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辐射测温的量热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677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热流测量传感器设备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电偶节点焊接困难,焊接的引线使测量结果偏离实际情况,无法应用在高温电离环境下,且无法进行面测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辐射测温的量热计,底座和基座连接,量热片设置在基座顶端,光电二极管的感光面设置在成像光学系统的像面上,二者相互适配对应安装在底座上;成像光学系统收集辐射信号,光电二极管将辐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记录量热片温度的变化历程。辐射源与高温气流隔离,具有耐冲刷特性;辐射源及测量元器件与外部环境物理隔离,且量热片背面无需焊接引线,可应用于高温电离环境下,减小测量误差,既可以测量单点热流,也可开展面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辐射测温的量热计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流测量传感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辐射测温的量热计。
技术介绍
高超声速飞行时气动热环境非常恶劣,需要采用合适的热防护措施。热防护方法和材料的选取依赖于地面风洞实验中的热流测量结果,风洞实验中采用的热流测量传感器主要有三种:薄膜电阻温度计、同轴热电偶和量热计。三种传感器各有优缺点和适应的测量环境,其中量热计通常用于大热流和强冲刷的环境。量热计采用量热片作为吸热元件,通过测量量热片内部温度的变化率计算所加载的热流。目前已发展的量热计根据量热片材料的类型采用了不同的测温方式。量热片采用铜、不锈钢等金属材质时利用热电偶测量内部温度。这种类型的量热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热电偶节点焊接困难,大小难以保证一致,造成测量结果散差大,且无法应用在高温电离环境下。当利用金刚石等绝缘材料做量热片时,量热片内部温度利用薄膜电阻测量。这种方案能够提高量热计的测量灵敏度,但满足要求的绝缘材料甚少,且金刚石制作使用成本昂贵。此外,以上两种测温方式都需要在量热片上焊接引线,以实现将温度变化产生的电信号输出。引线的存在会造成额外的热量损失,使测量结果偏离实际情况。另外,传统的量热计都是测量单点热流值,无法进行面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电偶节点焊接困难,大小难以保证一致,造成测量结果散差大,焊接引线造成额外的热量损失,使测量结果偏离实际情况,无法应用在高温电离环境下,且无法进行面测量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辐射测温的量热计。辐射源与高温气流隔离,具有耐冲刷特性;辐射源及测量元器件与外部环境物理隔离,且量热片背面无需焊接引线,可应用于高温电离环境下,减小测量误差,既可以测量单点热流,也可开展面测量。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辐射测温的量热计,包括基座、底座、量热片、光电二极管、成像光学系统和传感器座,所述底座和基座连接安装形成支撑框架,量热片设置在基座顶端,所述光电二极管的感光面设置在成像光学系统的像面上,二者相互适配对应安装在底座上;所述透镜成像系统安装在底座内,传感器座通过螺纹与底座连接,同时压紧透镜成像系统,通过传感器座安装固定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安装在传感器座内,光电二极管的输出端与采集设备相连;通过成像光学系统收集辐射信号,通过光电二极管将辐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采集设备记录量热片温度的变化历程。进一步的,还设置有辐射测温组件,辐射测温组件包括温敏漆涂层、激发光源、滤光片,所述激发光源设置在底座上,通过压圈与激发光源的底座螺纹连接固定;温敏漆涂层涂敷于量热片下方,所述滤光片嵌设在光电二极管和成像光学系统之间;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收集温敏漆涂层的辐射信号,所述光电二极管将温敏漆涂层的辐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采集设备的数据采集系统记录量热片温度的变化历程。进一步的,所述量热片设置为吸热元件,其材料和厚度根据所测量的热流强度和测试时间确定,主要考虑因素为:量热片选择不同材料制备而成,量热片前面温度不超过所选择材料的允许使用温度;量热片背面温度不超过温敏漆涂层的允许使用温度,量热片背面温度变化范围尽量大,变化范围越大测量灵敏度越高;量热片的响应时间小于测试时间。更进一步的,所述量热片前面温度、背面温度、响应时间按照式(6)、(7)、(8)计算:式中:Tf为量热片前面温度、Tb为量热片背面温度、tR为量热片响应时间、T0为量热片测量前初始温度、α为量热片材料热扩散系数、k为量热片材料热导率、l为量热片厚度、q为量热片前面加载热流,即所要测量的热流,qratio为量热片背面测得热流值与加载热流的比值,一般取0.99。进一步的,所述透镜成像系统安装在底座内,依次安装橡胶圈和滤光片,通过橡胶圈隔离透镜系统和滤光片;所述滤光片设置为窄带滤光片,其安装于透镜与光电二极管之间,滤光片中心波长及通带范围对应温敏漆辐射光波长,与温敏漆辐射光特性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激发光源波长与温敏漆涂层相匹配,通过激发光源照射温敏漆涂层产生辐射,所述温敏漆涂层的辐射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利用光致发光的热猝灭效应测量量热片温度的变化。进一步的,还设置有压圈a和压圈b,压圈a和压圈b的中间均设置有通孔,通过通孔走线,压圈a和压圈b的端面设置卡槽,通过卡槽安装;压圈a和压圈b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压圈a通过外螺纹与激发光源的底座螺纹连接固定;压圈b通过外螺纹与传感器座螺纹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和基座采用热传导率小的绝缘材料制备而成,避免传感器周边传热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增强高温电离环境下的适应性。更为具体的是,基座采用热扩散系数低的材料制作而成,基座与量热片之间通过高温胶粘接,通过基座固定量热片并与底座相连接;底座采用绝缘材料制作而成,底座与基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底座内表面设置为倾斜面,控制激发光源的照射范围和成像光学系统的成像范围相对重合,使激发光源照射区域和透镜成像区域尽可能多的重合;通过底座固定激发光源、滤光片、光电二极管等器件。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依次设置有倾斜面a、水平面、倾斜面b,倾斜面a和倾斜面b呈对称式设置在水平面的两侧,通过倾斜面a和倾斜面b安装激发光源,通过水平面安装成像光学系统。进一步的,适用于利用自发红外辐射测量温度,通过底座控制光电二极管和成像光学系统呈正对式安装且无倾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提出了一种基于辐射测温的量热计,其是利用辐射特性测量量热片温度的变化。主要优点是:1)辐射源在量热片背面,与高温气流隔离,具有耐冲刷特性;2)量热片材质既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3)辐射源及测量元器件与外部环境物理隔离,且量热片背面无需焊接引线,可应用于高温电离环境下;4)利用辐射特性测量温度,避免了在量热片上焊接引线造成的热量损失,减小了测量误差。5)传统的量热计都是测量单点热流值,基于本专利的测量原理既可以测量单点热流,也可开展面测量(即同时测量整个表面的热流分布)。附图说明图1是自发辐射状态下的量热计构成示意图;图2是受激辐射状态下的量热计构成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某工况下获得的量热片背面各位置温度的变化历程;图5是测量量热片线性变化热流结果(qIn为量热片前面加载热流,qb为量热片背面测得热流);图6是测量量热片阶跃变化热流结果(qIn为量热片前面加载热流,qb为量热片背面测得热流);图7是测量量热片局部凸起热流结果(qIn为量热片前面加载热流,qb为量热片背面测得热流);其中,1、温敏漆涂层;2、量热片;3、基座;4、底座;4-1、倾斜面a;4-2、水平面;4-3、倾斜面b;5、透镜成像系统;6、橡胶圈;7、滤光片;8、传感器座;9、光电二级管;10、压圈a;11、压圈b;12、激发光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辐射测温的量热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底座、量热片、光电二极管、成像光学系统和传感器座,/n所述底座和基座连接安装形成支撑框架,量热片设置在基座顶端,所述透镜成像系统安装在底座内,传感器座通过螺纹与底座连接,同时压紧透镜成像系统,通过传感器座安装固定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安装在传感器座内,光电二极管的输出端与采集设备相连;/n通过成像光学系统收集辐射信号,通过光电二极管将辐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采集设备记录量热片温度的变化历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辐射测温的量热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底座、量热片、光电二极管、成像光学系统和传感器座,
所述底座和基座连接安装形成支撑框架,量热片设置在基座顶端,所述透镜成像系统安装在底座内,传感器座通过螺纹与底座连接,同时压紧透镜成像系统,通过传感器座安装固定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安装在传感器座内,光电二极管的输出端与采集设备相连;
通过成像光学系统收集辐射信号,通过光电二极管将辐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采集设备记录量热片温度的变化历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辐射测温的量热计,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辐射测温组件,辐射测温组件包括温敏漆涂层、激发光源、滤光片,
所述激发光源设置在底座上,通过压圈与激发光源的底座螺纹连接固定;温敏漆涂层涂敷于量热片下方,所述滤光片嵌设在光电二极管和成像光学系统之间;
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收集温敏漆涂层的辐射信号,所述光电二极管将温敏漆涂层的辐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采集设备的数据采集系统记录量热片温度的变化历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基于辐射测温的量热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量热片设置为吸热元件,其材料和厚度根据所测量的热流强度和测试时间确定,主要考虑因素为:量热片选择不同材料制备而成,量热片前面温度不超过所选择材料的允许使用温度;量热片背面温度不超过温敏漆涂层的允许使用温度;量热片的响应时间小于测试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辐射测温的量热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量热片前面温度、背面温度、响应时间按照式(6)、(7)、(8)计算:









式中:Tf为量热片前面温度、Tb为量热片背面温度、tR为量热片响应时间、T0为量热片测量前初始温度、α为量热片材料热扩散系数、k为量热片材料热导率、l为量热片厚度、q为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朝凯姜宗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