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704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机体、门、载件以及至少一电子模块。门可移动地组装于机体。载件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第一侧枢接于机体,第二侧可移动地枢接于门。电子模块设置于载件上,其中门移离机体时与机体形成至少一开口,且门带动载件而相对于机体旋转,以使电子模块随着门而相对于机体呈倾斜,且电子模块经开口暴露于外部环境而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携式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内的电子模块能被暴露于外部环境而进行散热。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近年来电子装置的使用需求也逐渐提高。随着电子装置的效能提高,电子装置内部所用的电子零件其发热功率也不断攀升。举例而言,针对高运算需求的电竞级笔记本电脑(GamingLaptop),在设计轻薄化易于携带的前提下,需要将高效能的电子零件设置于轻薄的空间中,而如何在使用者进行高运算处理需求的游戏软件时能够具备足够的散热效果,即成为此类产品设计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通过将电子模块设置于可移动的载件上并连动至门,以待门相对于机体开启时能使电子模块暴露于外部环境以进行散热。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机体、门、载件以及至少一电子模块。门可移动地组装于机体。载件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第一侧枢接于机体,第二侧可移动地枢接于门。电子模块设置于载件上,其中门移离机体时与机体形成至少一开口,且门带动载件而相对于机体旋转,以使电子模块随着门而相对于机体呈倾斜,且电子模块经该口暴露于外部环境而进行散热。基于上述,由于载件的第一侧枢接于机体,其第二侧枢接于门,因此当门相对于机体移动并展开时,门与机体即形成至少一开口,而配置在载件上的电子模块也因此经由开口暴露于外部环境,如此将能营造出对电子模块进行散热的环境,也就是提高电子模块与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的机率,而有利于电子模块的散热效能。再者,由于电子模块是随着载件移动而在所述开口形成的同时是相对于机体呈倾斜,即代表在所述倾斜状态下,机体与电子模块的间隙也因此增加,以提高电子模块的散热效能。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以另一视角示出图1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部分构件;图3示出可携式电子装置于另一状态的部分构件示意图;图4是图3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部分构件的爆炸图;图5A与图5B是可携式电子装置于不同状态的局部侧视图;图6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局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200:可携式电子装置110:机体112:主机112a:底面112b、112f、112g、122:支架112c:枢轴112d:顶面112e:导杆114:显示器120:门121:枢轴122:连接座130:载件131:轨道140:电子模块141:散热风扇142:电路板210:动力源220:驱动组件221:齿轮222:滑块222a:齿条结构223:连杆组230:控制模块A1、A2:区域E1:第一侧E2:第二侧E3:第三侧E4:第四侧T1、T2:开口X-Y-Z:直角坐标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以另一视角示出图1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部分构件。图3示出可携式电子装置于另一状态的部分构件示意图。在此提供直角坐标X-Y-Z以利于构件描述。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0例如是笔记本电脑,其包括机体110、门120、载件130以及至少一电子模块140。门120沿Z轴可移动地组装于机体110。载件130沿X轴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E1与第二侧E2,第一侧E1枢接于机体110,第二侧E2可移动地枢接于门120。电子模块140设置于载件130上,其中门120移离机体110时与机体110形成至少一开口(在此以开口T1、T2为例,但不因此设限),且门120带动载件130而相对于机体110(以Y轴)旋转,以使电子模块140随着门120而相对于机体110呈倾斜,且电子模块140经开口T1、T2暴露于外部环境而进行散热。进一步地说,机体110包括主机112与显示器114,而上述构件主要配置于主机112中。本实施例的电子模块140包括散热风扇141与电路板142,其实质上组装在呈框架结构的载件130上。通过如上述主机112、载件130与门120的对应连接关系,即能使门120相对于机体110的主机112沿Z轴产生相对移动而在开启状态(如图3)与闭阖状态(如图1与图2)之间转换。在此并未限定电子模块140的形式,其可因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型式而存在差异。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风扇141配置在载件130的区域A2,而电路板142配置在载件130的区域A1,当门120开启时,散热风扇141邻近于开口T1而有利于吸取外部环境的冷空气并将其朝向电路板142排出,以提高对于电路板142(及其上电子芯片)的散热效率。同时,电路板142(及其上电子芯片)也因开口T1、T2而得以暴露于外部环境,因而其所产生的热量也会直接散逸至外部环境,故同时也能降低散热风扇141的负载。其中,当门120相对于机体110的主机112移动且闭阖时,门120与机体110的主机112的底面112a是具有一致的外表,且载件130与电子模块140平行于机体(主机112)所坐落的平面(即,X-Y平面),同时也平行门120所坐落的平面(也是X-Y平面)。由此也能进一步得知,本实施例的门120是以平行于机体110(主机112)底面112a的模式而相对于机体110(主机112)移动。一旦门120相对于机体110的主机112而开启时,其即会于主机112的底面112a之间形成开口T1、T2,而此时载件130即因其相对两侧(第一侧E1、第二侧E2)分别与主机112、门120的连接关系,而被门120驱动并形成如图2所示的倾斜状态,电子模块140即能经由开口T1、T2暴露于外部环境,进而能对电子模块140提供有利的散热条件。换句话说,相较于图3所示的闭阖状态,当可携式电子装置100需要进一步地对其内部的热源,例如电路板142及其上的电子芯片(未示出),进行散热时,即能通过驱动门120相对于主机112的底面112a而开启以将电子模块140暴露于外部环境而有利于散热。图4是图3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部分构件的爆炸图。请同时参考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主机112内设置有支架112b与枢轴112c,而载件130的第一侧E1即通过枢轴112c枢接至支架112b,以让第一侧E1因此产生以Y轴相对旋转。再者,载件130还具有位于第二侧E2的轨道131,且轨道131的延伸方向相同于第一侧E1于第二侧E2的相对朝向(从第一侧E1朝向第二侧E2,或从第二侧E2朝向第一侧E1),其通过枢轴121而耦接至门120上的连接座122,且让枢轴121也能沿着轨道131移动,而让载件130与门120在第二侧E2处存在相对枢转以及相对滑动的状态。再者,如图4所示,门120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三侧E3与第四侧E4,因此当门120相对于机体110的主机112开启时,第三侧E3与第四侧E4即能别对应第一侧E1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n机体;/n门,可移动地组装于所述机体;/n载件,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所述第一侧枢接于所述机体,所述第二侧可移动地枢接于所述门;以及/n至少一电子模块,设置于所述载件,其中所述门移离所述机体时与所述机体形成至少一开口,且所述门带动所述载件相对于所述机体旋转,以使所述电子模块随着所述门而相对于所述机体呈倾斜,且所述电子装置经由所述开口暴露于外部环境而进行散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
机体;
门,可移动地组装于所述机体;
载件,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所述第一侧枢接于所述机体,所述第二侧可移动地枢接于所述门;以及
至少一电子模块,设置于所述载件,其中所述门移离所述机体时与所述机体形成至少一开口,且所述门带动所述载件相对于所述机体旋转,以使所述电子模块随着所述门而相对于所述机体呈倾斜,且所述电子装置经由所述开口暴露于外部环境而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载件具有位于所述第二侧的轨道,而所述门通过枢轴可移动地耦接于所述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相同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的相对朝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子模块包括散热风扇与电路板的至少其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载件是框架结构,所述电子模块组装于所述框架结构而与所述机体的顶面与底面分别保持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门相对于所述机体移动且闭阖时,所述门与所述机体的底面具有致表面,所述载件与所述电子模块平行于所述机体所坐落的平面,且平行于所述门所坐落的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奕达王俊杰李武晟凌正南谢铮玟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