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非正交多址随机接入通信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785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非正交多址随机接入通信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基于车载雷达感知结果,确定通信资源占用信息、实时路况信息,实时路况信息包括障碍物信息和通信设备的类型、位置信息;将通信资源占用信息、实时路况信息输入预先训练的马尔科夫决策模型,确定智能车辆的动作决策,动作决策包括为智能车辆分配通信资源;基于所分配的通信资源,以非正交多址随机接入方式接入目标智能车辆,将实时路况信息发送至目标智能车辆。可见,提供了一种免授权,免预约,免同步的高效接入方式,智能车辆通过这种高效接入方式将探测到的实时路况信息发送至其他智能车辆,便于智能车辆进行避障,能够有效缓解拥塞,并降低传输时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非正交多址随机接入通信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自组织网络
,特别是涉及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非正交多址随机接入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车辆与手机、路测设备等周边设备共同构成车辆自组织网络,车辆自组织网络是一种高密度和高动态的网络结构。当前大部分基于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通信结构设计的随机接入方案保留了大量的通信预约信息,以机对机通信为主的机式通信(machinetypecommunication,MTC)致力于通过接入类别限制(accessclassbarring,ACB)来实现用户的接入控制,即在特定的接入时隙/帧,通过随机级别限制的方式限制一部分用户的通信,从而降低基站处发生拥塞的概率。但这种接入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避免拥塞,并且在这一帧被限制接入的用户失去了传输信息的能力,使得这些用户携带的重要信息不能及时的发送出去,降低了系统的时效性和信息的有效性。可见,现有的基于LTE通信结构的随机接入方案不适用于高密度和高动态的车辆自组织网络,容易造成数据拥塞,且传输时延较高。因此,亟需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和高动态的车辆自组织网络,且高效、低时延的传输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非正交多址随机接入通信方法及装置,以实现针对高密度和高动态的车辆自组织网络的高效、低时延、低拥塞的数据传输。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非正交多址随机接入通信方法,应用于车辆自组织网络中的智能车辆,所述方法包括:基于车载雷达感知结果,确定通信资源占用信息、实时路况信息,所述实时路况信息包括障碍物信息和通信设备的类型、位置信息;将所述通信资源占用信息、所述实时路况信息输入预先训练的马尔科夫决策模型,确定所述智能车辆的动作决策,所述动作决策包括为所述智能车辆分配通信资源;基于所分配的通信资源,以非正交多址随机接入方式接入目标智能车辆,将所述实时路况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智能车辆。可选的,所述动作决策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频段选择、带宽调整、频带重选、雷达方向匹配、信号碰撞检测、信号碰撞概率分析和信号传输成功率分析。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评估所述实时路况信息所包含数据的有效性,并基于数据的有效性确定传输优先级;所述将所述实时路况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智能车辆,包括:基于传输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将所述实时路况信息包含的数据发送至所述目标智能车辆。可选的,所述智能车辆前方的实时路况的数据有效性高于所述智能车辆后方的实时路况的数据有效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非正交多址随机接入通信装置,应用于车辆自组织网络中的智能车辆,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车载雷达感知结果,确定通信资源占用信息、实时路况信息,所述实时路况信息包括障碍物信息和通信设备的类型、位置信息;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通信资源占用信息、所述实时路况信息输入预先训练的马尔科夫决策模型,确定所述智能车辆的动作决策,所述动作决策包括为所述智能车辆分配通信资源;接入模块,用于基于所分配的通信资源,以非正交多址随机接入方式接入目标智能车辆,将所述实时路况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智能车辆。可选的,所述动作决策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频段选择、带宽调整、频带重选、雷达方向匹配、信号碰撞检测、信号碰撞概率分析和信号传输成功率分析。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评估模块,用于评估所述实时路况信息所包含数据的有效性,并基于数据的有效性确定传输优先级;所述接入模块,具体用于:基于传输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将所述实时路况信息包含的数据发送至所述目标智能车辆。可选的,所述智能车辆前方的实时路况的数据有效性高于所述智能车辆后方的实时路况的数据有效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步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有益效果: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雷达通信一体化非正交多址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基于车载雷达感知方式,获取通信资源占用信息、实时路况信息,并基于马尔科夫决策模型确定动作决策,以非正交多址随机接入方式接入目标智能车辆,将实时路况信息发送至目标智能车辆。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免授权,免预约,免同步的高效接入方式,智能车辆通过这种高效接入方式将探测到的实时路况信息发送至其他智能车辆,便于智能车辆进行避障,很好的适用于高密度和高动态的车辆自组织网络,且能够有效缓解拥塞,并降低传输时延。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雷达通信一体化非正交多址随机接入通信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雷达通信一体化非正交多址随机接入通信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现有的基于LTE通信结构的随机接入方案不够高效、时延较高,进而不适用于车辆自组织网络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非正交多址随机接入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车辆自组织网络中的智能车辆,其中车辆自组织网络可以由智能车辆,以及周边设备构成,周边设备可以包括手机、路侧设备(RoadSideUnit,RSU)以及基站。由于车辆自组织网络中包含大量处于运动状态的智能车辆,因此车辆自组织网络是一种高密度和高动态的网络结构。参见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雷达通信一体化非正交多址随机接入通信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1:基于车载雷达感知结果,确定通信资源占用信息、实时路况信息,实时路况信息包括障碍物信息和通信设备的类型、位置信息。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非正交多址随机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自组织网络中的智能车辆,所述方法包括:/n基于车载雷达感知结果,确定通信资源占用信息、实时路况信息,所述实时路况信息包括障碍物信息和通信设备的类型、位置信息;/n将所述通信资源占用信息、所述实时路况信息输入预先训练的马尔科夫决策模型,确定所述智能车辆的动作决策,所述动作决策包括为所述智能车辆分配通信资源;/n基于所分配的通信资源,以非正交多址随机接入方式接入目标智能车辆,将所述实时路况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智能车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非正交多址随机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自组织网络中的智能车辆,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车载雷达感知结果,确定通信资源占用信息、实时路况信息,所述实时路况信息包括障碍物信息和通信设备的类型、位置信息;
将所述通信资源占用信息、所述实时路况信息输入预先训练的马尔科夫决策模型,确定所述智能车辆的动作决策,所述动作决策包括为所述智能车辆分配通信资源;
基于所分配的通信资源,以非正交多址随机接入方式接入目标智能车辆,将所述实时路况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智能车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决策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
频段选择、带宽调整、频带重选、雷达方向匹配、信号碰撞检测、信号碰撞概率分析和信号传输成功率分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评估所述实时路况信息所包含数据的有效性,并基于数据的有效性确定传输优先级;
所述将所述实时路况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智能车辆,包括:
基于传输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将所述实时路况信息包含的数据发送至所述目标智能车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车辆前方的实时路况的数据有效性高于所述智能车辆后方的实时路况的数据有效性。


5.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非正交多址随机接入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自组织网络中的智能车辆,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车载雷达感知结果,确定通信资源占用信息、实时路况信息,所述实时路况信息包括障碍物信息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志勇尉志青马昊宁帆张奇勋黄赛仇琛袁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