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设备通用的导轨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7754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计算机通信设备通用的导轨板组件,其特征是导轨板组件由导轨板1、导轨2、静电刷3、导电刷4、电路板识别器5构成,其中导轨2和导轨板1是一体的,由冲压成型,静电刷3横断面为U形,分别安装在导轨2的槽孔内。同现有技术比较,其优点是结构简化,加工及安装量减少,造价降低40%,适合于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印刷电路板,适用性强。(*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设备通用的框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计算机通信设备通用的导轨板组件。现有的计算机通信设备通用的导轨板组件由导轨板、导轨、静电刷、导电刷以及安装孔构成,其中导轨为分立部件,需分别安装在导轨板上,每个导轨上需装有2片静电刷。这类导轨板组件存在如下缺陷(1)构成导轨板组件的部件较多,导轨采用分立部件,加工及安装的工作量大,造价高;(2)通用性差,对于不同厂家生产的印刷电路板不能互换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通信设备通用的导轨板组件,实现导轨的集成化导轨与导轨板一体化,其优点是结构大为简化,所用部件、加工及安装量减少,适用性强,适合于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符合标准的印刷电路板,造价可降低40%,提高了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种计算机通信设备通用的导轨板组件,包括导轨板1,导轨2,静电刷3,导电刷4,电路板识别器5,其特征在于导轨板1上设有安装孔1a、1b、1c,导轨2和导轨板1是一体的,由冲压成型,导轨2上开有槽孔2a,静电刷3横断面呈U形,分别嵌在导轨2的槽孔2a内,导电刷4正面为U形,其两内侧设有用于夹住电路模块的导电柱的弹簧片4a。同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突出优点(1)实现导轨2和导轨板1结构一体化,省去对原有众多的分立导轨的加工及安装;(2)增强适用性,对于不同厂家生产的标准印刷电路板皆可采用;(3)可降低造价40%,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计算机通信设备通用的导轨板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结构一体化后的导轨板-导轨结构示意图。图3为导电刷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种计算机通信设备通用的导轨板组件,统称为PCI通用型系统机框导轨板组件,采用如图1~图3所示的结构,在一个导轨板上设置21个导轨,相应地配置21个静电刷,21个导电刷和21套个印刷电路板识别器构成导轨板组件,在PCI通用型一个机框内布置4个导轨板组件,它们分别安装在机框的前上部、前下部和后上部、后下部,该机框内共可插入42个印刷电路板。本组件及机框的参数、技术指标同时满足以下国际通用的标准(1)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学会标准IEEE 1101.1,1101.10,1101.11。(2)国际工程协会标准IEC-1076-4-101。(3)PC1工业计算机制造联学会标准PICMG 2.0,2.1。(4)国际电子工程协会标准EIA 250。权利要求1.一种计算机通信设备通用的导轨板组件,包括导轨板(1),导轨(2),静电刷(3),导电刷(4),电路板识别器(5),其特征在于导轨板(1)上设有安装孔(1a、1b、1c),导轨(2)和导轨板(1)是一体的,由冲压成型,导轨(2)上开有槽孔(2a),静电刷(3)横断面呈U形,分别嵌在导轨(2)的槽孔(2a)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导电刷(4)正面为U形,其两内侧设有用于夹住电路模块的导电柱的弹簧片(4a)。全文摘要一种计算机通信设备通用的导轨板组件,其特征是导轨板组件由导轨板1、导轨2、静电刷3、导电刷4、电路板识别器5构成,其中导轨2和导轨板1是一体的,由冲压成型,静电刷3横断面为U形,分别安装在导轨2的槽孔内。同现有技术比较,其优点是结构简化,加工及安装量减少,造价降低40%,适合于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印刷电路板,适用性强。文档编号G06F1/16GK1233005SQ9911366公开日1999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谭彤松 申请人:Ut斯达康(杭州)通讯有限公司, 谭彤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通信设备通用的导轨板组件,包括导轨板(1),导轨(2),静电刷(3),导电刷(4),电路板识别器(5),其特征在于:导轨板(1)上设有安装孔(1a、1b、1c),导轨(2)和导轨板(1)是一体的,由冲压成型,导轨(2)上开有槽孔(2a),静电刷(3)横断面呈U形,分别嵌在导轨(2)的槽孔(2a)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彤松
申请(专利权)人:UT斯达康杭州通讯有限公司谭彤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