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弱覆盖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786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弱覆盖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将目标区域的全量MR采样点布局在预设规格的栅格中,确定每个栅格的MR采样点覆盖率,该MR采样点用于表示目标区域内一个终端在一个采样时间点内使用的业务;针对每个所述栅格,根据栅格的MR采样点覆盖率,确定栅格是否为弱覆盖栅格;若栅格为弱覆盖栅格,则根据弱覆盖栅格内每个MR采样点,确定弱覆盖栅格是否存在弱覆盖的影响因素;若不存在所述影响因素,则对所述弱覆盖栅格进行覆盖调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快速精确地分析小区弱覆盖问题,进而能够提供较优的弱覆盖的解决方案,避免弱覆盖问题的解决时长和周期较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区弱覆盖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小区弱覆盖分析
,尤其涉及一种小区弱覆盖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质量越来越受重视,其中,良好的无线覆盖是保证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的前提,但是,无线覆盖往往存在弱覆盖问题,弱覆盖的发现来源主要有路测、用户投诉、测量报告(MeasurementReport,MR)数据等。目前,弱覆盖的成因分为多种,现网中一部分的弱覆盖问题并不是站间距过大导致的,其中涉及到故障、工程质量、天馈工参不合理、功率设置不合理等各式各样的因素,现有的技术方案着重于如何对弱覆盖区域进行定位,但是针对弱覆盖成因的分析往往通过人工分析,浪费资源且分析难度大、精准度较低,进而无法提供较优的弱覆盖的解决方案,导致弱覆盖问题的解决时长和周期较长。因此,现有技术无法快速精确地分析小区弱覆盖问题,进而无法提供较优的弱覆盖的解决方案,导致弱覆盖问题的解决时长和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弱覆盖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快速精确地分析小区弱覆盖问题,进而能够提供较优的弱覆盖的解决方案,避免弱覆盖问题的解决时长和周期较长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弱覆盖分析方法,包括:将目标区域的全量MR采样点布局在预设规格的栅格中,确定每个栅格的MR采样点覆盖率,所述MR采样点用于表示所述目标区域内一个终端在一个采样时间点内使用的业务;针对每个所述栅格,根据所述栅格的MR采样点覆盖率,确定所述栅格是否为弱覆盖栅格;若所述栅格为弱覆盖栅格,则根据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每个所述MR采样点,确定所述弱覆盖栅格是否存在弱覆盖的影响因素;若不存在所述影响因素,则对所述弱覆盖栅格进行覆盖调优。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确定每个栅格的MR覆盖率,包括:获取全量MR采样点中的每个MR采样点的信息,所述MR采样点的信息包括主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至少一个邻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所述主服务小区的PCI、所述主服务小区的经纬度信息、所述主服务小区的方位角信息、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的经纬度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的方位角信息;根据每个所述MR采样点的信息,计算每个所述MR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根据每个所述MR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每个栅格的MR覆盖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每个所述MR采样点,确定所述弱覆盖栅格是否存在弱覆盖的影响因素,包括:针对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每个所述MR采样点,确定是否满足多个影响因素类型中任一影响因素类型匹配的影响条件,所述多个影响因素类型至少包括:漏配邻区类型、切换不及时类型以及故障影响类型;若满足任一影响因素类型匹配的影响条件,则确定存在所述影响因素,并根据所述影响因素类型进行小区覆盖优化;若不满足任一影响因素类型匹配的影响条件,则确定不存在所述影响因素。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针对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每个所述MR采样点,确定是否满足多个影响因素类型中任一影响因素类型匹配的影响条件,包括:针对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每个所述MR采样点,执行以下步骤,直至当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满足下述步骤的MR采样点所占比例大于第一预设比例时,确定满足所述多个影响因素类型中任一影响因素类型匹配的影响条件,且所述影响因素类型为漏配邻区类型:若所述MR采样点的主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与所述MR采样点的每个邻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之差大于预设阈值且所述MR采样点的每个邻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等于预设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时,计算所述弱覆盖栅格与所述MR采样点的主服务小区的第一距离、所述弱覆盖栅格与所述MR采样点的每个邻小区的第二距离、所述MR采样点的主服务小区的第一站间距以及每个邻小区的第二站间距;若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站间距、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站间距,且所述MR采样点的主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与所述MR采样点的每个邻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对应的小区关系未在已配置的邻区关系列表中时,确定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满足上述步骤的MR采样点加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针对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每个所述MR采样点,确定是否满足多个影响因素类型中任一影响因素类型匹配的影响条件,包括:针对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每个所述MR采样点,执行以下步骤,直至当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满足下述步骤的MR采样点所占比例大于第二预设比例时,确定满足所述多个影响因素类型中任一影响因素类型匹配的影响条件,且所述影响因素类型为切换不及时类型:若所述MR采样点的主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与所述MR采样点的每个邻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之差大于预设阈值且所述MR采样点的每个邻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等于预设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时,计算所述弱覆盖栅格与所述MR采样点的主服务小区的第一距离、所述弱覆盖栅格与所述MR采样点的每个邻小区的第二距离、所述MR采样点的主服务小区的第一站间距以及每个邻小区的第二站间距;若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站间距、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站间距,且所述MR采样点的主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与所述MR采样点的每个邻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对应的小区关系在已配置的邻区关系列表中时,确定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满足上述步骤的MR采样点加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针对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每个所述MR采样点,确定是否满足多个影响因素类型中任一影响因素类型匹配的影响条件,包括:获取所述弱覆盖栅格的中心经纬度信息;根据所述弱覆盖栅格的中心经纬度信息、所述弱覆盖栅格的主服务小区的经纬度信息以及所述弱覆盖栅格的至少一个邻小区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所述弱覆盖栅格与周围站点的目标距离;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判断是否满足预设规则,若满足所述预设规则,则确定满足所述多个影响因素类型中任一影响因素类型匹配的影响条件,且所述影响因素类型为故障影响类型;相应的,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判断是否满足预设规则,包括:根据所述目标距离,确定所述弱覆盖栅格距离最近的预设数目的宏基站,若所述弱覆盖栅格与所述宏基站存在覆盖影响的故障,则确定满足所述预设规则;和/或,根据所述目标距离,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弱覆盖栅格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室分基站,若存在,且所述室分基站存在影响覆盖的故障时,确定满足所述预设规则。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对所述弱覆盖栅格进行覆盖调优,包括:对所述弱覆盖栅格的周边小区进行参数调整,调整后针对所述弱覆盖栅格的每个主服务小区执行以下步骤,直至计算得到的所述主服务小区的综合得分最高的小区:根据所述弱覆盖栅格的全量MR采样点及对应的各个主服务小区,计算出所述主服务小区的MR采样点占比;针对所述弱覆盖栅格的每个主服务小区,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弱覆盖栅格与各个所述主服务小区的第一距离,计算所述主服务小区衰耗系数的比例;根据所述主服务小区的MR采样点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区弱覆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目标区域的全量MR采样点布局在预设规格的栅格中,确定每个栅格的MR采样点覆盖率,所述MR采样点用于表示所述目标区域内一个终端在一个采样时间点内使用的业务;/n针对每个所述栅格,根据所述栅格的MR采样点覆盖率,确定所述栅格是否为弱覆盖栅格;/n若所述栅格为弱覆盖栅格,则根据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每个所述MR采样点,确定所述弱覆盖栅格是否存在弱覆盖的影响因素;/n若不存在所述影响因素,则对所述弱覆盖栅格进行覆盖调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区弱覆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目标区域的全量MR采样点布局在预设规格的栅格中,确定每个栅格的MR采样点覆盖率,所述MR采样点用于表示所述目标区域内一个终端在一个采样时间点内使用的业务;
针对每个所述栅格,根据所述栅格的MR采样点覆盖率,确定所述栅格是否为弱覆盖栅格;
若所述栅格为弱覆盖栅格,则根据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每个所述MR采样点,确定所述弱覆盖栅格是否存在弱覆盖的影响因素;
若不存在所述影响因素,则对所述弱覆盖栅格进行覆盖调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个栅格的MR覆盖率,包括:
获取全量MR采样点中的每个MR采样点的信息,所述MR采样点的信息包括主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至少一个邻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所述主服务小区的PCI、所述主服务小区的经纬度信息、所述主服务小区的方位角信息、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的经纬度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邻小区的方位角信息;
根据每个所述MR采样点的信息,计算每个所述MR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
根据每个所述MR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每个栅格的MR覆盖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每个所述MR采样点,确定所述弱覆盖栅格是否存在弱覆盖的影响因素,包括:
针对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每个所述MR采样点,确定是否满足多个影响因素类型中任一影响因素类型匹配的影响条件,所述多个影响因素类型至少包括:漏配邻区类型、切换不及时类型以及故障影响类型;
若满足任一影响因素类型匹配的影响条件,则确定存在所述影响因素,并根据所述影响因素类型进行小区覆盖优化;
若不满足任一影响因素类型匹配的影响条件,则确定不存在所述影响因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每个所述MR采样点,确定是否满足多个影响因素类型中任一影响因素类型匹配的影响条件,包括:
针对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每个所述MR采样点,执行以下步骤,直至当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满足下述步骤的MR采样点所占比例大于第一预设比例时,确定满足所述多个影响因素类型中任一影响因素类型匹配的影响条件,且所述影响因素类型为漏配邻区类型:
若所述MR采样点的主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与所述MR采样点的每个邻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之差大于预设阈值且所述MR采样点的每个邻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等于预设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时,计算所述弱覆盖栅格与所述MR采样点的主服务小区的第一距离、所述弱覆盖栅格与所述MR采样点的每个邻小区的第二距离、所述MR采样点的主服务小区的第一站间距以及每个邻小区的第二站间距;
若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站间距、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站间距,且所述MR采样点的主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与所述MR采样点的每个邻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对应的小区关系未在已配置的邻区关系列表中时,确定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满足上述步骤的MR采样点加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每个所述MR采样点,确定是否满足多个影响因素类型中任一影响因素类型匹配的影响条件,包括:
针对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每个所述MR采样点,执行以下步骤,直至当所述弱覆盖栅格内满足下述步骤的MR采样点所占比例大于第二预设比例时,确定满足所述多个影响因素类型中任一影响因素类型匹配的影响条件,且所述影响因素类型为切换不及时类型:
若所述MR采样点的主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与所述MR采样点的每个邻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之差大于预设阈值且所述MR采样点的每个邻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等于预设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发龙李春苗杨振东柯小玲肖慧桥李召华马莹杜成万其斌林登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