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氮烟气回流二次燃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670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低氮烟气回流二次燃烧设备,属于烟气处理领域,本体内部套设有由若干蜂窝孔组成的蜂窝状筒体,蜂窝孔周围形成第一密闭空间,蜂窝状筒体的顶部与本体的排烟口相通,本体一侧设有进烟口,进烟口处设有若干燃烧机,燃烧机通过分油器与上端油箱连接,油箱内装有还原剂且与油泵连接;进烟口、排烟口均与石灰窑烟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进烟口处的烟气与燃烧机内喷出的还原剂混合,并依次经过本体内的空隙、蜂窝状筒体的蜂窝孔充分分解,脱硝充分、提高分解效率、达标排放、提高自动化程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氮烟气回流二次燃烧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低氮烟气回流二次燃烧设备。
技术介绍
石灰竖窑是工业氧化钙及建筑石灰煅烧生产工艺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化生产中由于使用的原材料、燃料及煅烧窑炉的结构多多少少会产生有污染的无机物SO2、NO、NO2及有机物CO、H2S、CS、CS2、OCS、CH4,污染环境的同时对人体、动物、植物及其他物质造成一定伤害,要想抑制、降解、消除这些有害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应该选择一种或多种抑制、降解、消除的方法基于此本技术通过在石灰窑外侧设置二次燃烧设备对氮氧化物进行分解,从而使气体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低氮烟气回流二次燃烧设备,本体与内部套设的蜂窝状筒体中间留有缝隙,烟气通过缝隙与蜂窝孔与燃烧机喷出的物质混合,实现分解操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低氮烟气回流二次燃烧设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罐状,内部套设有由若干蜂窝孔组成的蜂窝状筒体,所述蜂窝孔周围形成第一密闭空间,所述蜂窝状筒体的顶部与本体的排烟口相通,所述本体一侧设有进烟口,所述进烟口处设有若干燃烧机,所述燃烧机通过分油器与上端油箱连接,所述油箱内装有还原剂且与油泵连接;所述进烟口、排烟口均与石灰窑烟道连通。优选的,围绕所述本体内壁上焊接有16厘米的第二密闭空间且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本体外壁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下方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分别与本体外壁、蜂窝状筒体外壁连通;所述进水管与水泵连接且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水泵通过水桶与一侧的软化水箱连接,所述水桶与软化水箱之间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水桶外侧连接有液位变送器,软化水箱上端设有压力表。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上方设有两蒸气管,两所述蒸气管一端分别与本体外壁、蜂窝状筒体外壁连通,另一端同时与石灰窑进料口四周管道连接,所述蒸气管上自上向下分别设有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三电磁阀与放气阀;所述蒸气管与第三电磁阀连接处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有安全气阀。优选的,所述油箱上设有油位显示器,用于显示油箱油量。优选的,所述油泵为2个且其上均设有第二压力变送器,所述油泵通过连接管分别连接油桶,所述油泵与油桶之间设有第四电磁阀。优选的,所述本体一侧设有水位显示器。优选的,所述排烟口与本体顶端分别设有K型热电偶。优选的,所述石灰窑烟道内侧设有氮氧化物传感器。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排灰口,内壁与外壁一侧分别设有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排污口、第二排污口,所述排灰口底部设有排灰阀。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低氮烟气回流二次燃烧设备,油泵将油桶里的油注入油箱中与其内的尿素、甲醇混合后向燃烧机供油,继而燃烧机向进烟口喷火,还原剂与烟气同时进入进烟口,由上至下经过本体与蜂窝状筒体之间的空隙,之后由下至上进入蜂窝状筒体的蜂窝孔混合分解,并通过排烟口排出至烟囱,脱硝充分,提高分解效率,达标排放。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本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蜂窝状筒体内部结构参考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央控制器连接结构流程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A图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B图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C图局部放大图。图中:1-本体,2-蜂窝状筒体,3-蜂窝孔,4-第一密闭空间,5-加强筋,6-排烟口,7-进烟口,8-燃烧机,9-油箱,10-油泵,11-石灰窑烟道,12-第二密闭空间,13-进水管,14-连接管,15-水泵,16-第一电磁阀,17-水桶,18-软化水箱,19-第二电磁阀,20-液位变送器,21-压力表,22-蒸气管,23-石灰窑进料口,24-第一压力变送器,25-第三电磁阀,26-放气阀,27-排气管,28-安全气阀,29-油位显示器,30-第二压力变送器,31-油桶,32-第四电磁阀,33-水位显示器,34-K型热电偶,35-氮氧化物传感器,36-排灰口,37-第一排污口,38-第二排污口,39-排灰阀,40-烟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8所示,低氮烟气回流二次燃烧设备,包括本体1,本体1为罐状,内部套设有由若干蜂窝孔组成的蜂窝状筒体2,蜂窝孔3周围形成第一密闭空间4,本体1与蜂窝状筒体2之间留有空隙且通过加强筋5来支撑,所述蜂窝状筒体2的顶部与本体1的排烟口6相通,本体1一侧设有进烟口7,进烟口7处设有若干燃烧机8,燃烧机8通过分油器与上端油箱9连接,油箱9与油泵10连接,油箱9内装有由油、及配比好的甲醇、尿素或液氨组成的还原剂,油与甲醇加快燃烧机8的燃烧使之达到一定高温迅速与尿素或液氨分解,分解为无害的氮与水;进烟口7、排烟口6均与石灰窑烟道连通。进一步的,围绕本体1内壁上焊接有16厘米的第二密闭空间12且内部为中空结构,本体1外壁连通有进水管13,进水管13下方设有连接管14,连接管14分别与本体1外壁、蜂窝状筒体2外壁连通;进水管13与水泵15连接且进水管13上设有第一电磁阀16,水泵15通过水桶17与一侧的软化水箱18连接,水桶17与软化水箱18之间设有第二电磁阀19,水桶17外侧连接有液位变送器20,软化水箱18上端设有压力表21,软化水箱18内的水通过连接管传递至水桶17中,水泵15将水桶17中的水抽出注入进水管13中,通过进水管13流入本体1内壁的第二密闭空间12里,继而连接管14将其内的水引流至蜂窝孔3周围的各个缝隙之间,当水桶17上的液位变送器20检测到水位达到限定值后,传递信息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19关闭,停止软化水箱18向水桶17注水,软化水箱18的设置为了防止石灰窑遇水结垢的情况,压力表21用于检测软化水箱18内的水压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进一步的,进水管13上方设有两蒸气管22,两蒸气管22一端分别与本体1外壁、蜂窝状筒体2外壁连通,另一端同时与石灰窑进料口23四周管道连接,蒸气管22上自上向下分别设有第一压力变送器24、第三电磁阀25与放气阀26;蒸气管22与第三电磁阀25连接处设有排气管27,排气管27上设有安全气阀28,当蒸气管22上的第一压力变送器24检测到压力值达1公斤后,将压力信号传递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控制第三电磁阀25关闭,继而蒸气通过排气管27排放,安全气阀28感受到压力变化后自动打开将蒸气排出,当第一压力变送器24压力值未达到一公斤时,中央控制器控制第三电磁阀25开启并通过放气阀26将蒸气管22中的蒸气排放至石灰窑进料口23并与其四周管道连接,通过向本体1、蜂窝状筒体2内部注水降低本体1表面温度,以防爆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低氮烟气回流二次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部套设有由若干蜂窝孔组成的蜂窝状筒体,所述蜂窝孔周围形成第一密闭空间,所述蜂窝状筒体的顶部与本体的排烟口相通,所述本体一侧设有进烟口,所述进烟口处设有若干燃烧机,所述燃烧机通过分油器与上端油箱连接,所述油箱内装有还原剂且与油泵连接;所述进烟口、排烟口均与石灰窑烟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低氮烟气回流二次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部套设有由若干蜂窝孔组成的蜂窝状筒体,所述蜂窝孔周围形成第一密闭空间,所述蜂窝状筒体的顶部与本体的排烟口相通,所述本体一侧设有进烟口,所述进烟口处设有若干燃烧机,所述燃烧机通过分油器与上端油箱连接,所述油箱内装有还原剂且与油泵连接;所述进烟口、排烟口均与石灰窑烟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烟气回流二次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罐状,围绕所述本体内壁上焊接有16厘米的第二密闭空间且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本体外壁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下方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分别与本体外壁、蜂窝状筒体外壁连通;所述进水管与水泵连接且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水泵通过水桶与一侧的软化水箱连接,所述水桶与软化水箱之间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水桶外侧连接有液位变送器,软化水箱上端设有压力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氮烟气回流二次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方设有两蒸气管,两所述蒸气管一端分别与本体外壁、蜂窝状筒体外壁连通,另一端同时与石灰窑进料口四周管道连接,所述蒸气管上自上向下分别设有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鑫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