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6175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部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横杆、靠枕、左右两个耳罩和左右两组耳罩调节锁紧机构,耳罩调节锁紧机构包括连接杆、复位扭簧、棘轮调节杆和压缩弹簧;本案在头部靠枕的基础上两侧增加了由棘轮机构锁紧的耳罩,棘轮机构用扭簧复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案具有如下优势:1、可以根据头型大小进行尺寸调整,方便穿戴,可进行广泛推广;2、采用棘轮、棘爪锁定机构,结构简单,夹紧方便;3、棘爪打开后能够自动复位,操作方便;4、采用隔音耳罩,在夹紧头部的同时,可以有效阻隔仪器治疗时产生的噪音;若采用音乐耳罩,可以在治疗的过程中播放舒缓的音乐,提高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部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头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经颅磁刺激技术是一种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改变皮层神经细胞的膜电位,使之产生感应电流,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的磁刺激技术。在使用经颅磁刺激仪(TMS仪)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将治疗仪器对准头部关键部位,持续治疗大约20min,因此需要设计一个装置来固定人体头部,并需要考虑舒适度问题。纵观目前的TMS仪,基本采用的是直接靠枕,并不能很好地固定头部,同时靠枕采用固定大小的设计,无法适应不同大小的头型。除TMS仪外,手术领域及医学检测领域中使用的头部固定装置一般也是直接靠枕,也有一些精密手术领域和医学检查领域会使用到头部固定装置,但是这种头部固定装置通常结构复杂、开合麻烦、造价偏高,不适合频繁使用或推广使用。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款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佩戴舒适的头部固定装置,方便配合TMS仪或在一些普通的手术领域或医学检测领域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头部夹持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够根据头型大小进行尺寸调整,方便穿戴,可进行广泛推广。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头部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横杆、靠枕、左右两个耳罩和左右两组耳罩调节锁紧机构,耳罩调节锁紧机构包括连接杆、复位扭簧、棘轮调节杆和压缩弹簧;所述靠枕安装在支撑横杆的中部前侧,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各自通过一个销轴I分别安装在支撑横杆的左右两端,复位扭簧套设在销轴I上,复位扭簧的两个脚分别向外压住支撑横杆和连接杆;左右两个耳罩分别安装在两个连接杆的另一端;两个棘轮分别安装在支撑横杆的左右两端;两个调节杆各自通过一个销轴II分别安装在两个连接杆的外侧面上,调节杆的一端安装与棘轮适配的棘爪,棘轮棘爪机构限制连接杆可执行向内的单向转动,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杆正对的位置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棘爪和压缩弹簧位于销轴II的两侧。若感觉耳罩较松,需要夹紧时,直接向内按压连接杆(靠近耳机一端),使连接杆向内转动至合适位置,棘爪跟随连接杆在棘轮上运动(当然,按住压缩弹簧,在棘轮棘爪分开后进行调节也是可以的),由于棘轮棘爪的单向运动特点,使得其能够锁定至调节位置。若感觉耳罩较紧,需要打开时,压紧压缩弹簧,使得调节杆安装压缩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杆趋于接近,棘爪与棘轮分离,向外拨动连接杆(靠近耳机一端),使连接杆向内转动至合适位置,松开压缩弹簧,棘轮棘爪相接触以锁定至调节位置。耳罩松紧调节完成状态时,压缩弹簧存在一个较小的压缩,棘爪卡在棘轮上,复位扭簧的两个脚分别向外压住支撑横杆和连接杆,固定支撑横杆和连接杆的相对位置。需要复位时,压紧压缩弹簧,棘爪与棘轮分离,在复位扭簧的作用下连接杆相对支撑横杆复位,松开压缩弹簧即可。具体的,所述耳罩为隔音耳罩或音乐耳罩。具体的,在连接杆的外侧面上,对应耳罩中心的位置设置有适配手指按动的凸起或凹槽。具体的,所述连接杆为带有一个向内转折的V字型,转折角度为90~180°,在连接支撑横杆的一端和弯折处之间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安装销轴II的销轴孔;所述调节杆为带有一个向内弯折、一个向外弯折的Z字型,调节杆向内弯折的一端安装压缩弹簧,调节杆向外弯折的一端安装棘爪,在调节杆向外弯折的转折处设置有安装销轴II的销轴孔。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头部夹持装置,在头部靠枕的基础上两侧增加了由棘轮机构锁紧的耳罩,棘轮机构用扭簧复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案具有如下优势:1、可以根据头型大小进行尺寸调整,方便穿戴,可进行广泛推广;2、采用棘轮、棘爪锁定机构,结构简单,夹紧方便;3、棘爪打开后能够自动复位,操作方便;4、采用隔音耳罩,在夹紧头部的同时,可以有效阻隔仪器治疗时产生的噪音;若采用音乐耳罩,可以在治疗的过程中播放舒缓的音乐,提高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左侧为使用状态,右侧为调节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所示为一种头部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横杆、靠枕1、左右两个耳罩6和左右两组耳罩调节锁紧机构,耳罩调节锁紧机构包括连接杆、复位扭簧2、棘轮3调节杆和压缩弹簧5。所述靠枕1安装在支撑横杆的中部前侧,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各自通过一个销轴I分别安装在支撑横杆的左右两端,复位扭簧2套设在销轴I上,复位扭簧2的两个脚分别向外压住支撑横杆和连接杆;左右两个耳罩6分别安装在两个连接杆的另一端。两个棘轮3分别安装在支撑横杆的左右两端;两个调节杆各自通过一个销轴II分别安装在两个连接杆的外侧面上,调节杆的一端安装与棘轮3适配的棘爪4,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杆正对的位置通过压缩弹簧5连接,棘爪4和压缩弹簧5位于销轴II的两侧。所述连接杆为带有一个向内转折的V字型,转折角度为90~180°,在连接支撑横杆的一端和弯折处之间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安装销轴II的销轴孔;所述调节杆为带有一个向内弯折、一个向外弯折的Z字型,调节杆向内弯折的一端安装压缩弹簧5,调节杆向外弯折的一端安装棘爪4,在调节杆向外弯折的转折处设置有安装销轴II的销轴孔。在连接杆的外侧面上,对应耳罩6中心的位置设置有适配手指按动的凸起或凹槽。所述耳罩6为隔音耳罩或音乐耳罩。人体头部靠在软垫靠枕1上,手动推动耳罩6夹紧头部,在棘爪4与棘轮3的作用下锁紧耳罩6,无法松开,实现夹紧头部的目的。需要松开耳罩6时,手动按下调节杆连接压缩弹簧5的一端,棘爪4打开,耳罩6在扭簧2的作用下自行打开。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横杆、靠枕(1)、左右两个耳罩(6)和左右两组耳罩调节锁紧机构,耳罩调节锁紧机构包括连接杆、复位扭簧(2)、棘轮(3)调节杆和压缩弹簧(5);/n所述靠枕(1)安装在支撑横杆的中部前侧,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各自通过一个销轴I分别安装在支撑横杆的左右两端,复位扭簧(2)套设在销轴I上,复位扭簧(2)的两个脚分别向外压住支撑横杆和连接杆;左右两个耳罩(6)分别安装在两个连接杆的另一端;/n两个棘轮(3)分别安装在支撑横杆的左右两端;两个调节杆各自通过一个销轴II分别安装在两个连接杆的外侧面上,调节杆的一端安装与棘轮(3)适配的棘爪(4),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杆正对的位置通过压缩弹簧(5)连接,棘爪(4)和压缩弹簧(5)位于销轴II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横杆、靠枕(1)、左右两个耳罩(6)和左右两组耳罩调节锁紧机构,耳罩调节锁紧机构包括连接杆、复位扭簧(2)、棘轮(3)调节杆和压缩弹簧(5);
所述靠枕(1)安装在支撑横杆的中部前侧,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各自通过一个销轴I分别安装在支撑横杆的左右两端,复位扭簧(2)套设在销轴I上,复位扭簧(2)的两个脚分别向外压住支撑横杆和连接杆;左右两个耳罩(6)分别安装在两个连接杆的另一端;
两个棘轮(3)分别安装在支撑横杆的左右两端;两个调节杆各自通过一个销轴II分别安装在两个连接杆的外侧面上,调节杆的一端安装与棘轮(3)适配的棘爪(4),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杆正对的位置通过压缩弹簧(5)连接,棘爪(4)和压缩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