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的末端充电装置及充电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766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的末端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部设有充电接头,连接线穿过第一壳体与所述充电接头连接,并在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充电接头的一端设有第一磁吸件;第二壳体,与机械臂连接,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连接。第二磁吸件和第一磁吸件相吸,从而实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由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的为磁吸件,因此,在使用时,可以直接依靠磁力进行连接,避免了出现机器人上的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不匹配的情况,从而提高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的通配性,也提高了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的末端充电装置及充电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动
,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的末端充电装置及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应用,用户对临时性、应急性和长距离出行的充电需求日益增多,因此,需要更多的充电装置为电动汽车提供持续动力。为减少人员投入,降低运营成本,利用充电机器人为充电汽车进行充电,充电机器人的投入实现了充换电站的无人值守。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机器人在为充电汽车充电时,需要拾取末端充电工具,然后插入至充电汽车的充电口内,但是由于机器人得需要匹配不同的末端充电工具,因此,需要更换不同的机器人或末端充电工具,从而降低了机器人和末端充电工具连接的通配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和末端充电工具连接的通配性较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机器人的末端充电装置及充电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的末端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部设有充电接头,连接线穿过第一壳体与所述充电接头连接,并在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充电接头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的末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的端部设有充电接头(12),连接线穿过第一壳体(1)与所述充电接头(12)连接,并在所述第一壳体(1)远离所述充电接头(12)的一端设有第一磁吸件(11);/n第二壳体(2),与机械臂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的一端设有第二磁吸件(21),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通过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的末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的端部设有充电接头(12),连接线穿过第一壳体(1)与所述充电接头(12)连接,并在所述第一壳体(1)远离所述充电接头(12)的一端设有第一磁吸件(11);
第二壳体(2),与机械臂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的一端设有第二磁吸件(21),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通过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末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件(11)为永磁铁块,所述第二磁吸件(21)为电磁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器人的末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止动杆(3),与所述第一壳体(1)铰接,且延伸至所述充电接头(12)处,所述止动杆(3)具有初始位置和所述充电接头(12)与待充电件的充电口连接,锁定所述充电口的锁定位置;
锁定机构(4),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上,且位于远离所述充电接头(12)的一端止动杆(3)的下方,所述锁定机构(4)用于锁定止动杆(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的末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杆(3)包括:
插入段(31)和操作段(33),所述插入段(31)与操作段(33)固定连接,所述插入段(31)与所述操作段(33)的连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善军张玉涛郭俊龙任书楠张铜浑连明赵科毅赵继安姚尧李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