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编程能力评估的创新能力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735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编程能力评估的创新能力评估方法,其步骤包括:S1:建立题库,设置评估试题,评估试题设有两套,分别为基础能力测试题和综合评估测试题,将评估试题存储在题库中并做加密处理;S2:调出基础能力测试题,对程序员的基础编程能力进行测试,应聘程序员的测试结果上传到评估系统,对测试结果做多维度分析,得到多维度分析结果。本基于编程能力评估的创新能力评估方法,采用基础能力测试题对编程人员进行初步筛选,再采用综合能力测试题对编程人员的能力做进一步评估,判断编程人员编程过程中的认真程度并对能力上限进行评估,结合上述综合评估判断编程人员是否通过评估测试,可更好的评估找到所需的编程人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编程能力评估的创新能力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程能力评估
,具体为一种基于编程能力评估的创新能力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开始进行编程学习前,需要对已有的编程思想、编程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的初始编程能力状态。学习过程中,准确的评估编程能力可以为教研团队、班主任老师、助教老师提供客观、可靠、真实的管理依据,针对能力成长与期望有所偏差的,采取适当的促进措施。软件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在用工招聘时,需要获悉的编程能力信息,因而对该信息的综合性、准确性、实用性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对企业产品上线需要编程员参与,从设计到上线,编程员要经历从看到原型后建立自己的思维逻辑到产品上线前调整BUG反复试错和调整,一个产品的创新性,跟前期逻辑思维的建立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根据编程能力,将逻辑思维以代码的形式展示出来,创造性的思维代表着公司的活力,因此在招聘时,不仅要测试编程员的编程能力,还要测试其创新能力。由于编程能力有波动性和测量模糊性,难以准确全面的对其编程能力进行评估。其主要原因是:1.当前面试测试题获取的信息结构单一,一般为纯上机或纸面答题,不能全面获知学员真实的编程能力。2.上机练习、考试时,在编程过程中的诸多有价值信息没有进行提取(如单位时间编译尝试次数、快捷键使用频率,相似代码的抽取程度等),大多是获取了编程结果信息后只进行简单的正误判断,这样估算得到的编程能力信息粒度过大。3.由于面试系统问题对面试结果造成偏差影响,且没有综合平时编程练习过程的表现进行评估,因而无法真实、客观、全面体现的编程能力。需要对编程员编写的程序在实际应用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编程能力评估的创新能力评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编程能力评估的创新能力评估方法,采用基础能力测试题测试进行初步筛选,再采用综合能力测试题进一步评估,使得评估更加全面,通过综合能力测试题对编程人员评估,可更好的评估找到所需的编程人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编程能力评估的创新能力评估方法,其步骤包括:S1:建立题库:设置评估试题,评估试题设有两套,将评估试题存储在题库中并做加密处理;S2:调出第一套能力测试题,对程序员的基础编程能力进行测试,应聘程序员的测试结果上传到正确率评估系统,对测试结果的创新点多维度分析,得到多维度分析的结果;S3:根据多维度分析结果生成雷达图,根据雷达图对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判定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试且正确程度是否达到设定值,根据判定结果进行分级,依据评估结果分别标记为“A”、“B”、“C”、“D”,“A”代表正确率程度超过80%以上,“B”代表创新程度超过60%以上,“C”代表正确率程度超过40%以上,“D”代表正确率程度超过20%以上;S4:测试结果评分在“A”以上的直接晋级,测试结果评分在B和C的调出另一套评估测试题,测试结果评分在“C”以下的直接淘汰,并且重复步骤S2~S3,其评估结果在“B”以上的晋级,在评估结果在“B”以下的淘汰,判定晋级人员名单,采集测试结果;S5:调出S4中采集到的编程代码;S6:第二套试题的编程代码重新输入创新评价系统中,由创新评价系统继续对晋级的代码进行创新率的评价,评估结果分别标记为“A”、“B”、“C”、“D”,“A”代表创程程度超过20%以上,“B”代表创新程度超过15%以上,“C”代表创新程度超过10%以上,“D”代表创新程度超过5%以上的创新率进行评测,并判定创新率是否达到设定值,测试结果评分在“C”以上的直接晋级,在评估结果在“C”以下的淘汰;S7:并且测试人员对正确率以及创新率均晋级的编程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判定编程方案的可行性;S8:判定是否录取完成测试的编程员,是,完成测试的编程员晋级,否,完成测试的编程员淘汰。进一步地,步骤S2中,编程代码经过上传至计算机网络设备内,计算机网络设备内建立正确率模型,其中正确率模型由一门编程语言的语法、能够使用关系型数据库、建模工具的系统架构设计组成,其中,系统架构具体为对应的代码可维护率、千行bug数量率和软件框架组成。进一步地,步骤S6中,创新评价系统包括代码采集单元、评估指标提取模块及过滤单元;所述代码采集单元用于从指定的编程代码提取文字信息,将文字转换成可以量化的特征向量,特征向量组成的初选区别量;所述评估指标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已记载编码数据中量化的特征向量的指标特征;所述过滤单元用于调取所述初选区别量与指标特征两者的重叠程度,根据重叠率划分数据集,划分数据集的方式首先选取第一个特征的取值来筛选信息,之后再选取第二个特征的取值来划分数据集,以此来判定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不断的联合训练和测试,最终生成模型结果。进一步地,步骤S6中,创新评价系统根据评估指标为专利数据表分配评估值,并生成评估矩阵,并根据所述评估矩阵进行运算以获取创新能力指数并输出。进一步地,步骤S7中,对测试人员编程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对编程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判定方案的可行性;2)对编程方案中错误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3)根据编程方案对编程人员的现有能力上限值以及编程人员的可培养性进行评估。进一步地,编程方案中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一类为粗心造成的问题,另一类为能力不足造成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对编程人员的现有上限值进行评估。进一步地,编程人员的可培养性依据编程方案所解决的问题方向以及可行性所体现出的创造力进行评估。进一步地,步骤S1中两套能力测试题,其中第一套使用的偏向专业性强的对编程能力进行测试的编程题,第二套使用综合评估测试题为一种自命题式散发性思维测试编程题。进一步地,步骤S2中多维度分析包括准确度分析、测试时间分析、程序运行BUG调试分析以及耐心程度分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基于编程能力评估的创新能力评估方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编程人员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分析,其中因粗心出现的错误用以评估编程人员的细心程度,即可反馈出对待工作的认真程度,而能力评估通过编程的质量来反馈,结合对程序测试过程中对BUG的调试分析以及修复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将出现的错误分开评估,更能够准确评估编程人员的能力以及用心程度。2、本基于编程能力评估的创新能力评估方法,通基础能力测试题用以对编程人员的能力进行测试,检测编程人员编程的基本功,通过基础能力测试题测试后得到通过评估的编程基础能力过硬的编程人员,其第一套先对编程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检测,并对其代码的正确率进行直接的评判,在正确率为基础,若正确率低的超过设定值,则其创造性则无需考虑,只有正确率达标的则进行第二套的散发性思维试题进行进一步创新性的判断,然后再采用综合评估测试题对通过的编程人员进一步测试评估,编程人员可结合应聘公司所涉及领域所需产品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编程能力评估的创新能力评估方法,其步骤包括:/nS1:建立题库:设置评估试题,评估试题设有两套,将评估试题存储在题库中并做加密处理;/nS2:调出第一套能力测试题,对程序员的基础编程能力进行测试,应聘程序员的测试结果上传到正确率评估系统,对测试结果的创新点多维度分析,得到多维度分析的结果;/nS3:根据多维度分析结果生成雷达图,根据雷达图对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判定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试且正确程度是否达到设定值,根据判定结果进行分级,依据评估结果分别标记为“A”、“B”、“C”、“D”,“A”代表正确率程度超过80%以上,“B”代表创新程度超过60%以上,“C”代表正确率程度超过40%以上,“D”代表正确率程度超过20%以上;/nS4:测试结果评分在“A”以上的直接晋级,测试结果评分在B和C的调出另一套评估测试题,测试结果评分在“C”以下的直接淘汰,并且重复步骤S2~S3,其评估结果在“B”以上的晋级,在评估结果在“B”以下的淘汰,判定晋级人员名单,采集测试结果;/nS5:调出S4中采集到的编程代码;/nS6:第二套试题的编程代码重新输入创新评价系统中,由创新评价系统继续对晋级的代码进行创新率的评价,评估结果分别标记为“A”、“B”、“C”、“D”,“A”代表创程程度超过20%以上,“B”代表创新程度超过15%以上,“C”代表创新程度超过10%以上,“D”代表创新程度超过5%以上的创新率进行评测,并判定创新率是否达到设定值,测试结果评分在“C”以上的直接晋级,在评估结果在“C”以下的淘汰;/nS7:并且测试人员对正确率以及创新率均晋级的编程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判定编程方案的可行性;/nS8:判定是否录取完成测试的编程员,是,完成测试的编程员晋级,否,完成测试的编程员淘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编程能力评估的创新能力评估方法,其步骤包括:
S1:建立题库:设置评估试题,评估试题设有两套,将评估试题存储在题库中并做加密处理;
S2:调出第一套能力测试题,对程序员的基础编程能力进行测试,应聘程序员的测试结果上传到正确率评估系统,对测试结果的创新点多维度分析,得到多维度分析的结果;
S3:根据多维度分析结果生成雷达图,根据雷达图对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判定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试且正确程度是否达到设定值,根据判定结果进行分级,依据评估结果分别标记为“A”、“B”、“C”、“D”,“A”代表正确率程度超过80%以上,“B”代表创新程度超过60%以上,“C”代表正确率程度超过40%以上,“D”代表正确率程度超过20%以上;
S4:测试结果评分在“A”以上的直接晋级,测试结果评分在B和C的调出另一套评估测试题,测试结果评分在“C”以下的直接淘汰,并且重复步骤S2~S3,其评估结果在“B”以上的晋级,在评估结果在“B”以下的淘汰,判定晋级人员名单,采集测试结果;
S5:调出S4中采集到的编程代码;
S6:第二套试题的编程代码重新输入创新评价系统中,由创新评价系统继续对晋级的代码进行创新率的评价,评估结果分别标记为“A”、“B”、“C”、“D”,“A”代表创程程度超过20%以上,“B”代表创新程度超过15%以上,“C”代表创新程度超过10%以上,“D”代表创新程度超过5%以上的创新率进行评测,并判定创新率是否达到设定值,测试结果评分在“C”以上的直接晋级,在评估结果在“C”以下的淘汰;
S7:并且测试人员对正确率以及创新率均晋级的编程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判定编程方案的可行性;
S8:判定是否录取完成测试的编程员,是,完成测试的编程员晋级,否,完成测试的编程员淘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编程能力评估的创新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编程代码经过上传至计算机网络设备内,计算机网络设备内建立正确率模型,其中正确率模型由一门编程语言的语法、能够使用关系型数据库、建模工具的系统架构设计组成,其中,系统架构为对应的代码可维护率、千行bug数量率和软件框架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编程能力评估的创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伟方小雷颜让陈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近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