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维知识图谱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716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运维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包括模型数据管理、图谱构建和图谱探测;所述模型数据管理支持对运维数据进行模型化,包括创建运维对象模型、创建运维对象关系模型以及对模型的属性进行个性化管理;所述图谱构建分为数据接入、数据融合和图谱建立,数据接入用于接入不同数据源的运维数据,为后续数据融合提供基础,数据融合是图谱建立的基础,所述图谱建立用于图谱平台中的运维数据以图形化的形式进行存储,支持全量同步和增量更新两种方式;所述图谱探索支持对运维数据的图形化展示,包括运维数据整体拓扑展示、应用和设备之间的路径展现的图形化展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维知识图谱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维知识图谱平台的数据构建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运维知识图谱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数据中心运维设备规模的增长,运维数据越来越庞大,对于数据的准确性和数据的精细化就成为需要考虑以及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动态变化的资源,仅依靠人工已无法满足运维需求;同时对于每一个运维对象更是需要了解其状态变迁和关系网络。知识图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运维数据图形化提供了技术支撑,构建一个可以直观反映出运维现状从而可以快速发现和解决运维问题的图谱平台成为运维工作的迫切需求。传统运维工作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运维人员无法针对日益增加的运维数据进行快速有效查询,无法对复杂关系进行快捷查询;(2)运维人员对于运维对象的状态变迁和网络关系不能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导致出现运维问题是不能够即使解决。知识图谱平台可以为运维人员提供一个直观的运维关系数据展示,提升运维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提高解决运维问题的效率,知识图谱平台重点解决以下难题:(1)对运维数据进行模型化管理,对运维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增加数据的准确性和维护性。(2)运维对象的图谱数据展示以及关系追溯,可以通过图谱钻取到不同深度的运维关系,也可以快速展示出点到点的访问路径,方便快速定位到相关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维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运维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包括模型数据管理、图谱构建和图谱探测;所述模型数据管理支持对运维数据进行模型化,包括创建运维对象模型、创建运维对象关系模型以及对模型的属性进行个性化管理;所述图谱构建分为数据接入、数据融合和图谱建立,数据接入用于接入不同数据源的运维数据,为后续数据融合提供基础,数据融合是图谱建立的基础,所述图谱建立用于图谱平台中的运维数据以图形化的形式进行存储,支持全量同步和增量更新两种方式;所述图谱探索支持对运维数据的图形化展示,包括运维数据整体拓扑展示、应用和设备之间的路径展现的图形化展示。所述模型数据管理用于维护模型化后的运维数据,为图谱构建提供数据支持,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运维对象数据模型,模型能够根据运维对象设备类型进行分类并创建,每个模型对应数据库中一张数据表,模型之间存在继承关系,继承后子模型保留父模型的所有字段属性,每个模型支持自定义表单配置,除页面创建方式外,模型还支持模板导入创建;S2:配置运维对象关系模型,关系模型存储具有相同关系类型、相同关系方向的两个运维对象之间的关系数据,每个关系模型对应一张数据表,同时也能够设置特有的属性字段;S3:添加具体的运维数据至模型中,数据支持页面填写、Excel模板导入和第三方数据源融合导入三种方式,数据支持版本管理。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模型能够自定义配置属性字段、字段类型及校验规则,所述校验规则支持预设选择和自定义正则校验方式,所述模型都默认继承Class模型,所述Class模型用于存储所有运维对象数据。所述图谱构建包括以下步骤:S11:设置需要同步的数据源信息,每个数据源信息在创建完成后都会生成自己独有的沙箱区用于存储同步过来的数据,所述沙箱区分为运维对象数据沙箱和运维对象关系数据沙箱;S12:创建数据同步任务,能够设置任务的执行频率以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同步任务除了根据执行频率自动执行外还能够人工触发,触发成功后会生成一条任务实例对应每一次同步任务的执行;S13:设置调和规则,调和规则支持单个设置也支持导入和批量设置,设置完成后的调和规则能够从知识图谱平台和数据源两个维度查看;S14:创建数据融合任务,任务通过设置执行频率通过定时作业自动执行,也能够人工触发执行,每次执行都会生成一个对应的执行实例,每个实例都会有独立的执行记录,若存在需要人工审核的数据也将会存储;S15:如果存在需要人工审核的数据,则进行人工审核处理,处理的数据以任务实例执行的结果为基准,单条进行审核也可批量进行审核;S16:数据融合能够同时进行图谱建立,图谱建立支持将图谱平台中的数据通过接口调用的方式进行格式化,将数据以节点、关系和属性的形式图形化存储。进一步的,步骤S11中,数据接入时,能够在数据源中选择设置数据同步方式,所述数据同步方式包括脚本同步和平台同步;所述脚本同步只需将数据源对应的脚本上传至图谱平台,在后续同步任务中会自动执行,执行完成后会将数据源中的数据表字段映射的沙箱区的字段名存入数据源的表映射规则中;所述平台同步用于运维数据存储规范的数据源,使用平台同步时在创建完数据源后需要设置表映射,选择需要同步的数据表并设置对应的映射规则,该映射规则设置数据源中的数据表字段在同步之后映射到沙箱区的字段名,默认以源数据表的字段名进行映射,若数据源中缺少某个字段也能够在此处进行添加并赋值,映射规则需要指定数据表对应的配置项类型。进一步的,步骤S13中,所述调和规则包括以下三种:(1)设置数据源与知识图谱平台之间的数据唯一映射规则,唯一映射规则用于鉴别数据源的数据是否已经存在于图谱平台中,为后续数据的融合方式提供基础,所述唯一映射分为全局映射和配置项映射,全局映射是指当前数据源到知识图谱平台的所有配置项都适用的映射规则,配置项映射只应用于某一个配置项类型,若两者同时存在则已配置项映射为准;(2)设置运维数据之间的调和规则,支持按字段设置,同时能够设置数据融合方式,包括自动融合、人工审核和无需处理三种方式,运维数据之间的调和规则需要指明知识图谱平台和数据源的配置项类型以及各自对应的字段,否则将无法生效;在调和时会根据设置的字段取值进行比对,再根据比对的结果选择调和规则中的冲突和无冲突方式,然后选择设置融合方式进行数据融合;(3)设置运维数据之间的关系调和规则,设置时需要指定知识图谱平台的关系模型、数据源的源和目的配置项类、唯一确定数据源关系的源和目的字段以及数据源关系类型,还需要根据数据源中关系的存储方式选择调和规则中对应的关系存储方式。进一步的,步骤(3)中,关系存储方式分为关系名称存储和属性方式存储两种,所述关系名称存储是指关系数据单独存储,通过一条关系数据找到对应的源和目的运维对象;所述属性方式存储是指目的运维对象的唯一字段值存储在源运维对象的某个字段中,通过该字段确定两个运维对象存在关系。所述属性方式存储时,除了在关系调和规则中的关系存储方式选择属性外还需要选择源配置项中能确定关系的字段,后续融合时根据所选字段的值找到对应的运维对象,将关系转换为知识图谱平台所需的存储方式进行存储,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21:在图谱平台中ciName是唯一的,而在数据源中通过name和type两个字段才能确定唯一一条数据,则在设置唯一映射规则时数据源配置类型选择host,字段选择name和type两个字段;图谱平台配置项类型选择Server,字段选择ciName;S22:设置属性调和规则时,若只同步数据源的name字段,那么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维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包括模型数据管理、图谱构建和图谱探测;所述模型数据管理支持对运维数据进行模型化,包括创建运维对象模型、创建运维对象关系模型以及对模型的属性进行个性化管理;所述图谱构建分为数据接入、数据融合和图谱建立,数据接入用于接入不同数据源的运维数据,为后续数据融合提供基础,数据融合是图谱建立的基础,所述图谱建立用于图谱平台中的运维数据以图形化的形式进行存储,支持全量同步和增量更新两种方式;所述图谱探索支持对运维数据的图形化展示,包括运维数据整体拓扑展示、应用和设备之间的路径展现的图形化展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维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包括模型数据管理、图谱构建和图谱探测;所述模型数据管理支持对运维数据进行模型化,包括创建运维对象模型、创建运维对象关系模型以及对模型的属性进行个性化管理;所述图谱构建分为数据接入、数据融合和图谱建立,数据接入用于接入不同数据源的运维数据,为后续数据融合提供基础,数据融合是图谱建立的基础,所述图谱建立用于图谱平台中的运维数据以图形化的形式进行存储,支持全量同步和增量更新两种方式;所述图谱探索支持对运维数据的图形化展示,包括运维数据整体拓扑展示、应用和设备之间的路径展现的图形化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维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管理用于维护模型化后的运维数据,为图谱构建提供数据支持,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运维对象数据模型,模型能够根据运维对象设备类型进行分类并创建,每个模型对应数据库中一张数据表,模型之间存在继承关系,继承后子模型保留父模型的所有字段属性,每个模型支持自定义表单配置,除页面创建方式外,模型还支持模板导入创建;
S2:配置运维对象关系模型,关系模型存储具有相同关系类型、相同关系方向的两个运维对象之间的关系数据,每个关系模型对应一张数据表,同时也能够设置特有的属性字段;
S3:添加具体的运维数据至模型中,数据支持页面填写、Excel模板导入和第三方数据源融合导入三种方式,数据支持版本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维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模型能够自定义配置属性字段、字段类型及校验规则,所述校验规则支持预设选择和自定义正则校验方式,所述模型都默认继承Class模型,所述Class模型用于存储所有运维对象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维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谱构建包括以下步骤:
S11:设置需要同步的数据源信息,每个数据源信息在创建完成后都会生成自己独有的沙箱区用于存储同步过来的数据,所述沙箱区分为运维对象数据沙箱和运维对象关系数据沙箱;
S12:创建数据同步任务,能够设置任务的执行频率以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同步任务除了根据执行频率自动执行外还能够人工触发,触发成功后会生成一条任务实例对应每一次同步任务的执行;
S13:设置调和规则,调和规则支持单个设置也支持导入和批量设置,设置完成后的调和规则能够从知识图谱平台和数据源两个维度查看;
S14:创建数据融合任务,任务通过设置执行频率通过定时作业自动执行,也能够人工触发执行,每次执行都会生成一个对应的执行实例,每个实例都会有独立的执行记录,若存在需要人工审核的数据也将会存储;
S15:如果存在需要人工审核的数据,则进行人工审核处理,处理的数据以任务实例执行的结果为基准,单条进行审核也可批量进行审核;
S16:数据融合能够同时进行图谱建立,图谱建立支持将图谱平台中的数据通过接口调用的方式进行格式化,将数据以节点、关系和属性的形式图形化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维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数据接入时,能够在数据源中选择设置数据同步方式,所述数据同步方式包括脚本同步和平台同步;所述脚本同步只需将数据源对应的脚本上传至图谱平台,在后续同步任务中会自动执行,执行完成后会将数据源中的数据表字段映射的沙箱区的字段名存入数据源的表映射规则中;所述平台同步用于运维数据存储规范的数据源,使用平台同步时在创建完数据源后需要设置表映射,选择需要同步的数据表并设置对应的映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庆孔繁鹏杨东晨杨靖凡韩立强刘晴赵玉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信北京网络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信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