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专用处理玻璃基片的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6859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专用处理玻璃基片的除尘装置,包括框体、金属套筒、滑槽和出水口,所述框体右侧上方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水管左侧固定有波纹管,并且波纹管左侧设置有连接块,而且连接块左侧焊接有连接管,同时连接管外侧轴承连接有金属套筒,所述金属套筒内侧固定有水轮,且金属套筒左侧内部固定有内管,所述框体内部设置有放置框,且框体中间内侧卡合有支撑滤网,并且框体右侧底部安装有出水口。该实验室专用处理玻璃基片的除尘装置安装有喷头和毛刷,通过喷头和毛刷在旋转过程中有效的对放置框内部的玻璃基片进行循环式的清洗和除尘,同时避免了批量的玻璃基片同时清洗的过程中产生碰撞破碎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专用处理玻璃基片的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玻璃基片
,具体为一种实验室专用处理玻璃基片的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基片是液晶显示器屏幕的组合体之一,而对于实验室的玻璃基片,它的设计体型比较小,且其内部后侧安装有导电元件,从而容易导致玻璃基片在使用过程中吸附空气中夹杂的灰尘,虽然可通过专门的除尘的工具来进行清洗,但这些除尘清洗工具依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就比如:1、现有的玻璃基片除尘装置在对其批量进行清洗的过程中容易导致多个玻璃基片发生碰撞后出现破碎的现象,从而给清洗玻璃基片的工作者造成了麻烦;2、现有的玻璃基片除尘装置在对其进行清洗后,需要手工将清洗后的玻璃基片拿出,此操作非常容易划伤工作人员的手,从而给人们带来的安全隐患;因此我们便提出了实验室专用处理玻璃基片的除尘装置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专用处理玻璃基片的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玻璃基片除尘装置在对其批量进行清洗的过程中容易导致多个玻璃基片发生碰撞后出现破碎的现象,且现有的玻璃基片除尘装置在对其进行清洗后,需要手工将清洗后的玻璃基片拿出,此操作非常容易划伤工作人员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专用处理玻璃基片的除尘装置,包括框体、金属套筒、滑槽和出水口,所述框体右侧上方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水管左侧固定有波纹管,并且波纹管左侧设置有连接块,而且连接块左侧焊接有连接管,同时连接管外侧轴承连接有金属套筒,所述金属套筒内侧固定有水轮,且金属套筒左侧内部固定有内管,所述框体内部设置有放置框,且框体中间内侧卡合有支撑滤网,并且框体右侧底部安装有出水口。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关于内管的竖向中心线对从设置有2个,且连接块内侧螺纹连接有往复丝杆,并且往复丝杆与连接块呈一一对应关系。优选的,所述内管上方均焊接有喷头,且内管底部均安装有毛刷,并且毛刷端部与放置框内侧底部相接触。优选的,所述放置框内侧均卡合有隔板,且隔板均呈网孔状,并且隔板与隔板之间为等距分布。优选的,所述支撑滤网上方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放置框构成前后滑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实验室专用处理玻璃基片的除尘装置;(1)设置有进水管、波纹管、连接管、金属套筒、水轮、内管、喷头和毛刷,使得通过进水管将水引进波纹管、连接管和金属套筒,此时通过金属套筒内部的水有效的带动水轮、内管、喷头和毛刷旋转,从而通过喷头和毛刷在旋转过程中有效的对放置框内部的玻璃基片进行循环式的清洗和除尘,同时避免了批量的玻璃基片同时清洗的过程中产生碰撞破碎的现象;(2)设置有往复丝杆、连接块、放置框、支撑滤板和滑槽,使得通过往复丝杆旋转有效的带动连接块、内管、喷头和毛刷同时前后移动,此结构能够有效使得放置框内部卡合的玻璃基片均匀得到清洗和擦刷,清洗完后再通过放置框与支撑滤板上方滑槽的配合使其能够快速的抽出,此结构避免了在人双眼看不见玻璃基片的情况下用手将放置框内部的玻璃基片拿出,增加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体;2、进水管;3、波纹管;4、连接块;5、往复丝杆;6、连接管;7、金属套筒;8、水轮;9、内管;901、喷头;902、毛刷;10、放置框;1001、隔板;11、支撑滤网;1101、滑槽;12、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专用处理玻璃基片的除尘装置,包括框体1、进水管2、波纹管3、连接块4、往复丝杆5、连接管6、金属套筒7、水轮8、内管9、喷头901、毛刷902、放置框10、隔板1001、支撑滤网11、滑槽1101和出水口12,框体1右侧上方安装有进水管2,且进水管2左侧固定有波纹管3,并且波纹管3左侧设置有连接块4,而且连接块4左侧焊接有连接管6,同时连接管6外侧轴承连接有金属套筒7,金属套筒7内侧固定有水轮8,且金属套筒7左侧内部固定有内管9,框体1内部设置有放置框10,且框体1中间内侧卡合有支撑滤网11,并且框体1右侧底部安装有出水口12。连接块4关于内管9的竖向中心线对从设置有2个,且连接块4内侧螺纹连接有往复丝杆5,并且往复丝杆5与连接块4呈一一对应关系,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通过左右两侧内部的往复丝杆5同时发生旋转时有效的带动连接块4和内管9前后移动,便于了内管9外侧的喷头901和毛刷902同时在放置框10上方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均匀的对玻璃基片进行擦刷清洗。内管9上方均焊接有喷头901,且内管9底部均安装有毛刷902,并且毛刷902端部与放置框10内侧底部相接触,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通过内管9旋转有效的带动喷头901和毛刷902同时旋转,增加了整体的传动效果,同时便于了喷头901喷出的水有效的配合着毛刷902对放置框10内部的玻璃基片进行擦刷清洗。放置框10内侧均卡合有隔板1001,且隔板1001均呈网孔状,并且隔板1001与隔板1001之间为等距分布,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通过隔板1001有效的将玻璃基片一一对应放置清洗,避免玻璃基片与玻璃基片在清洗除尘的过程中发生碰撞的现象,增加了安全性。支撑滤网11上方均开设有滑槽1101,且滑槽1101与放置框10构成前后滑动结构,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放置框10有效的通过支撑滤网11上方的滑槽1101进行开合,便于了放置框10内部的玻璃基片的放进和拿出,增加了便捷性。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实验室专用处理玻璃基片的除尘装置时,首先如图1所示如图1-4所示,先将实验室内沾满灰尘的玻璃基片从工具上全部拆卸下来,接着将其一一插进放置框10内部的对应隔板1001内侧,然后将放置框10配合着支撑滤网11上方的滑槽1101将其前后直线滑动推入框体1内侧,而后开启框体1右侧上方的进水管2,将水通过外侧的高压泵引进波纹管3和连接管6内,接着进入金属套筒7内侧,此时金属套筒7内侧的水轮8通过引进的水会发生旋转,当水轮8旋转时能有效的带动金属套筒7旋转,然后通过金属套筒7旋转带动左侧的内管9发生旋转,从而使得通过内管9旋转带动喷头901和毛刷902同时旋转,进而通过喷头901和毛刷902在旋转的过程中有效的对放置框10内部的玻璃基片喷水式的擦刷,增加了整个玻璃基片的清洗效率,与此同时启动伺服电机驱动往复丝杆5旋转,通过往复丝杆5旋转带动连接块4前后移动,从而通过连接块4前后移动带动内管9前后移动,当内管9在前后移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室专用处理玻璃基片的除尘装置,包括框体(1)、金属套筒(7)、滑槽(1101)和出水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右侧上方安装有进水管(2),且进水管(2)左侧固定有波纹管(3),并且波纹管(3)左侧设置有连接块(4),而且连接块(4)左侧焊接有连接管(6),同时连接管(6)外侧轴承连接有金属套筒(7),所述金属套筒(7)内侧固定有水轮(8),且金属套筒(7)左侧内部固定有内管(9),所述框体(1)内部设置有放置框(10),且框体(1)中间内侧卡合有支撑滤网(11),并且框体(1)右侧底部安装有出水口(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专用处理玻璃基片的除尘装置,包括框体(1)、金属套筒(7)、滑槽(1101)和出水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右侧上方安装有进水管(2),且进水管(2)左侧固定有波纹管(3),并且波纹管(3)左侧设置有连接块(4),而且连接块(4)左侧焊接有连接管(6),同时连接管(6)外侧轴承连接有金属套筒(7),所述金属套筒(7)内侧固定有水轮(8),且金属套筒(7)左侧内部固定有内管(9),所述框体(1)内部设置有放置框(10),且框体(1)中间内侧卡合有支撑滤网(11),并且框体(1)右侧底部安装有出水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专用处理玻璃基片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4)关于内管(9)的竖向中心线对从设置有2个,且连接块(4)内侧螺纹连接有往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园甄真真田银玲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古洛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