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模粉配比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646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模粉配比混合装置,包括两加料斗、配比机构和混合机构;所述配比机构包括输送带、定量盒、调节板、齿条、齿轮和固定架;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每个加料斗的出料口处,所述定量盒设置在输送带和加料斗之间,所述调节板沿竖向套装在出口处;所述混合结构包括预混合筒、搅拌筒、搅拌轴和驱动电机;所述预混合筒沿竖向设置,预混合筒的下端固定在搅拌筒的上部,并与搅拌筒的进料口连通;固定架的中部沿竖向设置有标尺架,标尺架的上部设置有标尺,驱动板上设置有水平的指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双管模粉的可视化配比混合,大大的降低了管模粉配比混合过程中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管模粉配比混合提供了设备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模粉配比混合装置
本技术属于物料混合
,具体涉及一种管模粉配比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管模粉是生产球墨铸铁管的重要添加剂,具有保护管模、有利脱模、能有效地降低过冷度、抑制碳化物的形成、孕育、消除铸管外表面的气孔和针孔、球化、延长管模粉使用寿命等多种功效,是球墨铸铁管成型工艺中最后一道关键材料。现有的管模粉制作工艺大多采用几种原材料经机械破碎后,直接混合配粉的冷加工工艺来制作管模粉,这种配比方式过于简单,管模粉的性能不稳定,球化率偏低,无法适用于精密仪器,给人们带来了困扰,且随着行业对管模粉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管模粉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为了提高管模粉的性能,在管模粉制作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粒径的管模粉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比混合,形成不同粒径的混合料,但是现有的工艺中缺少管模粉的配比混合装置,人们只能通过称取的方式将不同粒径的管模粉进行配比混合,但是这种方式工作过程繁琐,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耗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因此研究一种管模粉配比混合装置成为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管模粉配比混合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设备中存在的工作效率低和工作过程繁琐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管模粉配比混合装置,包括两加料斗、配比机构和混合机构;所述配比机构包括输送带、定量盒、调节板、齿条、齿轮和固定架;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每个加料斗的出料口处,所述定量盒设置在输送带和加料斗之间,并将加料斗的出料口包围,且预留出出口;所述调节板沿竖向套装在出口处;调节板的上端设置有驱动板,驱动板上沿竖向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设置在固定架上,且与齿条啮合;固定架沿水平方向设置在两加料斗之间;所述混合机构包括预混合筒、搅拌筒、搅拌轴和驱动电机;所述预混合筒沿竖向设置,其上端的两侧贴合在两输送带的末端,用于承接输送带上传送的物料,预混合筒的下端固定在搅拌筒的上部,并与搅拌筒的进料口连通;搅拌轴设置在搅拌筒内,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齿,驱动电机设置在搅拌筒的底部并与搅拌轴传动连接,搅拌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的中部沿竖向设置有标尺架,标尺架的上部设置有标尺,驱动板上设置有水平的指针。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筒的上部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上设置有分散板。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和驱动板之间设置连杆,连杆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在调节板的底部和驱动板的上部。进一步的,预混合筒的上部端口呈向内的斜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了双加料斗,加料斗内放置相同粒径区间的管模粉,加料斗的底部设置了配比机构和混合机构,通过配比机构实现两种管模粉的配比,并通过混合机构实现混合搅拌功能;具体的配比机构利用输送带实现持续下料,利用控制调节板的高度,实现定量盒开口的大小调节,随着输送带的定速持续行走实现管模粉的量化。本技术中实现调节板高度调节的方式为齿轮和齿条,通过手轮或者驱动电机分别实现手动和自动控制调节板的调节方式;同时在固定架上设置了标尺架,标尺架上设置有标尺,在调节板上设置有指针,从而使调节板的高度可视化,便于对两管模粉的配比。同时在搅拌筒的上部设置了分散板,两种管模粉经过量化后首先在预混合筒内经过初次混合后落在分散板上,分散板能够对混合料进行打散,并将混合料向混合筒的四周扩散,避免混合料堆积在一起,保证了搅拌的效果。由此本技术设置了双管模粉的可视化配比混合,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大大的降低了管模粉配比混合过程中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给人们提供了便利,为管模粉配比混合提供了设备支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调节板和定量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为:1为加料斗,2为定量盒,3为调节板,4为连杆,5为驱动板,6为齿条,7为齿轮,8为固定架,9为指针,10为标尺架,11为输送带,12为预混合筒,13为分散板,14为搅拌桶,15为搅拌齿,16为驱动电机,17为出料口,18为轨道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管模粉配比混合装置,主要用于对管模粉进行配比混合,针对现有的混合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的配比混合装置,用于优化管模粉的配比混合方式,提供工作效率。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两加料斗1、配比机构和混合机构;两加料斗1分别设置在两侧,每个加料斗1的下部设置了配比机构,经过配比后进入混合机构内进行混合搅拌。所述配比机构包括输送带11、定量盒2、调节板3、齿条6、齿轮7和固定架8;所述输送带11设置在每个加料斗1的出料口处,所述定量盒2设置在输送带11和加料斗1之间,并将加料斗1的出料口包围,且预留出出口;所述调节板3沿竖向套装在出口处,用于对定量盒2的开口大小进行适量的调节;如图2所示,定量盒2呈方形结构,其开口处设置了燕尾状的轨道槽18,调节板3的两侧匹配套装在轨道槽18内,且能沿轨道槽18上下滑动。具体的调节板3的驱动方式为:调节板3的上端设置有驱动板5,驱动板5上沿竖向设置有齿条6;所述齿轮7设置在固定架8上,齿轮且与齿条啮合;通过驱动齿轮7转动,使齿条6沿齿轮7向上或者向下攀爬;齿轮7的转动驱动方式可以为手轮驱动或者电机驱动,不多做说明;固定架8沿水平方向设置在两加料斗1之间;固定架8的使两加料斗1之间连接在一起,加强了整体结构强度,同时为齿轮7提供了装配平台。所述混合机构包括预混合筒12、搅拌筒14、搅拌轴和驱动电机16;所述预混合筒12沿竖向设置,其上端的两侧贴合在两输送带11的末端,用于承接输送带上传送的物料,预混合筒12的上部端口呈向内的斜面,预混合筒12的下端固定在搅拌筒14的上部,并与搅拌筒14的进料口连通;搅拌筒14的上部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上设置有分散板13;搅拌轴设置在搅拌筒内,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齿15,驱动电机16设置在搅拌筒14的底部并与搅拌轴传动连接,搅拌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7。由此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加料斗内可以基本充满物料,出料口与输送带之间充满物料,随着输送带的持续运输并经过定量盒出口的量化实现对该管模粉出料速度的量化,量化的管模粉首先进入预混合筒内进行初次混合,并落在分散板上,经过分散板的打散后落在搅拌筒内进行搅拌,经过一定时长后,停止搅拌并从出料管处将混合料排出。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在于:本实施例另外设置了标尺架10。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架8的中部沿竖向设置有标尺架10,标尺架10的上部设置有标尺,驱动板5上设置有水平的指针9。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可视化的配比结构,在驱动板5的底部设置了指针9,指针9指向标尺,用于显示、量化定量盒2出口的大小,且标尺架的两侧均设置了标尺,便于可视化对两管模粉进行配比操作,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在于:本实施例对调节板3与驱动板5的结构进一步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模粉配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加料斗、配比机构和混合机构;所述配比机构包括输送带、定量盒、调节板、齿条、齿轮和固定架;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每个加料斗的出料口处,所述定量盒设置在输送带和加料斗之间,并将加料斗的出料口包围,且预留出出口;所述调节板沿竖向套装在出口处;调节板的上端设置有驱动板,驱动板上沿竖向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设置在固定架上,且与齿条啮合;固定架沿水平方向设置在两加料斗之间;所述混合机构包括预混合筒、搅拌筒、搅拌轴和驱动电机;所述预混合筒沿竖向设置,其上端的两侧贴合在两输送带的末端,用于承接输送带上传送的物料,预混合筒的下端固定在搅拌筒的上部,并与搅拌筒的进料口连通;搅拌轴设置在搅拌筒内,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齿,驱动电机设置在搅拌筒的底部并与搅拌轴传动连接,搅拌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模粉配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加料斗、配比机构和混合机构;所述配比机构包括输送带、定量盒、调节板、齿条、齿轮和固定架;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每个加料斗的出料口处,所述定量盒设置在输送带和加料斗之间,并将加料斗的出料口包围,且预留出出口;所述调节板沿竖向套装在出口处;调节板的上端设置有驱动板,驱动板上沿竖向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设置在固定架上,且与齿条啮合;固定架沿水平方向设置在两加料斗之间;所述混合机构包括预混合筒、搅拌筒、搅拌轴和驱动电机;所述预混合筒沿竖向设置,其上端的两侧贴合在两输送带的末端,用于承接输送带上传送的物料,预混合筒的下端固定在搅拌筒的上部,并与搅拌筒的进料口连通;搅拌轴设置在搅拌筒内,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齿,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运红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传承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传承铸造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