转换杆;4-变换车架;5-车轮罩;6-卡扣;7-万向轮;8-遮阳篷;9-前扶手组件;91-前扶手;92-前转盘;10-后扶手组件;101-后扶手;102-后转盘;13-高度调节杆;14-刹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图2、图3以及图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介绍。一种多功能出行童车,用于婴幼儿、儿童的外出或学步,如图1所示,包括本体1、遮阳篷8、转换杆3以及变换车架4,本体1呈蛋壳型,本体1的上部与遮阳篷8活动连接,遮阳篷8的两端安装在本体1的两端,本体1的底面与变换车架4的内表面适配,变换车架4的底部外表面与转换杆3可拆卸连接,变换车架4用于本体1变换形状时支撑本体1的底部。整体结构是婴幼儿的座椅,婴幼儿可以躺、卧在本体1内,当把转换杆3与变换车架4拆开时,本体1就成为儿童玩耍时的蛋壳式玩具。当把转换杆3拆卸后倒置过来安装在变换车架4的底部外表面时,如图3所示,整体结构就变形成摇椅,通过上下摇动护栏11或后扶手101,实现上下摇动本体1的作用,给婴幼儿带来舒适的感觉。当把转换杆3拆卸下来后,转换杆3、高度调节杆13以及万向轮7共同组成学步车、助推车,如图4所示,幼儿可以站在学步车的中心学习走路,还可手推助推车的转换杆3学习走路或玩耍。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护栏11,护栏11的两端与本体1中部两端转动连接,护栏11第一角度阈值内转动,护栏11用于防止婴幼儿从本体1内爬出来。第一角度阈值为0-90度。当护栏11在0度时,护栏11位于婴幼儿的前面,防止婴幼儿翻出本体1,起到保护作用,当护栏11在90度时,护栏11位于遮阳篷8的上部,对遮阳篷8起固定的作用,防止遮阳篷8在收起后又自动张开,所以,护栏11在0-90度的范围内,对遮阳篷8实现不同位置的固定。本体1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脚踏板12,脚踏板12为伸缩板。本体1的下部两侧边均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出行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遮阳篷、转换杆以及变换车架,所述本体呈蛋壳型,所述本体的上部与所述遮阳篷活动连接,所述遮阳篷的两端安装在所述本体的两端,所述本体的底面与所述变换车架的内表面适配,所述变换车架的底部外表面与所述转换杆可拆卸连接,所述变换车架用于所述本体变换形状时支撑所述本体的底部;/n所述本体的中部设置有护栏,所述护栏的两端与所述本体中部两端转动连接,所述护栏第一角度阈值内转动,所述护栏用于防止婴幼儿从所述本体内爬出来;/n所述本体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为伸缩板;所述本体的下部两侧边均设置有储物仓,所述储物仓的外表面与所述本体的表面同平面;/n所述本体的中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扶手组件和后扶手组件,所述前扶手组件位于所述遮阳篷的底部,所述前扶手组件包括前扶手和前转盘,所述前扶手的一端与所述遮阳篷的底部连接,所述前扶手的另一端与所述前转盘连接,所述前扶手的另一端、所述前转盘、所述护栏的末端同轴连接,所述护栏围绕所述前转盘在所述角度阈值内转动;/n所述后扶手组件包括后扶手和后转盘,所述后扶手的末端与所述后转盘同轴连接,所述后扶手围绕所述后转盘在第二角度阈值转动,所述后扶手用于支撑所述本体;/n所述转换杆的两端均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包括球体和半壳,所述半壳包覆半个所述球体,所述半壳连接有高度调节杆,所述高度调节杆的末端连接有车轮罩,所述车轮罩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车轮罩的内部设置有刹片;/n所述本体与所述转换杆之间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本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减震组件的下端与所述转换杆可拆卸连接,所述减震组件用于缓冲所述万向轮在颠簸路段传递给所述本体的力,保护婴幼儿减少颠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出行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遮阳篷、转换杆以及变换车架,所述本体呈蛋壳型,所述本体的上部与所述遮阳篷活动连接,所述遮阳篷的两端安装在所述本体的两端,所述本体的底面与所述变换车架的内表面适配,所述变换车架的底部外表面与所述转换杆可拆卸连接,所述变换车架用于所述本体变换形状时支撑所述本体的底部;
所述本体的中部设置有护栏,所述护栏的两端与所述本体中部两端转动连接,所述护栏第一角度阈值内转动,所述护栏用于防止婴幼儿从所述本体内爬出来;
所述本体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为伸缩板;所述本体的下部两侧边均设置有储物仓,所述储物仓的外表面与所述本体的表面同平面;
所述本体的中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扶手组件和后扶手组件,所述前扶手组件位于所述遮阳篷的底部,所述前扶手组件包括前扶手和前转盘,所述前扶手的一端与所述遮阳篷的底部连接,所述前扶手的另一端与所述前转盘连接,所述前扶手的另一端、所述前转盘、所述护栏的末端同轴连接,所述护栏围绕所述前转盘在所述角度阈值内转动;
所述后扶手组件包括后扶手和后转盘,所述后扶手的末端与所述后转盘同轴连接,所述后扶手围绕所述后转盘在第二角度阈值转动,所述后扶手用于支撑所述本体;
所述转换杆的两端均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包括球体和半壳,所述半壳包覆半个所述球体,所述半壳连接有高度调节杆,所述高度调节杆的末端连接有车轮罩,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韬李美梦杨晨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