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轴承传动的糖液混合搅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643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置轴承传动的糖液混合搅拌系统,所述糖液混合搅拌系统包括驱动装置、锅体、锅盖和横向设置用于糖液搅拌的绞龙,所述绞龙包括绞龙轴、前轴承座、后轴承座和搅拌浆,所述绞龙轴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前轴承座、后轴承座分别固定在径向相对的锅体壁外壁上,所述绞龙轴横向贯穿所述锅体设置并分别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与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连接,所述搅拌桨套设在位于锅体内的绞龙轴上,所述绞龙轴与锅体壁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将绞龙轴两端通过轴承与外置式的轴承座连接,由轴承座承担绞龙轴重力通过轴承减轻摩擦阻力,解决了铜套设计的问题,减少了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置轴承传动的糖液混合搅拌系统
本技术涉及奶糖制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置轴承传动的糖液混合搅拌系统。
技术介绍
因糖液是食品,需要有卫生标准,对于橡胶等无法直接使用,因此现有的糖液熬煮搅拌系统设计的搅拌传动轴是铜套设计,导致绞龙轴与铜套间有间隙,糖液容易渗入,需要经常清洗也造成外部脏污;同时铜套磨损有铜屑污染风险,使得糖液被污染;并且铜套无润滑,阻力极大,使用7.5kw的电机驱动负载大,经常电流过载,实测电流可达28~30A,消耗能源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目前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外置轴承传动的糖液混合搅拌系统,将绞龙轴两端通过轴承与外置式的轴承座连接,由轴承座承担绞龙轴重力通过轴承减轻摩擦阻力,解决了铜套设计的问题,减少了能源消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置轴承传动的糖液混合搅拌系统,所述糖液混合搅拌系统包括驱动装置、锅体、锅盖和横向设置用于糖液搅拌的绞龙,所述绞龙包括绞龙轴、前轴承座、后轴承座和搅拌浆,所述绞龙轴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前轴承座、后轴承座分别固定在径向相对的锅体壁外壁上,所述绞龙轴横向贯穿所述锅体设置并分别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与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连接,所述搅拌桨套设在位于锅体内的绞龙轴上,所述绞龙轴与锅体壁之间设有密封装置。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前密封座和后密封座,所述前密封座和后密封座分别套接在绞龙轴前部和后部,并分别嵌入固定在锅体壁内。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前密封座和后密封座与绞龙轴之间设有密封填料,前密封座前端设有前填料压盖,后密封座后端设有后填料压盖。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前轴承和后轴承均为滚子轴承,所述前轴承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第一前骨架油封和第二前骨架油封,所述后轴承座前侧设有后骨架油封。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搅拌桨包括内圈搅拌桨、中圈搅拌桨和外圈搅拌桨,所述内圈搅拌桨、中圈搅拌桨和外圈搅拌桨同心套设于绞龙轴上。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内圈搅拌桨通过键与绞龙轴固定连接,所述绞龙轴上活动套设有前轴套和后轴套,所述中圈搅拌桨一端通过前轴套活动套设在绞龙轴上,所述后轴套活动套设在绞龙轴上且与后密封座固定连接,所述中圈搅拌桨另一端通过键固定在后轴套上,所述外圈搅拌桨一端通过键与绞龙轴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套设在后轴套上。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密封填料为食品级密封填料。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前轴承前端设有前轴承盖,所述前轴承盖套设在绞龙轴上且通过紧固件与前轴承座紧固连接。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后轴承后端设有后轴承盖,所述后轴承盖覆设于所述绞龙轴末端并通过紧固件与后轴承座紧固连接。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前轴承座与前密封座固定连接,所述前密封座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锅体壁上,所述后轴承座与后密封座固定连接,所述后密封座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锅体壁上。本技术实施的优点:本技术所述的外置轴承传动的糖液混合搅拌系统,所述糖液混合搅拌系统包括驱动装置、锅体、锅盖和横向设置用于糖液搅拌的绞龙,所述绞龙包括绞龙轴、前轴承座、后轴承座和搅拌浆,所述绞龙轴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前轴承座、后轴承座分别固定在径向相对的锅体壁外壁上,所述绞龙轴横向贯穿所述锅体设置并分别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与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连接,所述搅拌桨套设在位于锅体内的绞龙轴上,所述绞龙轴与锅体壁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将绞龙轴两端通过轴承与外置式的轴承座连接,由轴承座承担绞龙轴重力通过轴承减轻摩擦阻力,不再使用铜套,避免了因使用铜套产生的铜屑污染危险,使用密封装置,进一步的是设有密封填料的密封座,使得不再有间隙,糖液不易渗入,避免锅体外部脏污;两端外置式的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分别承担了绞龙轴两端的重量,使得绞龙轴穿过锅体壁部分与锅体壁之间压力极大地减少,即使还是使用铜套设计,在此处也不易造成铜套磨损,进一步的,使用设有密封填料的密封座,相互之间间隙基本消失,糖液不易渗入,更进一步的,采用食品级密封填料,不会造成糖液污染,因绞龙轴压力基本消失,使得摩擦阻力减少,使用的各部件间磨损相应减少,不易造成碎屑污染;阻力减少了后,使得电机驱动负载降低,使用7.5kw的电机,实测电流可降低到13A,减少了能源消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外置轴承传动的糖液混合搅拌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外置轴承传动的糖液混合搅拌系统,所述糖液混合搅拌系统包括驱动装置、锅体、锅盖和用于糖液搅拌的绞龙,所述绞龙包括绞龙轴1、前轴承座2、后轴承座3和搅拌浆4,所述绞龙轴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前轴承座、后轴承座分别固定在径向相对的锅体壁外壁上,所述绞龙轴横向贯穿所述锅体设置并分别通过前轴承5和后轴承6与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连接,所述搅拌桨套设在位于锅体内的绞龙轴上,所述绞龙轴与锅体壁之间设有密封装置7。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前密封座71和后密封座72,所述前密封座和后密封座分别套接在绞龙轴前部和后部,并分别嵌入固定在锅体壁内。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前密封座和后密封座与绞龙轴之间设有密封填料73,前密封座前端设有前填料压盖74,后密封座后端设有后填料压盖75。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前轴承和后轴承均为滚子轴承,所述前轴承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第一前骨架油封51和第二前骨架油封52,所述后轴承座前侧设有后骨架油封61。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搅拌桨包括内圈搅拌桨41、中圈搅拌桨42和外圈搅拌桨43,所述内圈搅拌桨、中圈搅拌桨和外圈搅拌桨同心套设于绞龙轴上。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内圈搅拌桨通过键8与绞龙轴固定连接,所述绞龙轴上活动套设有前轴套11和后轴套12,所述中圈搅拌桨一端通过前轴套活动套设在绞龙轴上,所述后轴套活动套设在绞龙轴上且与后密封座固定连接,所述中圈搅拌桨另一端通过键8固定在后轴套上,所述外圈搅拌桨一端通过键与绞龙轴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套设在后轴套上。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密封填料为食品级密封填料。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前轴承前端设有前轴承盖21,所述前轴承盖套设在绞龙轴上且通过紧固件9与前轴承座紧固连接。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后轴承后端设有后轴承盖31,所述后轴承盖覆设于所述绞龙轴末端并通过紧固件9与后轴承座紧固连接。在实际应用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置轴承传动的糖液混合搅拌系统,所述糖液混合搅拌系统包括驱动装置、锅体、锅盖和用于糖液搅拌的绞龙,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包括绞龙轴、前轴承座、后轴承座和搅拌浆,所述绞龙轴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前轴承座、后轴承座分别固定在径向相对的锅体壁外壁上,所述绞龙轴横向贯穿所述锅体设置并分别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与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连接,所述搅拌桨套设在位于锅体内的绞龙轴上,所述绞龙轴与锅体壁之间设有密封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置轴承传动的糖液混合搅拌系统,所述糖液混合搅拌系统包括驱动装置、锅体、锅盖和用于糖液搅拌的绞龙,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包括绞龙轴、前轴承座、后轴承座和搅拌浆,所述绞龙轴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前轴承座、后轴承座分别固定在径向相对的锅体壁外壁上,所述绞龙轴横向贯穿所述锅体设置并分别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与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连接,所述搅拌桨套设在位于锅体内的绞龙轴上,所述绞龙轴与锅体壁之间设有密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轴承传动的糖液混合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前密封座和后密封座,所述前密封座和后密封座分别套接在绞龙轴前部和后部,并分别嵌入固定在锅体壁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轴承传动的糖液混合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密封座和后密封座与绞龙轴之间设有密封填料,前密封座前端设有前填料压盖,后密封座后端设有后填料压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轴承传动的糖液混合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承和后轴承均为滚子轴承,所述前轴承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第一前骨架油封和第二前骨架油封,所述后轴承座前侧设有后骨架油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轴承传动的糖液混合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包括内圈搅拌桨、中圈搅拌桨和外圈搅拌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东庄文柯陈思宇谭鸿惠刘彩连陆晨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