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新型连接器的光纤耦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696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信测试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新型连接器的光纤耦合方法,连接器包含有外壳和耦合部,耦合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光纤端和输出端,连接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通信设备和网关设备,其中,耦合部可以设置在光纤的末端位置,耦合部的作用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或者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信设备和网关设备上均设置有对应的插孔,光纤的两端均设置有耦合部,耦合部的输出端与插孔适配连接,耦合端的一端连接有光纤,耦合端的另一端设置有电信号输出端,耦合端包括有套管和芯片,所述芯片上设置有感光片,所述套管内壁与光纤的纤丝外壁贴合,所述纤丝与插芯同轴连接,所述插芯与所述感光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新型连接器的光纤耦合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新型连接器的光纤耦合方法。
技术介绍
光纤通信系统变得普遍,这部分地是因为服务提供商希望向客户提供高带宽通信能力(例如,数据和语音)。光纤通信系统采用光缆的网络以在相对长的距离上传送大量的数据和语音信号。光纤连接器是大多数光纤通信系统的重要部分。光纤连接器允许两个光纤快速地光学连接,而不需要接头。光纤连接器可以用于光学地互连两段光纤。光纤连接器还可以用于将多段光纤互连到无源设备和有源设备。典型的光纤连接器包括支撑在连接器壳体的远端处的插芯组件。使用弹簧来相对于连接器壳体沿远端方向偏压插芯组件。插芯用于支撑至少一个光纤的端部(在多光纤插芯的情况下,多个光纤的端部被支撑)。插芯具有远端面,光纤的抛光端位于该远端面处。当两个光纤连接器互连时,插芯的远端面彼此抵接,并且插芯抵抗它们各自的弹簧的偏压相对于它们各自的连接器壳体被朝向近端侧迫压。在光纤连接器连接的情况下,它们各自的光纤同轴对准,使得光纤的端面直接彼此相对。以这种方式,光信号可以通过光纤的对齐的端面从光纤传输到光纤。对于许多光纤连接器类型,通过使用中间光纤适配器来提供两个光纤连接器之间的对准。光纤连接器通常包括安装在连接器壳体的近端处的应变释放防护件。应变释放防护件被设计成在侧面负载被施加至固定到光纤连接器的光缆时,防止光缆内的光纤弯曲至小于光纤的最小弯曲半径的半径。示例性应变释放防护件构造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US2011/0002586和US2010/0254663中公开;并且也公开在美国专利No.7,677,812、No.7,147,385、No.5,915,056、No.5,390,272和No.5,261,019中。通常通过将光缆的强度构件锚固到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而使光纤连接器固定到相应的光缆的端部。锚固通常通过使用常规技术例如压接或粘合剂来实现。将光缆的强度构件连接到连接器壳体是有利的,因为这允许了施加到光缆的拉伸载荷从光缆的强度构件直接传递到连接器壳体。以这种方式,拉伸载荷不会传递到光纤连接器的插芯组件。如果拉伸载荷被施加到插芯组件,则这种拉伸载荷可能导致插芯组件克服连接器弹簧的偏压被沿近端方向拉动,从而可能导致连接器与其相应的配合连接器之间的光学断连。上述类型的光纤连接器可以称为防拉连接器。如上所述,当两个光纤连接器互连在一起时,两个连接器的插芯彼此接触,并且分别抵抗它们各自的连接器弹簧的偏压相对于它们的壳体沿近端方向被迫压。在防拉连接器的情况下,插芯的这种近端移动导致固定到插芯的光纤相对于连接器壳体并且相对于固定到连接器的光缆的护套向近端移动。为了适应光纤的这种相对近端运动,光缆通常具有足够的内部空间,以允许光纤以不以有意义的方式损害信号质量的方式弯曲。通常,弯曲包括“宏弯曲”,在这种弯曲下,弯曲部具有大于光纤的最小弯曲半径要求的曲率半径。许多因素对于光纤连接器的设计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涉及制造和组装的容易性。另一方面涉及连接器尺寸和提供增强的连接器/电路密度的能力。再一个方面涉及以最小信号劣化提供高信号质量连接的能力。现有的技术中,CN201910196972.5一种波长锁定光模块、装置和波长锁定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波长锁定光模块、装置和波长锁定方法,其中光模块包括DSP单元、TOSA和ROSA,DSP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TOSA连接,信号输入端与ROSA连接;TOSA内设有TEC,用于根据DSP单元传来的控制信号进行温度调整,进而调整TOSA发射波长;ROSA内设有滤光片,用于滤波,使预设波长的光通过后被转换为电信号输出至DSP单元;DSP单元根据接收的电信号计算光功率,并根据光功率变化确定TOSA的波长调控。本专利技术在ROSA内设滤光片,结合ROSA原有光探测功能和DSP单元信号处理功能监测波长变化,通过TEC调整波长,但并没有降低体积,反而增加集成工序。故需要一种新型的光电模块组件,能够满足上述功能外,还能够实现体积更小、组装更便利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新型连接器的光纤耦合方法,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光通信连接方式,组装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新型连接器的光纤耦合方法,连接器包含有外壳和耦合部,耦合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光纤端和输出端,连接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通信设备和网关设备,其中,耦合部可以设置在光纤的末端位置,耦合部的作用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或者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信设备和网关设备上均设置有对应的插孔,光纤的两端均设置有耦合部,耦合部的输出端与插孔适配连接,耦合端的一端连接有光纤,耦合端的另一端设置有电信号输出端,耦合端包括有套管和芯片,所述芯片上设置有感光片,所述套管内壁与光纤的纤丝外壁贴合,所述纤丝与插芯同轴连接,所述插芯与所述感光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所述插芯与所述感光片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空隙的直线距离等于0.2mm。优选的,耦合部设置在光纤中间位置时,所述光纤端和输出端均连接有光纤,则耦合部的作用是将光信号进行无耗损传递。优选的,所述纤丝为单模光纤芯的纤核,纤核直径为9μm,包层为125μm。优选的,所述感光片的面积为70μm的PN结。优选的,所述套管与所述光纤之间设置有低温玻璃焊料。优选的,耦合部两端延伸出光纤,外壳内设置有多个夹持扣件,通过夹持扣件将耦合部与外壳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耦合部的输出端为直插式接头,通过直插式接头与通信设备或者耦合部连接。优选的,所述耦合部的输出端设置有贴片式引脚,通过贴片式引脚与通信设备或者耦合部连接。优选的,多根带有连接器的光纤的一端可以耦合为一个连接器集成接口,将多根光纤进行剥脱,将多个纤芯铰接为一个集成纤芯并连通在集成接口中,当连接器集成接口获得电信号后,集成纤芯另一端上的多个纤芯均得到同样的电信号,通过耦合部将该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光信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高效节约光通信组件装配时间,光连接模块更加小巧,制作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新型连接器的光纤耦合方法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原有技术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器的结构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光纤;2、纤芯;3、引脚;4、感光片;5、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逆时针”、“顺时针”“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新型连接器的光纤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器包含有外壳和耦合部,耦合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光纤端和输出端,连接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通信设备和网关设备,其中,耦合部可以设置在光纤的末端位置,耦合部的作用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或者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n通信设备和网关设备上均设置有对应的插孔,光纤的两端均设置有耦合部,耦合部的输出端与插孔适配连接,/n耦合端的一端连接有光纤,耦合端的另一端设置有电信号输出端,耦合端包括有套管和芯片,所述芯片上设置有感光片,所述套管内壁与光纤的纤丝外壁贴合,所述纤丝与插芯同轴连接,所述插芯与所述感光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所述插芯与所述感光片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空隙的直线距离等于0.2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新型连接器的光纤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器包含有外壳和耦合部,耦合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光纤端和输出端,连接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通信设备和网关设备,其中,耦合部可以设置在光纤的末端位置,耦合部的作用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或者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
通信设备和网关设备上均设置有对应的插孔,光纤的两端均设置有耦合部,耦合部的输出端与插孔适配连接,
耦合端的一端连接有光纤,耦合端的另一端设置有电信号输出端,耦合端包括有套管和芯片,所述芯片上设置有感光片,所述套管内壁与光纤的纤丝外壁贴合,所述纤丝与插芯同轴连接,所述插芯与所述感光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所述插芯与所述感光片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空隙的直线距离等于0.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连接器的光纤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耦合部设置在光纤中间位置时,所述光纤端和输出端均连接有光纤,则耦合部的作用是将光信号进行无耗损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连接器的光纤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丝为单模光纤芯的纤核,纤核直径为9μm,包层为125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军胜阳飞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精恒光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