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菌吊扇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655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杀菌吊扇灯,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吊装组件、风扇组件以及灯具组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与吊装组件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壳体连接有若干扇叶,所述吊扇灯还包括相对吊装组件固定的上灯罩,所述上灯罩上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上开口,所述上灯罩与驱动电机之间形成有与上灯罩内腔相通的且与外部连通的间隙,所述间隙与上开口之间形成通风过道,所述上灯罩内设有用于对流经通风过道的空气进行杀菌的UV灯组件,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杀菌效果好,同时能够将UV灯组件隐藏或减弱该UV灯组件照射出来的光线,保护用户皮肤或眼睛,确保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杀菌吊扇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菌吊扇灯。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吊扇灯因其造价低、占地空间小,降温明显,装饰美观等优点而备受消费者喜爱。随着空气质量的持续恶化,如何在降温的同时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成为当前降温设备发展的新方向,而传统的吊扇灯并不具备改善空气质量的功能,因此在吊扇灯上加设空气净化装置对于提高吊扇的市场竞争力尤为必要。目前市场上的吊扇灯通常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设置吊装组件、风扇组件以及灯具组件,为了使得吊扇灯具备杀菌功能,通常在吊扇灯上装配有紫外线杀菌灯,同时为了防止紫外线杀菌灯伤害用户眼睛和皮肤,通常将其安装在吊扇灯上且空气流动性较小的壳体内而将其隐藏,然而,因为壳体内空气流动性较小,导致在紫外线杀菌灯已对壳体内的空气进行杀菌后,已经过杀菌的空气在壳体内停留时间较长,并且壳体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循环交替缓慢,造成紫外线杀菌灯不能良好的对外部空气进行杀菌作用,存在杀菌效果不佳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即针对上述问题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杀菌吊扇灯,可以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具有杀菌效果好,能够将UV灯组件隐藏或减弱该UV灯组件照射出来的光线,保护用户皮肤或眼睛,确保使用安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杀菌吊扇灯,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吊装组件1、风扇组件2以及灯具组件3;所述风扇组件2包括与吊装组件1连接的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的转子壳体211连接有若干扇叶22,所述吊扇灯还包括相对吊装组件1固定的上灯罩4,所述上灯罩4上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上开口41,所述上灯罩4与驱动电机21之间形成有与上灯罩4内腔相通的且与外部连通的间隙42,所述间隙42与上开口41之间形成通风过道43,所述上灯罩4内设有用于对流经通风过道43的空气进行杀菌的UV灯组件5。如上所述一种杀菌吊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1的转子壳体211部分或全部位于上灯罩4内腔。如上所述一种杀菌吊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1的转子壳体211上表面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导流孔212,所述导流孔212边缘上设有当转子壳体211转动时能扰流空气而使空气经过导流孔212进入转子壳体211内腔的导流板213。如上所述一种杀菌吊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212沿转子壳体211偏心周向设置,相应的所述导流板213设在导流孔212边缘。如上所述一种杀菌吊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13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板213倾斜方向与转子壳体211转动方向相反。如上所述一种杀菌吊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1外侧套设有相对吊装组件1固定并位于上灯罩4内侧的保护罩23,所述保护罩23下端开口,所述保护罩23上设有能连通上灯罩4内腔与保护罩23内腔的若干通孔231,所述间隙42由保护罩23下部与驱动电机21之间形成。如上所述一种杀菌吊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23下部形成有呈环形状的卡接槽232,所述上灯罩4底端形成有能与卡接槽232卡接而使得上灯罩4与保护罩23相对固定连接的插接部44。如上所述一种杀菌吊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灯罩4内底部沿周向设有用于放置UV灯组件5的圆环平面45。如上所述一种杀菌吊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灯罩4为透明材料制成。如上所述一种杀菌吊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1为外转子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一种杀菌吊扇灯,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吊装组件、风扇组件以及灯具组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与吊装组件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壳体连接有若干扇叶,所述吊扇灯还包括相对吊装组件固定的上灯罩,所述上灯罩上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上开口,所述上灯罩与驱动电机之间形成有与上灯罩内腔相通的且与外部连通的间隙,所述间隙与上开口之间形成通风过道,所述上灯罩内设有用于对流经通风过道的空气进行杀菌的UV灯组件;本专利技术通过将UV灯组件安装在上灯罩内,从而能够将其隐藏或减弱该UV灯组件照射出来的光线,保护用户皮肤和眼睛,确保使用安全;在使用时,驱动电机转动并带动扇叶转动,因为驱动电机的转子壳体所处的空间与通风过道相通,所以在驱动电机转动时,驱动电机的转子壳体能够加速通风过道内的空气流动,即使得外部空气从上开口被吸入通风过道内,同时通风过道内的空气从间隙吹出,防止通风过道内经过杀菌的空气长时间在通风过道内堆积,导致UV灯组件杀菌效果不佳;扇叶转动将室内空气扰动而使得已经过杀菌的空气不断扩散以及使得外部空气与通风过道内的空气循环,从而达到提高室内杀菌消毒的效果,给用户提供一个卫生、干净舒适的环境,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2、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壳体上表面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边缘上设有当转子壳体转动时能扰流空气而使空气经过导流孔进入转子壳体内腔的导流板,在工作时,驱动电机的转子壳体带动导流板转动,从而扰动和加速通风过道内空气流动,并且使得通风过道内的空气从导流孔进入转子壳体内腔,最后从转子壳体下表面的气孔流出,提高通风过道内空气流动,提高杀菌效率。3、所述保护罩下部形成有呈环形状的卡接槽,所述上灯罩底端形成有能与卡接槽卡接而使得上灯罩与保护罩相对固定连接的插接部。在组装时,用户只需将上灯罩的插接部插接到卡接槽内即可使得上灯罩与保护罩相对固定连接,此刻插接部的底壁、侧壁均相对应的与卡接槽的内底、内侧壁抵触连接,从而使得上灯罩与保护罩连接更加稳固;待拆卸时,用户只需将上灯罩的插接部与卡接槽分离即可使得上灯罩与保护罩分离,拆装便捷,通过将二者插接,能够减少连接部件,结构简单。4、为了便于安装UV灯组件,所述上灯罩内底部沿周向设有用于放置UV灯组件的圆环平面。【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杀菌吊扇灯,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吊装组件1、风扇组件2以及灯具组件3;所述风扇组件2包括与吊装组件1连接的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的转子壳体211连接有若干扇叶22,所述吊扇灯还包括相对吊装组件1固定的上灯罩4,所述上灯罩4上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上开口41,所述上灯罩4与驱动电机21之间形成有与上灯罩4内腔相通的且与外部连通的间隙42,所述间隙42与上开口41之间形成通风过道43,所述上灯罩4内设有用于对流经通风过道43的空气进行杀菌的UV灯组件5。本专利技术通过将UV灯组件安装在上灯罩内,从而能够将其隐藏或减弱该UV灯组件照射出来的光线,保护用户皮肤和眼睛,确保使用安全;在使用时,驱动电机转动并带动扇叶转动,因为驱动电机的转子壳体所处的空间与通风过道相通,所以在驱动电机转动时,驱动电机的转子壳体能够加速通风过道内的空气流动,即使得外部空气从上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杀菌吊扇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吊装组件(1)、风扇组件(2)以及灯具组件(3);所述风扇组件(2)包括与吊装组件(1)连接的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的转子壳体(211)连接有若干扇叶(22),所述吊扇灯还包括相对吊装组件(1)固定的上灯罩(4),所述上灯罩(4)上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上开口(41),所述上灯罩(4)与驱动电机(21)之间形成有与上灯罩(4)内腔相通的且与外部连通的间隙(42),所述间隙(42)与上开口(41)之间形成通风过道(43),所述上灯罩(4)内设有用于对流经通风过道(43)的空气进行杀菌的UV灯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菌吊扇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吊装组件(1)、风扇组件(2)以及灯具组件(3);所述风扇组件(2)包括与吊装组件(1)连接的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的转子壳体(211)连接有若干扇叶(22),所述吊扇灯还包括相对吊装组件(1)固定的上灯罩(4),所述上灯罩(4)上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上开口(41),所述上灯罩(4)与驱动电机(21)之间形成有与上灯罩(4)内腔相通的且与外部连通的间隙(42),所述间隙(42)与上开口(41)之间形成通风过道(43),所述上灯罩(4)内设有用于对流经通风过道(43)的空气进行杀菌的UV灯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杀菌吊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1)的转子壳体(211)部分或全部位于上灯罩(4)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杀菌吊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1)的转子壳体(211)上表面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导流孔(212),所述导流孔(212)边缘上设有当转子壳体(211)转动时能扰流空气而使空气经过导流孔(212)进入转子壳体(211)内腔的导流板(2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杀菌吊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212)沿转子壳体(211)偏心周向设置,相应的所述导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齐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名家汇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